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学者文库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張學城 何家興:琴瑟古文小考
在 2009/4/30 22:09:55 发布

琴瑟古文小考

(首發)

 

張學城 何家興

南通大學文學院  安徽大學中文系

 

我們對琴瑟古文有點不成熟的想法,敬請諸位指正。

《說文》:珡禁也。神農所作。洞越。練朱五弦,周加二弦。象形。凡珡之屬皆从珡。古文珡从金。

《汗簡》5·68引《說文》作,皆從金聲。

琴字古文從古文瑟,金聲。瑟古文詳見瑟字條。戰國楚簡琴字寫作聖(聽)~(琴)〇(瑟)之聖(聲)(郭店性自命出24)、以~(琴)〇(瑟)之敓(悅)〇(擬)好色之〇(願)(上博孔子詩論14)、聖(聽)~(琴)〇(瑟)之聖(聲)(上博性情論15,亦從金聲。上古音金屬見紐侵部,琴群紐侵部,音近可通。

《說文》:瑟庖犧所作弦樂也。从珡必聲。 古文瑟。

楚簡有字作聖(聽)〇(琴)~(瑟)之聖(聲)(郭店性自命出24)、爲宗族~(瑟)〇(朋)〇(友)(郭店六德30)、以〇(琴)~(瑟)之敓(悅)〇(擬)好色之〇(願)(上博孔子詩論14)、丌(其)一~(瑟)(望山2號墓50),依文例當作“瑟”。或叠加聲符“必”作一~(瑟)(包山喪葬260)劉信芳先生釋爲瑟。[1]字形又見于三厀(漆)~(瑟)(信陽長臺觀2号墓23)、聖(聽)〇(琴)~(瑟)之聖(聲)(上博性情論15)、〇(矇)〇(瞽)〇(鼓)~(瑟)(上博容成氏2号简),徐在國老師以爲 當由聖(聽)〇(琴)~(瑟)之聖(聲)丌(其)一~(瑟)等形譌變。[2]劉國勝先生:“《古文四聲韻》録古文瑟作等形。應是辛的省變形,與上述辛作 等字形接近。亦是辛的省變形,前二字形突出刃部,後一字形突出辛之柄(又古字心王兩字形近,秦以辠似𦤃字改作罪。王本象斧戉工具,故古文瑟從王也可能是表意符號通用)。 應視爲辡的省變形。古文瑟可能從辡得聲,辡、必古音相近,瑟所從必繫附加的聲符。”[3]

按:然而細審之,聖(聽)〇(琴)~(瑟)之聖(聲)爲宗族~(瑟)〇(朋)〇(友)以〇(琴)~(瑟)之敓(悅)〇(擬)好色之〇(願)字形遠隔,頗難循軌兩者嬗變之痕蹟。竊以爲可商。

古文爲瑟學者多深信不疑,我們認爲當是“琴”字,《說文》這裏是意近誤置,疏證如下:

琴《汗簡》目錄作,《汗簡》5·68,與小篆形同,許慎以爲象琴之形。字形所從之上移,于是譌作(《汗簡》5·68瑟字)。琴瑟意近,且常連用,故常用混淆。在傳抄過程中或可在上作或可在下作(《古文四聲韻》2·26)、(《古文四聲韻》2·26)。而琴字又叠加聲旁金,故又寫作(《汗簡》5·68)、(《汗簡》5·68)(《古文四聲韻》2·26)(《集篆古文韻海》2·27,則是和共用筆劃。受這種形體之影響,故又譌變作(《汗簡》5·68瑟字)(《古文四聲韻》5·9瑟字)。又進一步譌變作今本《說文》古文

綜上我們推測皆是琴字之演變,而則是加注聲符而成的形聲字。瑟字本作聖(聽)〇(琴)~(瑟)之聖(聲)爲宗族~(瑟)〇(朋)〇(友)以〇(琴)~(瑟)之敓(悅)〇(擬)好色之〇(願),加註聲符“必”而成“瑟”,寫作一~(瑟)爲宗族~(瑟)〇(朋)〇(友)又可加註聲符“金”而成琴,字作以~(琴)〇(瑟)之敓(悅)〇(擬)好色之〇
(願)

爲了條理化我們的觀點,作圖表如下:



[1]劉信芳《楚簡文字考釋五則》,《于省吾教授百年誕辰紀念文集》186頁,吉林:吉林大學出版社,1996年。

[2]徐在國《隷定古文疏證》260頁,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2年。

[3]劉國勝《曾侯乙墓E61號漆箱書文字研究——附“瑟”考》,《第三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集》 703704頁,香港:香港中文大學,1997年。

 

 

本文收稿日期為2009429

本文發佈日期為2009430

点击下载附件:

0411琴瑟古文小考


分享到:
学者评论
  • 张铉济南 在 2009/5/1 7:09:36 评价道:第1楼

    上古音金屬見紐侵部,琴群紐侵部,音近可通。

    最後兩個字似乎可以省去,不符合此處文意

  • 海綿寶寶 在 2009/5/1 13:31:11 评价道:第2楼

    本文作者宜參考一下徐寶貴先生:《殷商文字研究兩篇》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及刊第一輯  頁155-166。古文爲瑟還是可信的。

     

     

Copyright 2008-2018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35774号 地址: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447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