那么怎么区别是一月的正月与不是一月的正月呢?只把那些明显解释不了的单挑出来?
既然说季春、初冬就可以表示了,那么加上正月来指夏历,时间标示上的意义是什么呢?
俺还是不大懂。
举报
另外,当说“岁首的概念起于夏代,“正”最初先指“夏正”岁首之月,此月序夏正定为“一月”,这是原始词义;后来也殷正、周正的岁首之月”时
俺觉得这里面似乎还是差了点儿什么,这是不是在假设夏代才有岁首,而之前不知道“一年”这个概念呢?并且,这还需要假设夏代时只有夏历而没有其他历法也以一月为正月,而且还得假设夏历的“正月”在时间上的标示意义要大于殷历或周历,否则要是意义相当的话,认为这是周历而不是夏历,不也是可以的么?
我觉得子居先生很能思考问题,所问极有启发性。我试着回答一下,不一定对。
1、四季的概念,可能只属于夏正。夏正、殷正、周正岁首不同,但四季的概念应该一准夏正。殷、周二正之所以制定,有政治上的原因(这近似于臆说),也有各民族早先地域不同,气候差异较大,所以各自制定历法,以为农时。及其相交流,则恍悟夏正四季分法比较合理,但原先的记月方法也保留下来,以为政治历。
我们今天还在讨论,为啥甲骨文中有春秋,没有夏冬?这可能是殷正的两分法。
2、怎么区别是一月的正月与不是一月的正月。古时单从语言上恐怕也不易区别。这个比较混乱,也就是东周政治的反映。西周的月序,大概相对比较统一为周正。
先生客气了,俺只是瞎想一下。
1、若四季本身就一准于夏正,且已有孟仲季之分了的话,那么不标正月,也是可以知道是夏历的几月的,那么标上正月,作用是什么呢?
2、若标上正月反会增加时间理解上的混乱,那么东周时为什么不直接沿袭西周的月序表示方法呢?
诸侯各自为政,也就是各自为正朔,奉谁的正朔,也就是以谁为主。用政治历标明自己的政治立场,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政”为啥与“正朔”之“正”相联系?这里面可能有点神秘主义的东西,文字谐音的力量是很大,至今还有人迷信谐音呢。
若诸侯只是各自为政,而所面对的季节称谓都是一样的话,那么只取季节称谓,应该就可以了。
换言之,既然需要季节之外的标示,那么是不是说,季节也是有所差异的呢,而且,或者这本质上反映的是一个各诸侯的置闰不同,且都不很准确的问题?
先生可否列举一下那些特殊的正月,并介绍一下有这样铭文的各器物的背景呢?
[此主题已被 子居 在 2008-3-26 23:57:52 编辑过]
云间:湖北谷城出糸若儿缶:“唯正月初冬吉”,郧县肖家河的唐子仲濒器:“唯正月弌日丁亥。”正月初冬,一种可能是建亥。一种可能就是初吉。正月弌日,一种可能是建子。一种可能就是初吉。虽然,我赞同董先生的观点。正月季春,那就是建辰。
若置闰有变化,则月建也会看起来有变化的。
因此可以看出,面对东周时,可以得到三份时间点
建正、季节、置闰
而置闰若是变动的,则建正与季节都不足以单独标示时间。
可以这样理解吧?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
GMT+8, 2025-5-11 08:18 , Processed in 1.058875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