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学者文库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孫飛燕:《容成氏》簡六“戔施”試解
在 2009/5/30 18:33:10 发布

《容成氏》簡六“戔”試解

(首發)

 

孫飛燕

清華大學歷史系

 

《容成氏》簡6在敍述堯的善政時有如下幾句話(釋文為寬式隸定):

昔堯處於丹府與藋陵之間,堯戔=(賽?),不勸而民力,不刑殺而無盜賊,甚緩而民服。

=”,李零先生疑讀為“時時”,指順應天時。並認為可與第四十八簡“文王時故時而(教)民時”參看。[1]張通海先生理解為“之時”合文。[2]牛新房先生讀為“待時”,認為“待時”乃典籍習語。[3]黃人二先生認為,若視爲重文,整理者讀“時時”甚是;若爲合文,疑當讀爲“ 之日”。然“時時”頗不詞,若真讀爲“時時”,第一個“時”疑以音近通假爲“之”。[4]林素清先生讀爲“時是”。[5]

*,李零先生懷疑是“賞”字之誤,與下“ 不勸而民力”連讀。[6]劉信芳先生讀為“賽”,認為指報神福,接上文“旹=”連讀。[7]徐在國先生讀為“賓”。[8]王志平先生釋為“賨”,謂遠方貢賦。亦接上文連讀。[9]林素清先生讀爲“寶”,接上文連讀爲“時是寶”[10]鄧少平先生讀作“貢”,接上文連讀。[11]單育辰先生懷疑爲“實”字之訛混,接上文連讀。[12]

可以看出,學者對簡文的斷句以及“旹=”、“”的釋讀都有很大的分歧。我們認為,李零先生所指出的“旹=可與四十八簡“文王時故時而(教)民時”對讀的意見值得重視,但此處“旹 =含義究竟是什麽,仍有待進一步研究。四十八簡的“時故時”陳劍先生讀為“持故時”,[13]因此我們暫時把“旹=”讀為“持時”。 *,暫從劉信芳先生隸定為“賽”,其義待考。

下面主要來討論“戔”一詞。李零先生讀“戔”為“賤施”。[14]單育辰先生從之。[15]鄧少平先生亦讀為“賤施”,認為其意為堯薄施諸侯。[16]劉信芳先生讀為“踐施”,認為猶踐履。[17]王志平先生把“讀爲“貤”[18]林素清先生認為“”字從貝,它聲,讀作“貨”。“戔 當讀作“賤貨”。[19]

關於“”字,單育辰先生已經指出,“上博六”《慎子曰恭儉》簡4亦有此字,辭例爲:“均分而廣 ”,“”亦用爲“施”。[20]我們認為,李零先生讀爲“施”的意見是合理的,似不必再如林先生所言通假為“貨”。在傳世文獻中,“博施” “施廣”常見:

《論語·雍也》[21]

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荀子·仲尼》[22]

富則施廣,貧則用節。

《荀子·仲尼》[23]

求善處大重,理任大事,擅寵於萬乘之國,必無後患之術:莫若好同之,援賢博施,除怨而無妨害人。

《容成氏》此處的簡文是描述堯的善政,劉信芳先生讀為“踐施”文意難通,而鄧少平先生讀為“賤施”,認為是薄施諸侯,則亦與文意不符。一個為政“甚緩而民服”,“不勸而民力”,“不刑殺而無盜賊”,“為善興賢”的聖君,怎麼會對諸侯施薄呢?結合上引各例,我們認為“戔施”的含義應當與“廣施”、“博施”相近。但是“戔”與“廣”、“博”讀音均相隔很遠,因此不太可能相通。我們認為,《容成氏》的“戔”當讀為“散”。“戔” 為從母元部字,[24]“散”為心母元部字,[25]二者聲母均為齒頭音,韻部相同,可以通假。郭店簡《老子》甲25簡“其幾也,易也”,“”字今本作“散”。[26]傳世文獻中的“散施”一詞與“廣施”、“博施”所表達的意思是相同的:

《戰國策·韓策一·顏率見公仲》[27]

顏率謂公仲之謁者曰:“公仲必以率為陽也,故不見率也。公仲好內,率曰好士;仲嗇於財,率曰散施;公仲無行,率曰好義。自今以來,率且正言之而已矣。”

《孔子家語·曲禮子貢問》[28]

