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彘隹來豕以龜二”能否作以下考慮:
首先解決“彘”和“隹”的問題。
一、讀為“令彘,隹來豕以龜二”。把前者讀為人名,后者讀為焦點標志的“唯”。
二、讀為“令彘、隹來豕以龜二”。二者均解為人名。
考慮“來”和“以”的問題。
“來”應該是“彘”(或許還有“隹”)的動作無疑。“豕”是來的物品。“龜二”也應該是帶來的物品。關鍵是按照以凡博彩的理解,為什么動詞謂語有所不同?
文音有個大膽且又不成熟的想法(呵呵),那就是在“來豕以龜”中,主要動詞是“來”。“以”這個詞即使我們理解為動詞它是否已經有虛化的傾向?……(這里表達不清楚啦)我的意思是“以”在這里能否理解為“順便帶來”?
举报
學習過樓上各位意見,也談一談自己的體會吧。這條卜辭雖不太清楚,不過還是可以辨清文字的。釋文似乎是: 庚辰令豕*,隹來。豕*以龜二,若令。
其中的“豕*”,作豕身有斜紋形。“豕*”是人名,在子組卜辭中多次出現。“豕*”極有可能就是作為人名而保留的“豕”之更形象的寫法,但為謹慎起見,暫用“豕*”來表示。
這條辭的大意可能是,庚辰之日有令于豕*,(豕*)會有來獻。卜辭是就此事而卜。後面一句當是驗辭,即該事件的結果是——豕*送致龜二,很好的完成了使命。
“若令”,另可參《合》35297:“不若令”。卜辭多見“令某……,若”之例,這裡的“若”當不是指“命令某人”之命令本身是否“若”,而應指被命令的人能否順若命令,遂行其事。
這樣讀是否妥當,請各位多指教。
《合集釋文》21562最近認同的人多些。
庚辰,令彘隹來豕以龜二,若令。 ○戊□,餘卜,貞□帚妥。 ○丁丑,餘卜,芻咎。 ○…子
庚辰:令豕*,唯來?豕*以龜二,若令。
命辭說:令豕*貢龜,會來貢嗎?驗辭說:豕*(果然)致送龜二隻,順從命令。
但彘與豕字形不同,可理解作同一人/一地/一族來貢嗎
初學愚見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
GMT+8, 2025-5-11 12:28 , Processed in 1.059704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