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子家喪》乙本有部分殘缺,但學者多據甲本而聚焦在文字考釋上,對乙本的補字多循原考釋的意見,但我發現有些問題。
一、簡3末原考釋者補「曰鄭」二字,簡4原考釋者則補「子」字,並認為「上下兩端皆殘」(頁182),但從圖版可知,簡4之上編聯至頂端的距離與簡2、簡6相同,而簡2、簡6都無缺字,則簡4也應無補字空間,故「曰鄭子」三字都應移入簡3末。二、簡4末原考釋者補「毋以成名立於上而滅炎於」等十一字(頁182),並認為簡5為「完簡」(頁183),我們從圖版可知,簡5非完簡,上部約殘一字之空間,當補「於」字,簡4則補「毋以成名立於上而滅炎」十字。三、簡6末原考釋者補「人」字,簡7上補「將救」,但從圖版可知,簡7之上編聯至頂端的距離與簡2、簡6相同,已無補字空間,「人將救」三字都應入簡6末。
[此主题已被 佑仁 在 2009-12-27 15:57:44 编辑过]
[此主题已被 佑仁 在 2009-12-27 20:17:17 编辑过]
举报
我圖中的「上契口」、「下契口」的稱呼是承自原考釋者的用法,
但精確一點說,最好還是改成「上編聯」、「下編聯」,
因為所謂的契口,是指竹簡編聯位置的右側(少數在左側)有個小缺口,
《鄭子家喪》乙篇很明顯沒有契口。
[此主题已被 佑仁 在 2009-12-27 20:18:06 编辑过]
[此主题已被 佑仁 在 2009-12-28 19:56:14 编辑过]
謝謝一上兄提供的資料,如果能看到簡背的情形,搞不好能發現很多這種「反印文」的墨跡喔。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
GMT+8, 2025-5-11 05:04 , Processed in 1.06065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