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山甲骨 发表于 2010-9-17 21:05

古“千”字新解读

<P>&nbsp;</P>
<P><BR>&nbsp;&nbsp; 解读:千字是群俘虏 </P>
<P>千qiān <BR>千,是一个指事字。<BR>《说文》:“千,十百也。从十从人。”所释形义有误。<BR>孔广居《疑疑》释“从一,人声。”甲骨文从人从一,字形结构无疑。一横是指示符号,而非数字“十”。 人腿脚上的一横就是一根绳索。杨树达《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臣牵解》:“囚俘人数不一,引之者必以绳索牵之,名其事则曰牵,名其所牵之人则曰臣矣。”千是部落战争中解押俘虏的象形,是一群用绳子将腿脚牵连起来的俘虏。千以义谐音牵。牵连一辞因此而出。杨之“臣牵”与《说文·臣》“牵也”的解读:臣也是用绳子牵来的,俘虏出身(另见臣之形义)。掔读qian,古通牵。<BR>《盘庚》篇把民叫畜民,贱同牲畜;也叫万民,数以万计。最初的千等同‘万民’一说,连他的复合字都是未定数。<BR>荀林父伐赤狄有功,晋景公赏狄臣一千家(《汉书·郊祀志上》);汉武帝曾“以二千户封地士将军大为乐通侯,赐列侯甲,童(奴隶)千人”(《汉书·郊祀志上》)。这里“二千”“千”都指多数,初指一群俘虏,继指一群奴隶。后来才借用为数量词十百。当千被引申义所专,后出字虏从毌来表义。<BR>文字最后规范为千。(另附解读千的复合字)</P>
<P>&nbsp;</P>
<P>&nbsp;</P>
<P><BR>&nbsp;&nbsp;&nbsp;&nbsp;&nbsp; 甲骨金文小篆</P>
<P><BR>并[併] bing<BR>&nbsp;&nbsp; 甲骨金文六书精藴小篆<BR>并,会意字。<BR>《说文》:“并,相从也。”<BR>甲骨文选自甲骨文字形字典918页,从两人系于一,是千字的增繁字(参照千字形义),解押俘虏的象形。立意合并串联。因牵连而相从。还引申抑止。<BR>金文六书精蕴体从二千,立意不变。<BR>文字规范为并<BR>远在商周的文字库中,就发现“并”字多体,另如竝(另见814页),形义有别。现通用并。</P>
<P>迸beng<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甲骨金文古文小篆<BR>迸,会意变形声。<BR>《说文》:“迸,散走也。”<BR>甲骨文选自《甲骨文字典》923页,从执巾或从爰,是用于解押罪犯的绳索;从二人相背(被牵引的俘虏,非夫字。夫从大,正面人像),表示所解押的人群四处逃散。<BR>金文体从走从并,并也表声,形义不变;<BR>古文体从幺幺 从辵,表示人群跑散,剩下绳索。引申指向外喷射的现象。<BR>所选甲骨体与金文各体形义吻合,应该是迸之初文。<BR>文字规范为迸。<BR>童tóng[瞳勭]<BR>&nbsp;&nbsp;&nbsp;&nbsp; 甲骨金文小篆<BR>童是瞳的增义字,会意。<BR>《说文·童》:“男有罪曰奴,奴曰童。”<BR>甲骨文选自《甲骨文字典》909页,从千从口。“千”是一群用绳子将腿脚串连起来的俘虏(另见千字形义)。童应该是从千,瞳省声,形声会意兼有的字。俘虏的眼珠被戮空有其孔,口指眼眶(另见丁字形义)。臧的金文体从口,就是没有眼珠的黑眼眶。在奴隶主产生的历史时段,发现俘虏是一种可利用的劳动工具,于是连男俘虏也不再杀戮,在他们脸上烙上印记,迫使他们‘努力’劳役,于是出现‘奴隶’阶层。童是勭的本字,指成年人。童,成年男子,俘虏出身,独眼,免死,终身为奴。<BR>金文从立丨从目,千下加一横形义不变。<BR>小篆从立从目,重声。立是立丨 的变体,受过黥刑(参照印、戠的注释)。形义不变。<BR>文字规范为童。<BR>所选甲骨体与金文各体形义相符,是童之初文无疑。为了防止奴隶逃跑,奴隶脸上刺字(鲸刑),或头发剃光(髡刑)。如今犯人剃光头也是效法古人。奴隶社会,凡是有罪的人,甚至小奴隶主触犯了大奴隶主的利益都降为奴隶。一人为奴,全家为奴,孩子世袭为奴。阶级斗争时期的“地主分子”帽子,父传子祖传孙的做法也算古为今用。<BR>童字形义引申开来,小孩尚未蓄发,故称儿童;山无草木也称童山。<BR>屮土 [止土徃往]wang<BR>&nbsp;&nbsp;&nbsp;&nbsp; 甲骨文⑴⑵古鈢小篆<BR>屮土往古今体,会意字。<BR>《说文》:“屮土,草木妄生也。从之在土上。”所释形义不确。<BR>甲骨文往从止从土,王声。离开并前去,是出走的象形。引申指向(嚮)往。<BR>小篆从彳从之从土,有停止义。<BR>古鈢体从止从二千,从×停止义;<BR>&nbsp;&nbsp;&nbsp; 文字规范为往。<BR>为什么有一行一止的变动?文字从屮土到往的演变,是一段真实历史的缩影。千是奴隶群,王、主表示所归属的奴隶主。奴隶离开一块土地去到另一块土地,是一种逃亡现象。史料:殷商时期,奴隶们大批地逃亡,不能忍受奴隶主的残酷压迫。而小方国的周国到了季歷昌(文王)时段,就应顺潮流采取裕民政治,收容了大批逃亡的奴隶充当农奴、农夫,送饭田间,与之同劳作。郭沫若在《奴隶时代》一书立论,“由于土地本身有很大的束缚性,……狡猾的奴隶主还可以把一小片土地给予耕奴,并让他们成家立业。这样施予小恩小惠,使男女耕奴于生产农作物外,还能生儿育女以繁殖劳动力。特别是成立了家室,家室本身又具有更大的束缚性,因而做耕奴的人便更不容易逃跑了。”<BR>年nián<BR>&nbsp;&nbsp;&nbsp;&nbsp; 甲骨⑴⑵金文小篆<BR>年,会意字。<BR>《说文》:“年,谷熟也。从禾,千声。”所释为引申义。<BR>甲骨文从禾从女匕&nbs

