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民镇 发表于 2011-11-25 07:31

【关于房先生的文章】另一種“疑古”

 
<TABLE border=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height=18>
<TBODY>
<TR>
<TD style="MARGIN: 2px; WORD-BREAK: break-all">
<P><STRONG>另一種“疑古”(陈民镇)</STRONG></P>
<P><A href="http://www.confucius2000.com/admin/list.asp?id=5033">http://www.confucius2000.com/admin/list.asp?id=5033</A>孔夫子2000网</P>
<P>本文所討論的“疑古”,與我們通常所說的“疑古派”或“古史辨派”的學術傾向不同。“疑古派”懷疑的對象基本上是傳世文獻與古史傳說,而本文所說的“疑古”,則指懷疑出土文獻與出土文物可信性的現象。表面上看,均爲“疑古”,實則有本質的區別。小文所討論的,純屬一時所感,並無針對性,與“信古”、“疑古”、“釋古”等古史觀的分歧亦無關聯。</P>
<P>陳寅恪先生曾在《王靜安先生遺書序》中將王國維先生的學術內容及治學方法歸納爲三類:其一爲“取地下之實物與紙上之遺文互相釋證”,主要體現在王國維先生涉及上古文史的論著中;其二爲“取異族之故書與吾國之舊藉互相補正”,體現于涉及遼金元史事及邊疆地理的著述;其三爲“取外來之觀念,與固有之材料互相參證”,體現於涉及文藝批評及小說戲曲的著作。[①]其中第一條,實爲王國維先生在《古史新證》中提出的“二重證據法”,卽以“紙上之材料”與“地下之新材料”互相證釋、以出土文字材料補充驗證傳世文獻記述的考據方法;而“二重證據法”也確如陳氏所言,在此後的上古文史研究領域中,一直爲學者有意或無意地遵循。</P>
<P>王國維先生在《古史新證》中提出“二重證據法”之後,進而列出紙上文獻十種:1.《尚書》(主要是今文《尚書》);2.《詩》(自周初迄春秋。所作《商頌》五篇,疑亦宗周時宋人所作也);3.《易》(卦辭、爻辭,周時作;十翼相傳爲孔子作,至少亦七十子後學所述也);4.《五帝德》及《帝繫姓》(太史公謂孔子所傳。《帝繫》一篇與《世本》同。此二篇後併入《大戴禮》);5.《春秋》(魯國史,孔子重修之);6.《左氏傳》、《國語》(春秋後、戰國初作,至漢始行世);7.《世本》(今不傳,有重輯本。漢初人作,然多取古代材料);8.《竹書紀年》(戰國時魏人作。今書非原本);9.《戰國策》及周秦諸子;10.《史記》。以及地下之材料兩種:1.甲骨文字(殷時物,自盤庚遷殷後迄帝乙時);2.金文(殷、周二代)。[②]在王氏提出“二重證據法”之後,學術界又出現了名目繁多的“三重證據法”乃至“四重證據法”。如饒宗頤先生在“二重證據法”的基礎上,將考古材料又分爲考古資料與古文字資料兩部分,[③]又以材料的直接與間接爲依據,分爲“古史五重證”。[④]李學勤先生觀點基本認同饒公“三重證據法”的區分。[⑤]准此,“紙上之材料”主要是傳世文獻,而“地下之新材料”則可區分爲考古發掘的遺存和出土文獻。</P>
<P>“疑古派”所懷疑的,主要是“紙上之材料”。不斷湧現的出土文獻證明,“疑古派”當年的確造成了不少冤假錯案。王國維先生在批判“疑古”之過的同時,也肯定了“疑古派”的“懷疑之態度及批判之精神”,這是對疑古運動較早的客觀評價。疑古運動的局限是顯而易見的,但它摧毀了傳統經學構築的古史體系,打破了人們對傳統經學的迷信,對古代典籍進行了一次全面的審查,進而促成了學術界的一場思想解放,其積極影響又是深遠的。而正是“疑古派”對傳統史學的“破”,使學術界開始尋求探索中國古史的新途,考古學就在這個背景下充當了“立”的角色。疑古學者如胡適、顧頡剛先生都希望通過考古學能補充文獻之不足。顧頡剛先生在北大圖書館工作期間讀了王國維先生和羅振玉諸先生的著述,開始意識到:“要建設真正的古史,只有從實物上著手,才是一條大路,我所從事的研究僅在破壞僞古史系統方面用力罷了。我很想向這一方面做些工作,使得破壞之後能有新的建設,同時也可以利用這些材料做破壞僞史的工具。”[⑥]胡適曾有“東周以上無史”的偏激言論,他在《研究國故的方法》中稱:“在東周以前的歷史,是沒有一個字可以信的。”後來胡適也承認:“大概我的古史觀是:現在先把古史縮短二三千年,從詩三百篇講起,將來等到金石學、考古學發達上了科學的軌道以後,然後用地底下掘出的史料,慢慢地拉長東周以前的古史。”[⑦]這是當時學術界的一種共同趨向,卽用考古學來填補“疑古”之後所留下的真空。李玄伯指出:“解決古史,唯一的方法就是考古學。我們若想解決這些問題,還要努力向發掘方面走。”[⑧]顧頡剛先生極其贊同李玄伯的觀點,認爲“確是極正當的方法。”進而指出:“我們現在討論的古史,大都在商周以降,已入有史時代,載記的地位已不可一筆抹殺。”[⑨]20世紀40年代之後,顧頡剛先生本人的態度也由“疑古”向王國維先生的傾向靠近,其旨趣之變化,耐人尋味。總之,“疑古派”的探索雖然有缺陷,但貢獻也是顯著的,對考古發現價值的認識也是清醒的。</P>
<P>與“疑古派”旨趣不同的是,另一種“疑古”懷疑的對象主要是出土文獻乃至考古發現的先民遺存。</P>
<P>在王國維先生用地下材料考證古史的同時,章太炎等先生不相信甲骨文等材料

