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学术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208|回复: 1

解读清华简:何为《书》?2010-12-21 (美)艾兰 光明日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22 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年战国竹简的发现,是1898年甲骨文出土以来最重要的发现之一。由于其含有与某些最重要的传世文献关系密切的哲学和历史的材料,正使我们对中国思想史的理解发生巨变。《尚书》是五经之一,与孔子关系密切,所以,现今清华大学所藏竹简因其很多显系《书》或似于《书》而特别重要。但是,何为《书》?我们阅读时怎么知道它是《书》?《书》与其它古代文本的区别何在?

 

    对于这些问题的最简单的回答是:《书》乃指传世《尚书》及其佚失章节。尽管这个回答看起来直截了当,但问题是,由于《书》在秦时被毁,我们几乎没有与其原始面貌和早期历史相关的证据。传世本《尚书》有28(或者29)《今文尚书》与58篇的《古文尚书》。现代学者大都认为《古文尚书》是伪作,但其也许含有某些早期资料。甚至《今文尚书》也是多层叠加而成,含有写于不同的时期的不同的章节。它包括四部分:《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学者很少怀疑部分《周书》是出于同一时期的真作,成于西周早期。但大部分学者赞同,被归于周以前早期历史的大多数甚至全部《书》,系成于后世,其中一些或许属于战国时期。这表明战国时人们仍以古代《书》的样式来创作,将其归之先王所为。

 

    也许,我们也可以把《逸周书》加上,因为其中的章节虽然不在《尚书》中,但也被视作《书》。然而,正如李学勤先生所指出的那样,《逸周书》似有多种来源,并创作于不同时期。

 

<
发表于 2010-12-22 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嗯嗯嗯~早上上体育课在学校报栏瞄到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

GMT+8, 2025-5-11 14:20 , Processed in 1.05830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