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會說話,這就是為何楚簡可以有“每”字從“女”的緣故!
——————————
俺也在等著您用資料說話吶:抓點緊繼續找去~~~
順便問一聲:古文字中“母”“女”通假的例子找的咋樣了?
再順便問一聲:搞明白楚簡中的“每”字形咋寫了嚒?能回答俺提出的《吳命》篇爲什麼要出現兩個寫法完全不同的“每”字這個問題了嚒?如果可以的話,請回答一下!
請龍泉先生睜大眼睛再次確認:俺所謂的“通例”中說的是“楚簡”,單育辰先生的文中也說的是“楚簡”~~~別再做無用功嘍,好不好哦?
举报
不知道你為何還笑的出來?
龍泉先生現在看看,俺現在還是在笑滴,而且笑得更歡啦~
:竟然拿楚帛書來糊弄俺,呵呵呵,俺那帖子明白無誤地寫著“楚簡”,您叫寫爲“楚帛書”的那位去兌現承諾去吧~~~
爲防止龍泉閣下再次做無用功,俺給指個明確的方向:
比如說:《上博楚簡(六)·用曰》簡12中“既出於口,則弗可,若矢之置於弦”,這樣辭例稍微明確的,(俺認為的:)可以讀為“悔”(從“每”得聲的),而其中的“母”卻是從“女”作的,就這樣就成啦~~~
祇是請別再想糊弄他人啦,閣下這樣還怨人家砸麼你麼?顯得很不誠實很不厚道噢,白紙黑字的上面寫著吶,竟然還想糊弄人,跟我來這麼一招兒~~~
而且,楚帛書那個字本來就模糊,《戰典》是摹寫的,還有失真的可能,要是想討論的話,找原拓照片來看可能較有說服力。所以,那個字是否可以明確釋爲“每”恐還有可商(其實,中山王圓壺那個字讀為“敏”俺也有點懷疑:慈愛百敏,這辭例也有點怪)。
不如這樣吧:可以讓龍泉先生先給俺找個清楚的圖形來釋讀一番,若是能明確無誤地證明此字形就應該是“每”,而且辭例能明確無誤地證明這點,俺可以將條件打個折扣(即不再強調俺帖子中寫的是指楚簡),然後,部分承認俺所謂的“通例”不通~~~
(俺現在已經讓步啦,機會難得,要珍惜喲~)
同時,順便也別忘了另外兩個問題:
1、古文字中“母”“女”通假的例子找的咋樣了?
2、《吳命》篇爲什麼要出現兩個寫法完全不同的“每”字呢?
果然讓我料中了!世界上就是有人會耍賴到底!居然連《楚帛書》和楚簡同屬於戰國楚系簡帛文字都可以否認,堅持要以楚簡為主,那滕壬生先生編《楚系簡帛文字編》是用來作啥的?楚帛書有從女的“每”,同理同屬戰國楚系簡帛文字的楚簡自然也可以有從女的“每”!這才是通例,也是基本常識!而不是像你這種耍賴的樣子,太難看了囉!
看樣子你好像看不懂別人的意思,我在188樓已經回答你的問題了,為何你還是像個小孩吵著要糖吃呢?呵呵!已經回答的話不用一再重複,閣下看不懂,我也無法協助你!
倒是你一直沒辦法加強你自己的觀點,除了〈吳命〉以及〈凡物流形〉這兩字還有待討論之外,字形上你找到古文字中從“女”的“來”字了嗎?還有你找到了先秦文獻中“姑來”當作女兒意思的詞語了嗎?若還找不到,就不用廢話這麼多!如果你無法找到明確的證據,我會一直用這兩個問題重複來質疑你,嘿嘿!
一上先生:
出來主持公道吧!我想聽聽你的意見,怎麼都不回覆呢?需要有多一點夠份量的人來給這位東山先生真實的意見!該讓他了解“姑來”這種解釋並沒有足夠的證據可以成立!
居然又要否定何琳儀先生書中的觀點!
請問一上先生:
你那裡有沒有《楚帛書》乙1從“女”的“每”字的圖版?若有,可不可以協助將它貼出來?謝謝!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
GMT+8, 2025-5-11 00:42 , Processed in 1.075875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