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学者文库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何景成:鮑子鼎銘文補釋
在 2009/9/18 15:36:46 发布

鲍子鼎铭文补释

(首发)

何景成

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

 

《中国历史文物》2009年第2期刊载吴镇烽先生《鲍子鼎铭文考释》(文中简称“《考释》”)一文,介绍了2007年在西安发现的一件春秋晚期齐国鲍子的铜鼎,对铜鼎年代、铭文和鲍氏世系作了精当的考释和讨论。本文拟在《考释》一文的基础上对铭文的个别释读略作补充,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该器铭文分六行,其中第二、三行《考释》释文作:

 

其隻(获)(皇)男子,勿或(有)柬巳(已)。

 

《考释》:“,通皇,意为美、美好。《诗·大雅·臣工》:‘于皇来牟,将受厥明。 ’孔颖达疏:‘皇,训为美。’《朱熹集传》:‘于皇,叹美之辞。’……全句是说仲匋姒获配了美好刚强有为的丈夫。 ”

按,所谓的“”,原篆作如下图一12两形:

 

               

                                                         1                  2               3             4           5           6

图一(3-6见《金文编》247-248页“者”字条下)

 

1为铭文照片,2为拓片,细省铭文照片可以看出,字下部作“甘”形,不从“土”。因此,不当释为“”。我们认为字当释为“者”,金文中的“者”有省去字形上部小点的例子,如图一:3,也有在中部的竖笔上加圆点或短横作饰笔的情况,如图一:4-6。鲍子鼎的“者”字,是将“止”形的末笔和“者”字中部的竖笔连贯在一起。“者”读为“诸”,作介词用。“获诸男子”的“获”,《考释》训为“得”,指获匹、获配,可从。“获诸男子 ”即获配于男子。

“柬巳”的“柬”,《考释》读为“阑”,认为:“有阻隔、阻拦、将尽。将完等义。《史记·高祖本纪》:‘酒阑,吕公因目固留高祖。’‘勿或柬巳’与‘勿或罢(已)’、‘勿或弗敬’、‘勿或渝改’句法相同。‘勿或柬巳’是说不要有所完结。”

按,《考释》将“巳”读为“已”,训为止、完结,我们认为不切合辞意,“巳”应释为“改”。李学勤先生在《释改》一文中,根据郭店简《缁衣》、《尊德义》、《六德》等简文中“改”字均从“巳”作的情况,指出《说文》认为“改”从“己”声的说法是不正确的,而朱骏声“改”从“已”声的说法更符合古文字的实际情况。除郭店简外,春秋晚期侯马盟书的“改”,西周晚期改盨的“改”,均从“巳”。而古文巳、已为一字。李先生进而指出,黄组卜辞的“改”,在历组、无名组、何组卜辞则省作“已”,因为“改”从“已”声。[1]鲍子鼎铭文的“改”亦省作“巳”。

“阑改”的“阑”当读为“变”,“阑”古音属来母元部,“变”属帮母元部,两者韵部相同,声母相近可通,如与变声符相同的“恋”即为来母字。兮甲盘(《集成》10174)“毋敢或入宄贾”,李学勤先生指出“入”即“阑入”[2]。《龙岗秦简》:“窦出入及毋符传而阑入门者,斩其男子左趾。”注:“阑入,无通行凭证擅自闯入。《汉书·成帝传》:‘阑入尚方掖门。’颜师古注引应劭说‘无符籍妄入宫曰阑’。”《周礼·地官·司市》:“凡通货贿,以玺节出入之。”说明商品出入市场要有玺节等凭证,兮甲盘的“入阑宄贾”当是指商品没有凭证而擅入市场扰乱交易。《说文》谓“变”从“”声,兮甲盘作“”通“阑”,而“阑”从“柬”得声,说明“柬”可读为变。《说文》: “变,更也。”鲍子鼎的“变改”,与《考释》文中提到的鎛(《集成》271)的“渝改”,以及《侯马盟书》的“弁(变)改”[3]含义一致。