老学生 发表于 2011-11-25 08:00

http://good.ci123.com/app/sina/xing/<br><br>请各位自测。偶是“文艺青年”的说。。。

云间 发表于 2011-11-25 18:06

<P>昨夜与山东大学栾丰实老师、上博考古部黄翔饮茶闲聊。</P>
<P>我提出江南地区很多县城是以河道为界,在出入口设栅栏。</P>
<P>象良渚城墙一事,那是一级都邑才能有。唐、宋华亭县有城墙,但那只是衙署范围,面积不大。</P>
<P>秀州则不然,子城、罗城的城郭都有。</P>
<P>史前时期的江南水乡,情况应该类似。</P>

甲蟲 发表于 2011-11-25 20:49

建议网站的帖子分类从“普热精”改成“普文二”~~

dgcf 发表于 2011-11-26 00:18

普通的疑古:舜爷一个眼睛长两个瞳孔,这太假了吧?<br>文艺的疑古:我认为这段历史是被篡改过的,至于为什么要篡改有其深刻的原因。<br>2b的疑古:所有的出土文献都是lxq伪造出来滴,地球本质上是个大糯米团子!<p>[此主题已被 dgcf 在 2011-11-25 16:20:49 编辑过]

上师大扫地僧 发表于 2011-11-26 02:07

这个贴好亮= =!!

yuchong35 发表于 2011-11-26 02:40

<P>哈哈~赞一个~</P>
<P>普文二~地球本质上是个大糯米团子!</P>
<P>难道我们都是糯米吗?</P><p>[此主题已被 yuchong35 在 2011-11-25 18:41:22 编辑过]

wuduanjue 发表于 2011-11-26 08:00

<P>主业传世文献的,无耻的匿了</P>

随侯蛛 发表于 2012-10-9 20:49

<P>也许是超级白内障呢?</P>

水青有余 发表于 2013-1-19 15:46

陈先生的“晉、吳門方城芻議”怎么找不到了?可否传上来?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房先生的文章】另一種“疑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