阴山甲骨 发表于 2010-9-17 21:07

<DIV class=upfilea><A TARGET=_blank HREF=UpFile/UpAttachment/2010-9/2010917131328.rar><img border=0 onload=javascript:DrawImage(this); src=images/affix.gif>千字解读.rar</A><A href="viewfile.asp?DownID=4291&amp;DownAction=DownAction&amp;PUserName=阴山甲骨" target=_blank></A></DIV><p>[此主题已被 阴山甲骨 在 2010-9-17 13:13:31 编辑过]

196098 发表于 2010-9-18 04:58

有道理,學習。

晖甫 发表于 2010-9-19 06:39

純屬胡說八道。

阴山甲骨 发表于 2010-9-21 00:56

你听过《笛子和驴》的故事吗?去寻找一下。

十三月 发表于 2010-9-24 08:00

<P>本來不忍心批評啦, 畢竟下了不少功夫啊</P>
<P>我必須說, 如果你認為現在你講的普通話千牽同音, 就讓你開始聯想什麼綁人的</P>
<P>那你就犯了第一個錯, ....因為你沒有足夠的古音知識</P>
<P>你整個思路跑到俘虜, 於是連童啊啥的都來了</P>
<P>請你回頭看一下, 說論至此, 你可以找得到千做為奴隸類似義的甲金文或是典籍用字証明嗎?</P>
<P>或者千牽假借的例子嗎?</P>
<P>這兩樣你都沒辦法, </P>
<P>請問你還能看圖說故事嗎? 這樣不好吧</P>
<P>暉先生對你的批評雖然沒有禮貌, 但並沒有錯, 還是請你多思考一下吧</P>
<P>&nbsp;</P>
<P>&nbsp;</P>
<P>&nbsp;</P>

无户老 发表于 2010-9-30 20:21

<P>楼上看没看原文 简化字你不认识?原文中千的复合字就说你提的问题呢。怎么难道用繁体字你才能看懂啊。</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古“千”字新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