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学术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6832|回复: 30

“中”是什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13 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是什么?

 

翻译、整理:甘凤、王进锋、余佳 发布时间: 2010-07-12 03:40 来源:光明日报

http://www.gmw.cn/01gmrb/2010-07/12/content_1175957.htm

编者导读

  自本刊于20094月在国内率先刊登述及周文王政治遗嘱的清华简《保训》篇释读文章以来,引起海内外学者的持续关注。特别是《保训》反复提到的”,引得各种解释。2010319,在美国东海岸的达慕思大学图书馆的一间会议室内,十余位欧美学者对《保

发表于 2010-7-14 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语境的缺失

这是一个没有古学家法的年代,有的只是西方的学术规范。

可是也不要忘了,在西方,他们的圣经,其实和我们流传的经书是多么的相似啊。

西方的学术规范的建立与完善,和他的殖民扩张历史是同步的。殖民者的学术,就如同史前考古类型学、

地层学一般,既要有一份材料说一分话,又要以我为主,我来阐释、我来重构。仿佛都做了圣人,

或为圣人立言之人,无上的谨严。但缺失的是语境,缺失的是传统。即便有再多的燕京索引,

也无法解决这一根本问题。

血腥的殖民是很少了,但资本仍在殖民。决定到学术上,我看到了狂妄的殖民心态。和那些会心的笑。

天之历数,有短长,有过缩。那些亡国帝君,于天,也有其历数。否则,尧又何必加上一句。

不要一看到文王,就只想到算命。探方其实还没做完,还有商王求玉之事,周文王鬼的很。

兵者,诡道。守正出奇,这才是兵阴阳家。蒋中正,这个名字还记得吧。

看来,他老爹就是指望他将来能开打得天下,才叫中正?

周文王死前,传子以诡道。上甲微传于汤。不过,看看吴国,一代军圣都请来了,又能如何?

结果还不是连中心区域都没取得就亡了。

美国出兵伊拉克,土地是占领了,天之历数也在他那里,但能维持多久,我看不会允执。

尚书确实没有提到上甲微,他和周的统治确实也没有明显的关系。

然而我们不能忘了文王有不共戴天的孝道在,这点在类型学方面,与上甲微属于同一型号。

而且,他们都是当时的诸侯,和舜一样,都处在个人或家族上升的态势。

燕京好像只编过字词索引,事类方面目前还没有。一百年了,西方应该要再努力一下。

债务缩水,大鳄攫金,多少华夏的血汗。学学上世纪的返款吧,编几部书,最终还不是方便你们。

文王临终说这些话,无非是革命尚未成功,儿子尚需努力。要五族共和,推行三民,务要得众。

哎呦,又帮了老网友证成他的观点了。不过,还有一句老话,天下,唯有德者居之。本、末要清。

美国心中有的是油,所以虽然他取得了中心区域,我看他是居不了的。

由于上甲微这段,确实没有传世文献,可资解释。所以,阐释与重构的空间极大。

因此,基于西方现代学术传统,关于中这个话题的讨论定会继续下去。

但从中国土著语境来衡量,已经没有任何再做疏证的必要了,除非你实在没好生读书而只是查书。

发表于 2010-7-14 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覺得現在老外的漢學學者很少能真正做什麼發現發明,

因為他們即使是日本學者也是很受語言限制的

同樣的, 咱們中國學者亦然

語言的限制少了嗎? 古文古語古事我們能懂多少?這種限制大不大呢?

就拿您說的蔣中正吧, 中正不是老蔣他爹替他取的名子, 您這就搞錯了,

蔣中正離開您還沒三十五年啊, 您就都會弄錯啦, 那三千五百年前的事情呢?

也別一看到英美就馬上聯想到啥殖民的事情, 我看到的多半還是學術的傲慢比較多吧

发表于 2010-7-14 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聽過一個故事嗎?

古時候有人晚上唸書讓人抄書(當時沒有印刷廠), 嫌照明不夠亮, 唸到一半對僕人說[舉燭]

於是這舉燭二字就不小心抄進書中, 後來燕國的國君讀到這書不解其意, 底下的臣子就說這是要任用賢才的意思

結果燕國因此大治,

這是個, 對文字學來說一個可悲的笑話...

发表于 2010-7-16 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這麼多對於“中”的解釋,仍然令人一頭霧水,更添複雜!如果要用同一種意思來解釋先秦典籍以及出土文獻的“中”,一定無法圓滿,矛盾的地方太多。至於《保訓》簡文所有的“中”字,是否同屬一意,也有待商榷。

发表于 2010-7-17 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那个术数论很有趣,周初是不是已经有较为成熟的权谋学,即便有,其表现形式又如何。如果不从这方面想,则必然简单化,把中解释为实体,比如子居。但术数化确实很少人考虑过,术数既包含了文明也包含了原始,有权谋也有信仰。我觉得还是很在理的。
发表于 2010-7-20 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了最简单和最复杂的理解,研究时既能进得去,又能出得来。
发表于 2010-7-22 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用来测风向的那个旗杆嘛

 

发表于 2010-7-24 04: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字是會意字,中字的原形是個“包袱”,所謂的“飄帶”是扎包袱的“繩子”,一個包袱放在眾人面前,大家只會關心包袱內有何物,古人造中字就是取的這個“關心包袱內有何物”之意項。所以,許慎言中“內也”。由此可知,中字“內也”的釋義表達的不僅僅是二維(平面)的中,更應該是三維(立體)的中。

发表于 2010-7-24 04: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會意字中——包袱,是比甲骨文還要早的“刻符文字”,上世紀五十年代初曾有出土,可惜不被重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

GMT+8, 2024-11-1 08:07 , Processed in 1.05340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