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得哥 发表于 2014-8-31 21:03

【出土文獻的語境】國際學術研討會暨第三屆出土文獻青年學者論壇

本帖最后由 一得哥 于 2014-8-31 21:18 编辑 <br /><br /><p>【出土文獻的語境】國際學術研討會 暨 第三屆出土文獻青年學者論壇<br>
</p>
<p><br>
</p>
<p>主辦單位: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聯合主辦</p>
<p>地 點: 國立清華大學旺宏館R253教室(總圖書館二樓)</p>
<p>時 間: 2014年8月 27 —29日(星期三、四、五)</p>
<p><br>
</p>
<p>議 程(8/20更新)</p>
<p>2014 年 8 月 27 日(星期三)</p>
<p>08:30 – 09:00 報到</p>
<p>09:00 – 09:15 歡迎</p>
<p>09:15 – 11:45 郝益森主持</p>
<p> 陶安:《爲獄等狀四種》標題簡「狀」字字解訂正(黃冠雲評論)</p>
<p> 郭永秉:讀里耶8:461木方札記(范麗梅)</p>
<p> 游逸飛:里耶秦簡所見的洞庭郡(鄔可晶)</p>
<p> 陳侃理:睡虎地秦簡《語書》的復原(林志鵬)</p>
<p> 田天:清華簡《繫年》的體裁(森和)</p>
<p>11:45 – 13:15 午餐</p>
<p>13:15 – 14:45 蔡哲茂主持</p>
<p> 郭珏:從紀南城考古和九店「日書」看戰國末期楚都的社會民生(邱文才)</p>
<p> 森和:秦代簡牘「死者復生」故事的幾箇問題(郭永秉)</p>
<p> 程少軒:馬王堆帛書《刑德》、《陰陽五行》諸篇曆法研究(林宏佳)</p>
<p>14:45 – 15:00 茶敘</p>
<p>15:00 – 16:30 李宗焜主持</p>
<p> 林宏明:「仿刻甲骨」研究札記(郭玨)</p>
<p> 何景成:試說甲骨文中讀為「廟」的「勺」字(游逸飛)</p>
<p> 張惟捷:甲骨學對中國古生物研究的一點補充(田天)16:30 – 18:00 劉承慧主持</p>
<p> 楊秀芳(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專題演講</p>
<p>2014 年 8 月 28 日(星期四)</p>
<p>09:00 – 11:30 祝平次主持</p>
<p> 李銳: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蘇建洲)</p>
<p> 范麗梅:郭店《太一生水》「輔」的釋讀與語境(陶安)</p>
<p> 邱文才:《恆先》再探(何景成)</p>
<p> 黃冠雲:仁義之際、剛柔並濟(李松儒)</p>
<p> 西山尚志:我們應該如何運用出土文獻?——王國維「二重證據法」的不可證偽性</p>
<p>(單育辰)</p>
<p>11:30 – 13:00 午餐</p>
<p>13:00 – 15:00 顧史考主持</p>
<p> 單育辰:《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九)》雜識(魏慈德)</p>
<p> 蘇建洲:談上博九《靈王遂申》的幾個問題(孫合肥)</p>
<p> 邴尚白:上博楚竹書《有皇將起》新探(韓巍)</p>
<p> 林志鵬:卜書研究(西山尚志)</p>
<p>15:00 – 15:20 茶敘</p>
<p>15:20 – 16:50 范麗梅、黃冠雲主持</p>
<p> 楊儒賓(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專題演講</p>
<p>2014 年 8 月 29 日(星期五)</p>
<p>09:00 – 11:00 黃聖松主持</p>
<p> 魏慈德:從楚簡的用字來看楚令尹子文乳於虎的傳說(程少軒)</p>
<p> 巫雪如:從若干字詞的用法談清華簡《繫年》的成書及作者(陳侃理)</p>
<p> 鄔可晶:上古漢語中本來是否存在語氣詞「只」的問題的再檢討(邴尚白)</p>
<p> 李松儒:上博簡《周易》、《卜書》字跡研究(林宏明)11:00 – 11:15 茶敘</p>
<p>11:10 – 12:45 陳麗桂主持</p>
<p> 韓巍:從葉家山墓地看西周南宮氏與曾國——兼論「周初賜姓說」(巫雪如)</p>
<p> 林宏佳:讀金文札記(一)(李銳)</p>
<p> 孫合肥:讀《商周青銅器銘文暨圖像集成》札記(張惟捷)</p>
<p>12:45 – 14:30 午餐</p>
<p>14:30 – 16:30 蔡英俊主持</p>
<p> 周鳳五、夏含夷對談</p>
<p> 與談人:林素清、陳致、馮勝君、董珊、陳劍</p>
<p>16:30 – 17:00 閉幕</p>
<p><br>
</p>
<p>****</p>
<p>&nbsp;</p>
<p>發表學者名錄(按漢語拼音順序排):</p>
<p>邴尚白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p>
<p>陳侃理 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p>
<p>程少軒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p>
<p>范麗梅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p>
<p>郭 珏 Barnard College, Department of Asian and Middle Eastern Cultures&nbsp;</p>
<p>郭永秉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p>
<p>陶 安(Arnd Helmut Hafner) 東京外國語大學亞洲非洲語言文化研究所</p>
<p>韓 巍 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p>
<p>何景成 吉林大學古籍研究所</p>
<p>黃冠雲 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p>
<p>李 銳 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院</p>
<p>李松儒 吉林大學文學院</p>
<p>林宏佳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p>
<p>林宏明 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p>
<p>林志鵬 復旦大學歷史學系</p>
<p>森 和(Mori Masashi) 成城大學民俗學研究所</p>
<p>西山尚志(Nishi Hisashi) 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邱文才 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p>
<p>單育辰 吉林大學古籍研究所</p>
<p>蘇建洲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p>
<p>孫合肥 淮南師範學院中文與傳媒系</p>
<p>田 天 北京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p>
<p>魏慈德 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p>
<p>鄔可晶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p>
<p>巫雪如 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p>
<p>游逸飛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p>
<p>張惟捷 輔仁大學全人教育中心</p>
<p><br>
</p>
<p>其他與會學者(按漢語拼音順序排):</p>
<p>蔡英俊 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p>
<p>蔡哲茂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p>
<p>陳 劍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p>
<p>陳麗桂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p>
<p>陳 致 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p>
<p>顧史考(Scott Cook) Yale-NUS College&nbsp;</p>
<p>董 珊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p>
<p>馮勝君 吉林大學古籍研究所</p>
<p>高佑仁 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p>
<p>郝益森(Ethan Harkness) New York University, Gallentin School of Individualized Study&nbsp;</p>
<p>黃人二 華東師範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p>
<p>黃聖松 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p>
<p>李宗焜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p>
<p>林素清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p>
<p>劉承慧 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p>
<p>夏含夷(Edward L. Shaughnessy) University of Chicago, Department of East Asian&nbsp;</p>
<p>&nbsp;Languages and Civilizations&nbsp;</p>
<p>楊儒賓 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p>
<p>楊秀芳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p>
<p>張宇衛 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p>
<p>鄭雯馨 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p>
<p>周鳳五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p>
<p>祝平次 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p>

日剑 发表于 2014-9-1 01:37

{:victory:}{:lol:}好事!

虞人 发表于 2014-9-1 11:08

有没有电子版,期待中。

古月三皮 发表于 2014-9-1 14:08

虞人 发表于 2014-9-1 11:0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有没有电子版,期待中。

共同期待中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出土文獻的語境】國際學術研討會暨第三屆出土文獻青年學者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