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学术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778|回复: 1

随州文峰塔古墓葬出土东周时期文物1000余件首现随国青铜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31 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小包公 于 2013-1-31 14:35 编辑

[2013-01-25]

近日,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东城文峰塔墓地发掘工程,完成了65座墓葬中最大一座墓葬的文物提取。至此,2012年6月以来随州文峰塔古墓抢救性发掘工作基本完成,共出土文物1000余件。这是继被评为“二十世纪中国十大考古发掘”的擂鼓墩曾侯乙墓和“201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叶家山西周曾侯墓地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

2011年6月至去年5月,为配合随州城市建设,湖北省文物考古所对随州义地岗一带勘探出的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并确认了该墓地是一处东周时期的墓地。去年5月,对文峰塔墓地再次进行了考古勘探,发现墓葬60余座,长5米以上的大型墓7座,4米以上的中型墓8座,其余为小型墓。大型墓葬都在早期被盗过,所存遗物不多,大多数小型土坑墓未被盗,出土文物较丰富。

据专家介绍,小型古墓多数是东周曾国墓葬,时代从春秋中期一直到战国时期,少数是战国晚期楚墓。发掘的65座墓葬中,有两座车马坑和一座马坑,都是春秋时期曾国墓葬。最后发掘的M18墓,是文峰塔墓地最大的一座墓葬,深埋在地面以下8米处,南北长16.6米,东西宽15.6米,面积达259平方米。墓葬呈“亚”字型,中间是棺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有一个墓室,向南是墓道口,墓道有15级台阶从地面一直到墓坑,5个墓室只有东室有近百件随葬器物,其他墓室都是空空如也。考古发掘专家说,被盗的年代比较早,东室的随葬器物因为棺木的阻挡而幸免。文峰塔墓地发掘出的有铜、陶、玉等各类质地的文物1000余件,大多出自中小型墓葬中,铜器占半数以上,主要有鼎、簠、簋、甗、盘、匜、缶等。部分铜器上有铭文“曾”、“曾子”、“曾孙”等,主要为仿铜陶礼器。尤为令人惊喜和振奋的是21号墓出土了一件长21厘米、高15厘米、铭为“随大司马獻有之行戈”的春秋晚期青铜兵器,这是在汉东之地出土的第一件随国铜器,也是目前国内第一次发现随国铜器。省考古所研究员黄凤春介绍,“随”是国名,“大司马”是古代掌管兵权的一种官员,“獻有”是人名,此戈是这个人的兵器。它的出土极具学术价值,可能再次引发一场关于曾随之谜的讨论,至少可以把汉东地区的方国格局讨论的更清楚。

有关专家认为,文峰塔墓葬考古发现,多为春秋晚期曾国贵族墓地,这是继叶家山西周曾侯墓地发掘之后所发现的又一重要曾国墓地,对完整揭示曾国历史具有重大学术价值;曾、楚墓葬同时发现,对研究曾楚关系提供了重要依据。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文峰塔墓地考古发掘领队黄凤春认为,本次考古发掘工程的学术价值意义深远:一是首次科学地、完整地揭示了一批春秋中晚期的曾国墓葬,并出土了大批带有“曾”字铜器的铭文,对于判定墓葬国属及墓主身份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二是首次在随州境内发现了曾国的车马坑,对认识和揭示春秋曾国车马殉葬制度提供了重要实物依据;三是在湖北首次发现了“亚”字形墓葬,丰富了湖北境内已有的东周墓葬形制。

发掘期间,中央电视台、湖北日报、湖北电视台等众多媒体记者前来聚焦,央视新闻和综合频道连线随州考古发掘现场,直播了提取文物的新闻。文峰塔古墓葬的考古发掘为神韵随州、圣地随州的厚重文化再添新内涵,也为随州申报以曾随文化为核心,以擂鼓墩、义地岗、羊子山古墓群及安居古城址、叶家山古墓群和西花园及庙台子遗址为主体的国家文化遗产保护随州大遗址片区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省考古所相关人员表示,随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地上地下文物丰富,希望在随州建立专门的考古工作站,加大对随州的考古研究,及时对已发现、面临损坏的文物进行抢救性清理、发掘和保护。(随州市文体局)

http://www.sach.gov.cn/tabid/300/InfoID/37897/Default.aspx

 

发表于 2013-12-3 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马克一下。
新来乍到,不知道规矩,不会算我恶意灌水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

GMT+8, 2024-5-27 04:21 , Processed in 1.06074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