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学术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215|回复: 10

古人的折齿风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6 00: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合集》6664正有这几个“齿”字的异体,不知跟古人的折齿风俗有无关系
 楼主| 发表于 2010-3-6 0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切图怎么传不上去呢
发表于 2010-8-3 04:35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意思,可惜沒有下文。
发表于 2010-8-3 06:36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8-4 01:0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节 南海北岸的拔牙习俗

  一、拔牙习俗的源流与个案

  人工拔牙在我国古文献中又称凿齿、折齿、摘齿、缺齿、断齿、打牙等,是一种有意识的拔取或敲断某些健康前位齿的行为,后来还衍生出“漆齿”。人工拔牙已是一种全球性的文化现象,这种风俗主要分布于东亚、南亚、非洲大陆和环太平洋地区的海岛区,其发端可追溯到北非的中石器时代。这种现象已经引起学术界的广泛重视。新石器时代在环太平洋地区以及印度洋沿岸拔牙习俗十分盛行,在南海北岸地区,特别是今广东、广西、台湾都发现较多反映先民拔牙风俗的材料。拔牙风俗随着纬度的下降,越往南年代越晩,而且在汉晋以后,拔牙风俗仍在岭南、西南区主要是百越族后裔的俚、僚、仡佬、蛮等少数民族以及海南黎族、台湾“山夷”和高山族中行,但拔牙形态和原因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②。

  拔牙的表现形式虽然有许多差异,但相似性非常突出,大体都是在未成年时期拔去上颌的门齿、侧齿或者犬齿。有关拔牙习俗的成因,学界有多种说法,如成年仪式、婚姻习俗以及爱美等等。当然,拔牙不仅仅是一种行为,而且已经形成一种风俗、仪式,它反映当时的精神生活。

  关于拔牙习俗的关注与硏究,早已经引起学者的注意:早在1979年严文明先生就曾对大汶口先民的拔牙习俗和族属问题进行硏究①,韩康信先生是人类体质硏究的专家,他较多地接触考古材料中的这种现象②,广东考古专家杨式挺先生与中山大学曾骐敎授对南方的拔牙习俗多有硏究③,而台湾的连美照先生对台湾史前的拔牙习俗也有相当的硏究④。

  相关硏究表明:我国拔牙习俗主要流行于东南沿海一带。最早出现于公元前5000年左右的山东北辛文化中期,盛行于山东—苏北的大汶口文化(公元前4500~前2500年)。珠江三角洲区域也有大量反映拔牙风俗的材料发现:最早的材料是1961年9月广东增城县金兰寺遗址中发现4座墓葬,其人骨架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人类硏究所专家鉴定,其中发现2号墓男性靑年有生前拔牙遗迹。1977年冬至1978年夏,杨式挺主持发掘的佛山市澜石镇河宕遗址,发现77座墓葬,经过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硏究所派专家现场鉴定,发现19个成年男女拔牙个体。1978年春,广东省博物馆考古人员在南海市大同墟灶岗贝丘遗址,抢救性发掘6座墓葬,经过鉴定其中有一例拔牙个体。1985年在南海市百西乡鱿鱼岗遗址发掘36座墓葬,经鉴定有6个成年男女个体生前实行拔牙。199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硏究所与香港有关单位在马湾岛东湾仔遗址发掘20座墓葬,在可鉴别的15具人骨中,发现2例成年男女拔牙个体。鉴定人员认为东湾仔先民的拔牙习俗,应与珠江三角洲,尤其是佛山河宕居民的拔牙密切相关。

  在闽台沿海沿江一带分布着众多的贝丘(又称贝冢)遗址。在其贝丘遗址墓葬人骨中,至今鉴定的拔牙遗存尙不多见,目前在福建闽侯昙石山贝丘遗址发现一例老年男性个体,生前拔除一对上颌侧门齿。

  台湾省发现较多拔牙遗存:台北的圆山遗址(鉴定3个个体,拔牙的3个,年代为前2200~前150年),台北的芝山岩遗址(鉴定1个,拔牙1个),台南的垦丁寮遗址(鉴定17个个体,拔牙16个,占94%),屛东鹅銮鼻遗址(鉴定2个个体,拔牙2个),台东的卑南墓群(观察51个,拔牙的46个,占90%,卑南文化的年代为前2700~前700年),澎湖列岛的锁港遗址(鉴定3个,拔牙1个,占33%。锁港遗址的年代约为前2000年)。据台湾大学连照美敎授硏究,圆山、芝山岩的拔牙形态,均为“拔掉上颌左右对称的侧门齿及犬齿”,垦丁和鹅銮鼻的,同样是拔除上颌一对侧门齿及犬齿。卑南文化的拔牙形态,拔掉一对上颌侧门齿和一对犬齿的占84.31%,只拔掉上颌一对侧门齿的占5.88%,澎湖锁港的同样只拔一对上颌侧门齿。连照美敎授认为:圆山文化、牛稠子文化及卑南文化等墓葬大约同时并行和持续存在,都盛行拔牙风俗,所拔齿种主要为一对上颌侧门齿兼拔一对犬齿或一个犬齿。这种兼拔上颌犬齿的拔牙形态,也见于大陆的山东茌平尙庄、苏北邳县大墩子及湖北房县七里河遗址,这是値得注意的。因此,有的学者据此提出房县七里河拔牙遗存与台湾拔牙遗存的传播关系。连照美文章认为“很多学者相信,台湾的拔牙习俗是源自中国大陆,在年代学、拔牙形态,甚至于各方面墓葬资料都是获得支持的”。粤港地区的拔牙遗存早在1961年9月就有发现,在广东增城县金兰寺村贝丘遗址发现了4座墓葬,其中M2为25岁左右的男性靑年,经鉴定为拔牙个体。

  关于拔牙的实施年龄,大都认可为靑少年时期。尽管在考古遗址中发现的拔牙个体中大量的是成年人个体,但是从头骨可以判明,拔牙的时间不是在人死去之后,而是在生存时已经拔去,而且有的成年个体可以明显看出是在已经拔去相当的时间,所以鉴定者往往提出该个体在靑少年时期已经拔牙,而且,拔牙实施的对象男女性别上没有区别,也就是男女都有拔牙的
发表于 2010-8-4 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長了見識
发表于 2010-8-4 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鑿齒風俗的成因我以為可能與區分血緣關係以利優生有關,所以考古發掘中同一個墓區並不是所有人都有鑿齒現象。
发表于 2010-8-5 05:11 | 显示全部楼层

崎川隆先生考過這個字,文章在2008年長春古文字會議的論文集(《古文字研究》27未及收錄的文章)中,可以先看看。
发表于 2010-8-5 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有沒有崎川隆先生論文的電子版

发表于 2010-8-5 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

GMT+8, 2025-5-11 10:03 , Processed in 1.06492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