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準算.doc
請一上兄與來往朋友斧正, 至感
举报
既然這樣, 我也只能苦笑以對
我覺得很奇怪,我並不想說服誰接受我的想法, 也不想辯論, 只是交流而已,
各位在學甲骨上課時總是一定碰過不玄黾這個東西
難道各位對這三個字從來沒有想法嗎?
如果我的想法不對,那誰有正確的意見呢?
[此主题已被 ryknight 在 2009-2-10 12:45:49 编辑过]
呵,算了啦
反正這裡就是這樣的,
字形靠不住?請問準與算這兩個字有甲金文字形嗎?請問哪裡靠不住?還是玄黾的說法比較好?
好在哪裡?黾與算哪個字形像?還是黾有金文漢印字形流變可以稽查?
聲母靠不住?已經明白說明從玄得聲,又補了個繩算慎的文章附錄,難道一定要我說這是哪攝哪部
因為所以,可以通轉,這樣才對?
我寫這樣,居然還不算文章?
有想法,即使是錯的,也不會比沒想法好,胡適說,大膽假設,小心求證,
怕批評,怕丟臉,那在學術上絕對不會進步
更不會有成就
像這一類的東西我已經有四十幾篇,我將來會用閩南話做基礎,
重新建構甲骨文釋讀與語音部分,隨著時間過去,
將來的人會因為我而有更新更正確的認識與發明
請問你們呢?
坦白說,王先生從象形文字去理解古文字我也不贊成,但是學術是自由的,他可以繼續走魯實先先生的路子,(以象形為主,認為六書為四體二用而皆歸於一),請問這個網站上你們誰能跟魯實先比聰明比博學比成就?
國學學術浩瀚,言路理應至廣,至諸君請問幾何?!
樓主僅以說文作為印證來源,證據太過薄弱,最好能從其他古文字中找到證據,或許比較可信。且由聲韻上來說,是從上古的殷商語言還是中古音韻,還是要交代一下。
以上是在下拙見。
這篇也幾個月有了
總之要謝謝W兄與狂兄收看啦,
不準算這個東西只在第一期卜辭出現
以後就改用玆用,出現時間短,所以基本上沒有其他古文字參照
即使出土甲骨,也沒幾片是這樣
閩南話準算與玆用這兩種說法到現在都還有,用字相關我有寫一篇沒弄上網
當然,如果你問我現在閩南話到底是上古中古哪一個
我的答案是不知道
因為閩南話大部分合於中古(以前我用來對譯一些契丹文字的漢語借詞)
不過呢,語言是變動的,有些變了,有些沒有,因為我覺得語音的變動很像地殼板塊移動
要變不是突然變,也不是一小部分變,而是整塊移動
以準字而言,其實音符是上邊的三點水(順圳等字)這都是後起的了,準字的造字跟玄(懸縣)有關
像孫字也是,只是絲部的字還有些別的來源
算字更只有形狀相似,因為是獨體象形文字,跟萬字一樣,目前也沒有更多線索
這只是自己的一個說法罷了,自己覺得高興是因為用閩南語去證甲骨又多了一個證據
如此而已啦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
GMT+8, 2025-5-11 14:18 , Processed in 1.06278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