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白,《保训》又不是商末周初的铜器铭文,能证明啥啊?
俺觉得作者有必要先拿出能证明《保训》成文于商末周初的证明来,再说别的。
还是那句话,反对复古风
不好好做学问,整天整什么跟风追潮的,切。
[此主题已被 子居 在 2009-4-27 19:33:56 编辑过]
举报
关键问题是把它当作历史看,还是当作小说看,成书是否一定在商末周初还是次要的问题。比如《武王践阼》,我要当成历史肯定是要被笑话的。
[此主题已被 lht 在 2009-4-27 19:53:06 编辑过]
这不是看的问题吧,俺觉得应该是如何证明的问题。
在没有给出足以让人接受的证据前(目前看根本就是啥证据都没有,更不要说接不接受了),就如此宣扬,有悖学术的严谨性吧?
或者说骨子里根本认为
公众就是拿来糊弄的?
同意lht兄的说法
又 杜勇说:所谓「生称某王」的金文,其记事年历虽在某王之世,但是该器制作则在「某王」去世后的嗣王之世,因而在追述「某王」生前之事得以使用「某王」死后才有的谥号,《金文断代方法探微》页8。
(本文系在李学勤先生的指导下完成)
不大明白,光明报的一篇稿子而已,出来这么一句啥意思啊?
客观理性与距离有关
俺要是在清华简的发现或整理过程中沾点边
而不只是远远地看人家的文章
一定会被这些生猛的东西冲昏头脑
冷静下来需要时间
[此主题已被 破晓 在 2009-4-27 20:49:25 编辑过]
这跟距离没多大关系吧?
之前出土的简帛文献也一大把了,也没见哪个整理者出来这么夸张啊。
清华简的年代测定不是说大致是公元前305正负30年么,那和郭店、上博能有多大差别,完全没必要象现在这么拔高吧?
而且就目前能看到的内容来说,可信度实在是成问题啊成问题。
说道可信度
……
俺尚不足以参与讨论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
GMT+8, 2025-5-10 13:56 , Processed in 1.050042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