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学术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771|回复: 8

【轉載】朱学渊:《尚书》中的蒙古语成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8 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朱学渊:《尚书》中的蒙古语成分

近年来,我指出中华民族的祖先是北方民族的同类,夏、商、周、秦
都是戎狄形态的部落,黄帝之姓“公孙”是族名“乌孙”或者“爱
新”,夏历生肖“申酉戌亥”是蒙古语的“猴鸡狗猪”,乃至“秦始
皇是说蒙古话的女真人”。因此我说上古中原的语言不是汉语,晚期
蒙古语呈现优势。

司马迁也暗示上古的语言不是汉语,他说到过一部很难懂的古书,
“《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作为当时的一
位大学者也不懂的书,尽管它今天已经失传,但是我们还是可以判
定,它不会是用汉语的文言,更不会是用汉语的口语,而只能是用非
汉语写成的。

《尚书》是当之无愧的“上古之书”,可懂性或可聊胜无懂的《百
家》,但文意非常古奥。《史记》摘有大量《尚书》章句,明眼人看
得出来,太史公也并没有把它们全部搞懂。本文试举几例《尚书》中
的蒙古语成分,来证明它是产生于中原还是戎狄的时代,我们读到的
《尚书》是汉语的译文。

•《尚书》是译文

北方民族是从黄河流域出走的,以蒙古、突厥、女真为代表的北方民
族三大语言,原本是上古中原的语言。汉语是这些语言在南方藏缅式
语言的影响下转型成而成的。比较基本语汇,蒙古语“天”是“腾格
里”,“湖”是“淖”,“河”是“各”;突厥语“水”是“苏”,
“车”是“高车”;女真语“山岭”是“阿林”,“年”字是“阿
年”等,都表明汉语有“戎狄底蕴”。

因此,上古传说本是戎狄的故事。汉字创生后,一些兼通戎汉语言的
知识分子就能用汉字来纪录它们,《百家》可能与后世的《蒙古秘
史》一样,是用汉字记音的非汉语故事;《禹贡》则是大禹地理见闻
的汉语译文,里面有一些蒙古语的习惯称呼,譬如“岛夷”,当时大
家都懂,后来大家也都不懂了。

图一、蒙古秘史

据说春秋时代流传着三、四千篇上古文章,它们应该都是译文,孔子
从中辑出几十篇编成《尚书》。司马迁比定了大量的文献,才写成先
秦四大本纪。《尚书》为它们提供了丰富的史料,同时也转嫁了它的
戎狄语言成分。譬如;《周本纪》里的“虎贲”就是有据可查的蒙古
字。

•“虎贲”是“力士”

“虎贲”在《尚书》中出现四次,其中《牧誓》篇说:“武王戎车三百
两,虎贲三百人。”汉代大学者孔安国解释“虎贲”是:“勇士称
也。若虎贲兽,言其猛也。”(《史记》第122页注2),这个望文生
义的“若虎”之说在传统学术里蒙混了两千年。

其实,蒙古语“虎斯/虎思”是“强壮/有力”的意思。辽朝是契丹人
建立的,契丹人是说蒙古话的,《辽史•国语解》提到这个字时说:
“虎斯,有力称。”

而蒙古语的“人”是“浑/贲”。“虎贲”乃是“虎斯•贲”的缩音,
是“壮汉”或“力士”的意思,与老虎是没有关系的。

《尚书》另出现“贲”字三处:《汤诰》“贲若草木”,《盘庚》
“用宏兹贲”,《大诰》“敷贲敷前人受命”。我猜测“敷贲敷”可
能是“虎贲夫”的别写,但其余两处就只是“人”的简单意思。“兹
贲”是“兹人”,“贲若草木”是“人丁若草木一般兴旺”。

《舜典》记载舜求贤时说的“有能奋庸熙帝之载”,此话于《五帝本
纪》作“有能奋庸美尧之事者”。“能奋”音即“能贲”,意即“能
人”。但是东汉马融释曰:“奋,明;庸,功也。”(《史记》第40
页注3)马融和司马迁一样都不明白“奋/贲”是“人”的意思。

“昆”也与“浑/贲/奋”谐通,《仲虺之诰》曰“以义制事,以礼制
心,垂裕后昆”,历代学者都认为“后昆”是“后人”,但没有人指
出“昆”是蒙古语里的“人”。

•“惟家之索”是“家道破败”

《周本纪》引有《牧誓》之名句:“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
索。”意思是“母鸡不司晨;母鸡若司晨,家道就破败”。这是隐喻
商朝即将败灭。

孔安国则解释说:“索,尽也。喻妇人知外事。雌代雄鸣,则家尽
也。”(《史记》第124页注11)

其实,汉语“索”的动词意义是“索取/勒索”,并没有“勒索至尽”
的程度。它有一点“枯燥/空洞”的意思,如“索然无味”,但也不至
于到“空洞至灭”的境地。因此“家索”不仅不可能是“家败”,连
“家尽”也很勉强。

“索”的“破落/败灭”之意从何而来呢?蒙古语suidelehu(绥德勒
胡)是“损坏/报废/破灭”,“索”是它的第一个音节sui的近音。

•“荷察罕旗”是“荷白色旗”

武王灭商后,《周本纪》记载朝歌庆功有“百夫荷罕旗以先驱”的场
景,我原本以为“荷罕旗”是“举着可汗的旗子”。但是后来读到
《逸周书•克殷》的文字是“百夫荷素质之旗于王前”,汉语“素”
是“白色”的意思,我才明白“百夫荷素质之旗”是“百夫荷白色旗
子”。

《逸周书》原名《周书》,西汉学者说它是孔子采编《尚书》

发表于 2011-7-8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必要确定一下“蒙古”的定义,哈
发表于 2011-7-9 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捕风捉影,而且“风”与“影”除了自己谁也看不到
发表于 2011-7-9 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朱学渊都把萨科齐整成少昊氏的后裔了,还指望他有什么靠谱的学术分析呢?
发表于 2011-8-21 07:05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有意思,拿现代蒙语去与古代汉语比拟,那么,是不是说蒙语都是从古汉语翻译过去的呢??
发表于 2011-8-21 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王侯”都成“单于”了,您是爷。建议下次再写一篇《书》是火星语言的重大发现。再接再厉,少年。

发表于 2011-8-21 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單于在hephthalite銀幣希臘文為TAPKA, 古代以tara對譯[單]

證以鮮卑之鮮sar-, 安息之安ar- 

單于音值為tarq,tarqa

(引潘悟云先生文)

也有人認為達官貴人的達官是漢人傳過去的

這根據也薄弱得很, 更不要說啥大禹了

(劉先生的這種文章,一百年前還很時髦,也不少前輩學者喜歡這樣寫,如果語料證據再各多個幾十個,那也能證明您對

,否則就沒有甚麼價值了)

发表于 2011-8-28 00:21 | 显示全部楼层

穿越了……
发表于 2011-8-28 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怕汉蒙二族古时是一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

GMT+8, 2024-5-8 05:33 , Processed in 1.05181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