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学术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8025|回复: 13

请诸位先生看一下此簠铭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29 23: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楼主| 发表于 2010-4-29 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有的资料是 1970年出土邹城匡庄灰城子遗址,腹内正中铭文3行12字,现在解读是 伊受作簠用事于考永宝用之

请诸位请器型以及铭文方面给出自己的看法,在下不胜感激。

发表于 2010-4-30 0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器已经著录于《集成》4533。

发表于 2010-4-30 02:17 | 显示全部楼层

介绍一下该器的背景。

该器1973年出土于邹县灰城子,后发表于《山东邹县古代遗址调查》(《考古学集刊》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同出共4簠1盘1匜,当出自一座墓葬,当时调查简报发表的簠铭拓片并不清楚,《集成》收录的拓片还比较清晰,但第一个字究竟是啥字尚辨认不清,《释文》亦未释。这件器物的年代多定为西周晚期,但实际更可能是春秋早期,因为同出的盘和匜年代均很难早到西周,尤其是匜,有典型的地域性,春秋早期多出土于淮水下游和长江下游,属春秋“淮系”铜器。4簠1盘1匜的组合,与枣庄东江小邾墓的组合非常接近,该墓地两座保存完整的墓葬(M2、M3)均出4簠1盘1匜,其中一座出土的匜也是“淮系”铜匜。这都可能说明灰城子墓主可能属当时的“淮系”政权。如果器主是墓主的话,名字就关键了,两个字的名字一般第一个字是国名或族氏,如东江墓出土的倪庆、仙人台墓出土的寺召等。另,铭文“用事于考”,似当作“用考(孝)于丂(考)”。

[此主题已被 淄泷 在 2010-4-29 18:27:20 编辑过]

发表于 2010-4-30 02:3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个字新版《集成》已经释出。
发表于 2010-4-30 0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太一兄可先提供一下,我还未看过新版的。
发表于 2010-4-30 03:2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字释“詜”,其声旁也见于甲骨文、金文,我有考释,尚未完稿。
发表于 2010-4-30 0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战国老师,第一个字呢?不知道新版《集成》是怎么释的。
发表于 2010-4-30 03:34 | 显示全部楼层

新版《集成》釋為伊
发表于 2010-4-30 04:0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最早的释读。能确定吗?我觉得很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

GMT+8, 2025-5-11 09:37 , Processed in 1.06161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