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盈子 发表于 2012-3-10 08:00

为中华文化“奠基”

为中华文化“奠基”<br>2012年3月9日   13:13-解放周末   稿件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曹静<br><br>--------------------------------------------------------------------------------<br><br>   <br><br><br>   <br>刘畅 摄<br><br><br><br>  采写/本报记者 曹静<br><br>    中华字库,这个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文字整理工程,经过长达5年的筹备工作,目前已全面启动。<br><br>    没有想象中的风雷震动,只有一大批学者默默地埋首工作,为这项工程耕耘,为中华文化奠基。<br><br>    在中华字库工程首席专家、复旦大学教授裘锡圭看来,严守学术良知、一切以学术为依归的知识分子风骨,正是所有真正的文化奠基者共同的精神力量。<br><br>    日前,《解放周末》专访了裘锡圭先生。<br><br>■给中华文字算个“总账”<br><br>    在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裘锡圭先生接受了《解放周末》的采访。这位77岁的老人,面容清癯,端坐在一排排顶天立地的古籍之间,温言道来。<br><br>    谈及正在进行中的中华字库工程,裘先生简洁地用一句话概括——给中华文字算个“总账”:从甲骨文、金文、小篆到简化字,凡是三千余年来中华民族使用过的汉字,包括各少数民族的文字,中华字库都将一一收入,辨析源流衍变,进行计算机编码,形成一个信息化字库。<br><br>    文海浩瀚。《康熙字典》收入4万7千多字,为古代第一;现有大规模中文字库收入7万多字形,为古今之最。<br><br>    而经粗略预估,中华字库将收入历代汉字和少数民族文字约50万个字形,真可谓规模空前。<br><br>    在信息化时代,只有对中华文字全面进行数字化,才能更好地保存、使用我国的传统文献。因此,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走出去”——广泛传播,中华字库深具奠基性意义。<br><br>    中华字库工程体量巨大,既包括文字、文献方面的整理研究工作,也包括汉字信息处理工作。因而,它被拆分成28个子项目,由复旦、吉大、武大、清华、中科院、中国社科院等高校、研究机构,及北大方正、汉王科技等技术研发企业,集中各类专业人才通力协作。<br><br>    按照裘先生的话,让他当这项工程的首席专家,是因为找不到一位既懂古汉字又懂少数民族文字,还精通文字信息处理、计算机技术的天才。可见,这项工程只有依靠工程总体组和全体参加人员齐心协力,发奋工作,才有可能完成。<br><br>    而另一方面,裘先生对古文字研究的热爱和赤忱堪称学界表率。他以孜孜不倦、脚踏实地的工作,在无数个寻常日子中谱写出最平凡的传奇。而这,正是这项文化奠基性工程所需要的精神。<br><br>■“文科中的陈景润”<br><br>    裘先生与古文字结缘,从复旦始,至今已一甲子。<br><br>    这六十年,他皓首穷经终不悔,一以贯之的唯有“热爱”二字。<br><br>    1952年,裘锡圭考入复旦历史系,甫入校园,便被胡厚宣先生教授的上古史深深吸引。自此,他一头扎入上古历史的海洋中。<br><br>    天书般的专业书籍,裘锡圭捧读起来如痴如醉。本科四年,他每天晚睡早起,从不午睡,周末都在图书馆度过。以每天正常学习八小时计,他四年用了五年时间看书。因条件所限,许多专业书买不到或买不起,他就手抄,《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卜辞通纂》、《殷契萃编》、《殷墟书契续编》等书,他都整本整本地抄下来,不觉辛苦,自得其乐。<br><br>    本科毕业,裘锡圭成了胡厚宣先生的研究生。不久,胡先生调往北京,裘锡圭也随之到了当时的中科院历史研究所继续攻读。他勤作读书卡片,到1960年入北大执教时,已经有了不少积累。<br><br>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政治运动风起云涌,但醉心学术的裘锡圭,任他东西南北风,专注研究不放松。白天政治学习、劳动、烧锅炉,深夜则偷偷看书、治学。 1961年,他下放昌平,每月回城,时间照旧用来看书学习。文革之前,尽管不能发表,他已经撰写了一些古文字、古钱币研究的论文。<br><br>    “文革”开始,冒着被打成“反革命”的危险,裘先生仍然趁周末室友回家时偷偷看书。为抓紧时间,他挑灯夜读,疲倦至极也只稍微歇息,直看到鱼肚发白,周一早上室友回来。<br><br>    因为对学术的单纯喜爱,只需要一个容身之所、一个安静空间以及必要的资料,裘锡圭的思维就能进入学术疆场驰骋飞扬。因而,“文革”十年,他仍有大量学术积累。然而,他也从此落下了慢性青光眼的眼疾,为之付出了昂贵代价。<br><br>    1972年,裘锡圭调回北大中文系,参与编写古汉语教材。王力先生看了他的文稿,赞扬:“这个裘锡圭不简单啊,学问很扎实”,并在稿子上批道:“深为钦佩”。 1974年,裘锡圭被借调去整理新出土的临沂银雀山汉简,常常通宵达旦地工作。<br><br>    在这一时期,与裘锡圭深厚的学术素养同时显露出来的,还有他身上的那股子“痴”气,至今仍有不少逸闻趣事广为流传:<br><br>    唐山大地震波及北京,当时裘先生仍在读书,坚持不肯避难:“我把窗户打开,地震了我就跳出去”;谈恋爱时,约定时间女方未到,裘先生就回去看书了;洗手时,见公用水龙头有人,他也扭头就走,回去看书。后来,一见此景,同宿舍楼层的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为中华文化“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