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学术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2894|回复: 27

“清華簡”來歷不明 很有可能改寫中國上古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28 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清華簡”來歷不明 很有可能改寫中國上古史
2009年10月27日 09:17:22  來源:楚天都市報

 編者按:去年7月,一批竹簡通過校友捐贈流回清華大學,根據考古界慣例被稱為“清華簡”。經鑒定,這批共2388枚的竹簡成于戰國中晚期,初步研究顯示記載著失傳2000多年的《尚書》、周武王樂詩等,據稱全部解讀完成後有可能改寫中國上古史。昨晚,著名歷史學家、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主任、國家夏商周斷代工程首席科學家李學勤做客武漢大學珞珈講壇,講述“清華簡”的來龍去脈。

    接收“清華簡”——

    “我永世不忘的一天”

    “2008年7月15日是我永世不忘的一天。”據李學勤介紹,當天裝載著竹簡的塑料箱通過海關抵達清華大學,一開箱大家就聞到一股刺鼻的化學藥品氣味。“在流轉海外的過程中,持有者大概為了賣個好點的價錢,用竹片把竹簡托起來,但是他們用的竹片沒有經過消毒處理,搞得竹簡上全是霉點。”清華師生用最小最軟的畫筆洗掉霉點,把竹簡泡入無菌水裏。由于最長的竹簡有48厘米,中心還定制了70個盤子來存放竹簡。

    清洗過後,研究人員將泡在水裏的竹簡拍照用于研究。“我們把數碼照片放在投影上,一條條地讀。但是不能久看,第一是費眼,第二是這東西太好了,看了容易心情激動,所以每天只看半天。”李學勤講得很風趣,“連看了3個月才粗讀了一遍。”

    學者們得出如下結論:第一,這批竹簡時代清楚,成于戰國中晚期,碳14測定結論是公元前305±30年;第二,這批簡的性質是書籍,主要的記載屬于經部,還有詩、書、禮、樂的內容。

  釋讀“清華簡”——

    部分記載可能會與“曾國”有關

    “清華簡”中整理出來的第一篇簡書《保訓》記載的是周文王臨終對其子(即後來的周武王)發的遺言,裏面講到堯舜和商朝祖先上甲微的傳說;另一篇周武王時的樂詩記載著周武王八年徵伐耆(即黎)國得勝回到周都,在文王宗廟舉行“飲至”典禮,有武王、周公、畢公、召公、辛甲、作冊逸、師尚父等人,典禮中飲酒賦詩,作者已知有武王和周公,這是過去從來沒有見過的。

    最為激動人心的發現是失傳2000多年的《尚書》重新面世。《尚書》是夏商周三代各種重要歷史文獻的匯編,據說孔子時代有一百篇之多,後由于秦始皇焚書大部被毀,漢朝初年只有29篇通過學者的背誦默寫流傳下來。在“清華簡”中已發現有多篇《尚書》,都是焚書以前的寫本,有些有傳世本如《金縢》、《康誥》等,但竹簡文句與其多有差異,更多的則是前所未見的佚篇,它們對于上古史研究的重大意義難于估計。

    李學勤還講到,其中近150支竹簡是一部編年史書,記載了從西周初年到戰國早期的歷史事件,填補了這方面史料的空白,其中有些記載很可能會與湖北“曾國”(曾侯乙編鐘即來自曾國國君墓)有關。

定位“清華簡”——

    中華民族乃至全人類的財富

    此前有媒體報道稱,“清華簡”學術價值怎麼評價都不過分,可以改寫中國上古史。昨天學生們問起了這個問題。

    目前存世的文獻竹簡主要有3批,即1993年在郭店楚墓出土的“郭店簡”和搶救回歸的竹書“上博簡”,還有就是“清華簡”。李學勤表示,“郭店簡”(出土自湖北荊門市郭店)以及“上博簡”,以儒家和道家典籍為主,包括《老子》三篇等,在文化史上有很高的地位。與上述兩批簡不同,“清華簡”所載內容屬于學術思想的並不多,其中有一段像是孔子說的話,但還不能確定,“清華簡”大量內容是反映上古史的,將為了解中華早期文明提供大量資料。

    “清華簡”部分研究成果公布後,部分學者曾對解讀成果和竹簡價值提出質疑,此前有媒體曾報道稱“記者採訪過程中多次遇到專家拒絕就‘清華簡’發表看法的情況。‘清華簡’倣佛籠罩著一層迷霧”。

    對于“清華簡”的價值,李學勤堅信不疑,他表示,對古代文明的認識與解讀,就是對該文明留下的經典進行傳承和再發現,近年國學的大熱,緣于全世界對中華傳統文化認知的需要,“我們要做的就是研究整理一套經典的東西。清華大學的校領導一再表示,‘清華簡’並不是清華所有,它是中華民族乃至全人類的財富,我們將盡快出版整理研究報告,把資料提供給學界

发表于 2009-10-28 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为啥总喜欢使用“改写”这个词,危言耸听。

就像当年沸沸扬扬得吵着上博简改写中国学术史和思想史,改写了吗?

 

发表于 2009-10-28 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往死里说也就是补补漏而已
发表于 2009-10-28 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市井小報無他話可說而已,何必認真。捐贈者的名字在新聞裏不是公開過嗎?
发表于 2009-10-29 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历不明”就一定能“改写”历史? 这是什么逻辑呢?
发表于 2010-7-6 05:59 | 显示全部楼层

拾遺補漏,僅此而已。
发表于 2010-7-6 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拾遺補漏,僅此而已。
发表于 2010-7-6 06:29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清華簡早日出版!

发表于 2010-7-20 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就等着辨伪吧,想必是真假混杂。
发表于 2010-7-20 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中,要凭实质的内容说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

GMT+8, 2025-5-11 09:59 , Processed in 1.06327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