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学术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391|回复: 3

清华大学今天宣布发现失传2000年《尚书》竹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26 05: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清华大学今天宣布发现失传2000年《尚书》竹简
  
  2009年04月25日
  北京晚报   
  
  失传两千年《尚书》现身
  
   “清华简”确定战国身份 周武王时的乐诗首次发现
  
    本报讯(记者李莉)今天上午,清华大学公布了对入藏的两千多支战国竹简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初步研究发现,竹简中不仅有失传2000多年的《尚书》、编年体史书,还发现了从未出现过的周武王时的乐诗。
  
  
  
  目前第一篇包含着中道思想的简书《保训》已经整理完毕。
  
    据了解,清华大学于2008年7月入藏了这批校友捐赠的竹简典籍,去年底北京大学对清华简无字残片样品做了AMS碳14年代测定,树轮校正的数据显示“清华简”的年代约为公元前305±30年,即相当战国中期偏晚,与由古文字学观察的估计一致。
  
    上午清华大学宣布,经过几个月来精心地清理保护、初步释读及研究工作,最终确定清华简共为2388枚(包括少数残片),目前发现的一些珍贵内容,在历史上久已失传,堪称惊人。
  
    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组长、清华大学历史教授李学勤表示,目前对“清华简”的研究可以确定以下三点:第一,这批简的性质是书籍,不是文书以及遣策。第二,这批简中的书籍大多与历史有关。如果按照传统的四部分类,应该属于经部,但其内涵仍是富于历史价值的。第三,这批简里有《尚书》。秦代焚书使《尚书》大多佚失。清华简中已发现有多篇《尚书》,有些篇有传世本,但文句多有差异,甚至篇题也不相同。更多的是前所未见的佚篇。“清华简”有望让人们看到失传2000多年的“正版”《尚书》的庐山真面目。
  
    清华简还有一项重要内容,是一种编年体的史书,所记史事上起西周之初,下到战国前期,这种史书体裁和已看到的一些文句,都很像《竹书纪年》。
  
    李学勤教授介绍说,目前清华已经整理出了“清华简”中最早编排起来的一篇简书,这篇简书原来没有篇题,专家根据篇文将题目定为《保训》,记载的是周文王临终对其子发(即后来的周武王)的遗言,里面讲到尧舜和商朝祖先上甲微的传说,是过去没有人知道的,所包含的中道思想还很有哲学意义。 《保训》完全是《尚书》体裁。
  
    另据了解,“诗、书、礼、乐、易、春秋”被称做“六经”,其中的《乐经》因为焚书坑儒导致亡佚,就只剩下了五经。而此次对清华简的研究却发现了战国时期的劝酒乐诗,专家认为这是《乐经》的篇目。最近对“清华简”研究的一个最新发现,是周武王时的乐诗。李学勤先生介绍说,这篇乐诗竹简一共有14支,基本完整。
  
    此外,竹简中还有的诗竟与现在《诗经》中《蟋蟀》一诗有关,令人惊奇。以往认为,秦代以后乐经已经全部亡佚,所以这些新发现尤其显得重要。
  
    为对清华简进行全面的释读、整理,清华大学今天成立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清华表示,将本着开放的原则,吸收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共同参与。
  

http://newepaper.bjd.com.cn/bjwb/html/2009-04/25/content_139990.htm

[此主题已被 fencius 在 2009-4-25 22:00:52 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9-4-26 05:58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怀疑。

[此主题已被 fencius 在 2009-4-26 13:05:27 编辑过]

发表于 2009-4-26 07:11 | 显示全部楼层

时代大好

只是自己准备不足啊

书到用时方恨少

发表于 2009-4-26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振奮人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

GMT+8, 2025-5-12 06:46 , Processed in 1.05960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