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udjiongx:宜長
赞同
举报
可能是「犬」字。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臣有臣之威仪,其下畏而爱之,故能守其官职,保族宜家。”
浙江省博物館藏秦印「王狗」(黃賓虹舊藏,著錄于《黃賓虹藏古璽印》)的「狗」所从「犬」寫法與「宜」下一字相近;馬王堆帛書中的「笑」(原作从「艹」)所从「犬」也有類似寫法。
原印所刻印文爲正寫,鈐印本呈顯反寫。翻轉後效果圖如下:
「宜犬」可能是吉語,更可能是人名。(秦漢印中有以「宜馬」、「宜羊」爲名的,取名方式相類似。僅刻名字而不著姓氏的印也多見。)
[此主题已被 llaogui 在 2008-6-16 14:23:15 编辑过]
[此主题已被 llaogui 在 2008-6-16 14:23:53 编辑过]
赞同‘犬’字说
秦漢文字尤其是印章文字未見有二字借筆劃合文例。
從構形看,似乎不必與《日書》的「宜豕」等同。
llaogui:「宜犬」可能是吉語,更可能是人名。(秦漢印中有以「宜馬」、「宜羊」爲名的,取名方式相類似。僅刻名字而不著姓氏的印也多見。)[此主题已被 llaogui 在 2008-6-16 14:23:15 编辑过]
有道理。
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说:“古文宜作■(上宀中多下一),窃谓宜从多声,即有多义。‘宜尔子孙’,犹云多尔子孙也。”
此“宜”是否可训为“多”,不管是吉語,还是人名。「宜犬」、「宜馬」、「宜羊」,意为多犬,多马,多羊。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
GMT+8, 2025-5-11 12:54 , Processed in 1.059282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