综合上述,上引鲍子鼎那句铭文应读作:“其隻(获)者(诸)男子,勿或(有)柬(变)巳(改)。”是说鲍子祝福仲匋姒获配男子,无有更改。故铭文下句说“它它熙熙,男女无其(期)。”



[1] 李学勤《释“改”》,原载《石璋如院士百岁祝寿论文集》,台湾南天书局,2002年。收入李学勤《中国古代文明研究》,16-20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2] 李学勤《兮甲盘与驹父盨——论西周末年周朝与淮夷的关系》,收入李学勤《新出青铜器研究》,140页,文物出版社,1990年。

[3] 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编《侯马盟书》,山西古籍出版社, 2006年。“弁改”一词在盟书中出现较多,如182页,1215

 

本文收稿日期为2009918

       本文发布日期为2009918

点击下载word版:

0499鲍子鼎铭文补释


分享到:
学者评论
  • 无斁 在 2009/9/18 17:41:41 评价道:第1楼

    文中對“者”字的考釋,似乎還需要斟酌。

  • llaogui 在 2009/9/18 18:59:53 评价道:第2楼

    貼個清楚的圖:

  • 张铉济南 在 2009/9/18 19:22:10 评价道:第3楼

    字的下面不是“甘”llaogui的贴图很清楚。“闌”释为“变”也很牵强。

  • 考古人 在 2009/9/18 22:45:14 评价道:第4楼

    关键是那个字下面锈的比较厉害,而且好像被剥过一样。好像下面隐约有个半圆。

  • qduafang 在 2009/9/20 21:16:00 评价道:第5楼

    考古人:
    关键是那个字下面锈的比较厉害,而且好像被剥过一样。好像下面隐约有个半圆。

    laogui的图片就是清晰啊,根据这个字的长度以及其他字作为参考,下面应该没有笔画了!

  • 考古人 在 2009/9/20 21:39:51 评价道:第6楼

    qduafang:

    考古人:
    关键是那个字下面锈的比较厉害,而且好像被剥过一样。好像下面隐约有个半圆。

    laogui的图片就是清晰啊,根据这个字的长度以及其他字作为参考,下面应该没有笔画了!

    我看未必。第一行的寿字就明显偏下。

  • wzf569 在 2009/9/24 18:28:28 评价道:第7楼

    此鼎我曾長時間摩挲,並親手捶拓拍照,“止”字之下從“土”,而絕不字作“甘”形或“口”形。此字釋“”絕不可易。llaogui的贴图很清楚,可參考。

  • 沙鸥 在 2009/10/11 11:14:03 评价道:第8楼

    所讨论的字从《金文编》416页“之”字在子可戈,蔡公子义工瑚的写法来看,似应该是位“之”吧。

  • 淄泷 在 2009/12/20 13:42:20 评价道:第10楼

       

        我也認應釋“之”,沙鷗先生所舉例證甚當,此外還可補充上海博物館所藏蔡公子加戈(陳佩芬《夏商周青銅器研究》東周篇下器五四六銘文中的“之”字,寫法與此字也很類似。這樣銘文當讀作“獲之男子”。“之”在此意即“其”、“他(她)的”,此種用法文獻中可見。如《左傳》桓公九年和哀公二十六年之“奪幣”,宣公十一年之“奪之牛”,“之”均作“其”講。“獲之男子”即“獲其男子”。

     

  • 海天 在 2009/12/20 15:03:00 评价道:第11楼

    “獲之男子”。“之”在此意即“其”、“他(她)的”

    -------------------------------------------------------------------------------------

    『動之名』結構是否應該理解為雙賓語,參沈培先生〈說上博簡《容成氏》中的「脛不生之毛」〉《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一輯(上海:復旦大學,2006.12)33-44頁。

  • 淄泷 在 2009/12/27 22:50:04 评价道:第12楼

    海天:

    “獲之男子”。“之”在此意即“其”、“他(她)的”

    -------------------------------------------------------------------------------------

    『動之名』結構是否應該理解為雙賓語,參沈培先生<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SimSun; mso-font-kerning: 1.0pt; mso-bidi-font-family:

    理解雙賓語是很合適的,

Copyright 2008-2018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35774号 地址: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465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