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古氏 发表于 2014-9-29 14:56

上博(九)《成王爲城濮之行》“不~一人”臆說

<FONT size=5>上博(九)《成王爲城濮之行》“不~一人”的“~”,</FONT><FONT face=宋体><FONT size=5>諸家釋讀意見眾說紛紜,如讀爲“抶”,讀爲“肆”,讀爲“戮”,讀爲“殛”等 ,文意雖可講通,然於字形分析似乎皆有不合之處。<BR>&nbsp;&nbsp;&nbsp; 今案:此字或可釋為“鞭”字。古文字中的“鞭”字形,可參西周青銅器朕匜銘文。</FONT></FONT>

曰古氏 发表于 2014-9-29 14:58

此字或可看作是省去聲符“冕”的“鞭”字,是“鞭”字的表意初文。

曰古氏 发表于 2014-9-29 15:00

理之所據,《左傳》中記載子玉“鞭七人,貫三人耳”。
這樣的話,既有辭例佐證,字形上也相對來說能講得通。

薛后生 发表于 2014-9-29 23:54

本帖最后由 薛后生 于 2014-9-30 00:00 编辑 <br /><br />后生认为,麦阮夏先生关于此字字形的分析意见比较中肯,毕竟乙本字形结构比较显豁,只是感觉麦先生将其分析为从爿/兔省声的意见值得商榷,一般情况下省声的说法需要大量证据。后生认为,在金文以后的古文字中 兔和麝(麝字是根据王宁先生的意见,商代金文中常见的醳祭醳所从,另萧圣中先生未刊稿,认为卜辞常见的上醳,乃古峄国,今山东西南部,字皆其所从)字有相混的可能,也不知道对不对。因为先生们对阳甲所对应的字所从意见没有统一,大部分学者认为从兔,也有部分学者认为从麝初文,所以后生才有此疑问,借此请教先生们。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上博(九)《成王爲城濮之行》“不~一人”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