孔子曰:“富而不好禮,殃也。敬叔以富喪矣,而又弗改,吾懼其將有後患也。”敬叔聞之,驟如孔氏,而後循禮施散焉。

《廣雅》:“散,布也。”公仲本來是很吝嗇的,但是顏率說他“散施”。“散施”與“嗇於財”相對,可見是溥施、徧施的意思;敬叔的“循禮施散”,即“循禮散施”,應當也是廣施於民之意。由此看來,我們把《容成氏》的“戔 ”讀為“散施”,將文意理解為堯普施於民,與其善政相符,應該是可以講通的。清華簡《保訓》說舜“有施於上下遠邇”,[29]正可與《容成氏》說堯“散施”互相參照。結合二者來看,施惠於百姓民眾是上古聖君明王實行惠政的重要措施,也是其治政的重要表現。

 

 

本文收稿日期為2009530

本文發佈日期為2009530



[1]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 255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2]張通海:《〈上博簡〉(一、二)集釋》78頁,安徽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44指導教師:徐在國。

[3]牛新房:《〈容成氏〉研究》26頁,華南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6月。指導教師:白藍。

[4]黃人二:《〈孟子·萬章上〉篇諸章與上博藏簡〈容成氏〉涉及堯舜禪讓之竹簡》,《儒家文化研究》第一輯,第201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76月。

[5]林素清:《讀<容成氏>劄記》,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主辦《簡帛》第二輯247-248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6]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 255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7]劉信芳:《上博藏竹書試讀》,簡帛研究網站,200319;發表於《學術界》,2003年第1期。

[8]安徽大學古文字研究室:《上海楚竹書(二)研讀記》,簡帛研究網站,2003113;收入《上博館藏戰國楚竹書研究續編》432頁,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年。

[9]王志平:《上博簡(二)劄記》,《上博館藏戰國楚竹書研究續編》,第502頁。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年。

[10]林素清:《讀<容成氏>劄記》,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主辦《簡帛》第二輯247-248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11]鄧少平:《說《<容成氏>“堯戔而旹=”》,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200911

[12]單育辰:《<容成氏>文本集釋及相關問題研究》66頁,吉林大學 2008年“985工程”研究生創新基金資助項目。

[13]陳劍:《上博楚簡<容成氏>與古史傳說》,《中央研究院成立75周年紀念論文集─中國南方文明學術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主辦,200312月。另見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2008731

[14]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 254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15]單育辰:《<容成氏>文本集釋及相關問題研究》66頁,吉林大學 2008年“985工程”研究生創新基金資助項目。

[16]鄧少平:《說《<容成氏>“堯戔而旹=”》,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200911

[17]劉信芳:《上博藏竹書試讀》,簡帛研究網站,200319;又,《學術界》,2003年第1期。

[18]王志平:《上博簡(二)劄記》,上海大學古代文明研究中心、清華大學思想文化研究所編:《上博館藏戰國楚竹書研究續編》第501頁,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年。

[19]林素清:《讀<容成氏>劄記》,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主辦《簡帛》第二輯247-248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20]單育辰:《<容成氏>文本集釋及相關問題研究》,吉林大學 2008年“985工程”研究生創新基金資助項目。

[21]程樹德:《論語集釋》427-428頁,中華書局,1990年。

[22]〔清〕王先謙:《荀子集解》110頁,中華書局,1988年。

[23]〔清〕王先謙:《荀子集解》 110-111頁,中華書局,1988年。

[24]郭錫良:《漢字古音手冊》202頁,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年。

[25]郭錫良:《漢字古音手冊》192頁,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年。

[26]藍:《簡牘帛書通假字字典》310頁,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

[27]〔西漢〕劉向集錄 祥雍箋證《戰國策箋證》1519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28]廖名春、鄒新明校點:《孔子家語》 115頁,遼寧教育出版社,1997年。

[29]李學勤:《周文王遺言》,《光明日報》,2009413

点击下载附件:

0424《容成氏》簡六“散施”試解


分享到:
学者评论
  • 小狐 在 2009/5/30 21:31:55 评价道:第1楼

    那個字釋爲“賽”實在應作定論看待的~~~

    堯戔=賽(職部),不勸而民(職部)不刑殺而無盜(職部)甚緩而民服(職部);

     

Copyright 2008-2018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35774号 地址: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469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