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学者文库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抱小:海昏竹書《詩》校字一則
在 2021/3/18 10:21:55 发布

海昏竹書《詩》校字一則

 

(首發)

抱小

 

《詩·陳風·防有鵲巢》:“誰侜予美?心焉忉忉。”海昏《詩》(112頁)[1]作:

懿美心焉刀=

“美”字下又有“螐追張也”之注文。案正文注文之“螐”字,應該是從“鳥”得聲之字。不知是原簡即誤還是整理者誤認誤釋?抑或手民之誤?“䳋”“侜”因聲近而致異。若“螐”則與“侜”聲遠而不可通。又“懿”“予”二字之形音義皆不相近,頗值得注意。

案《爾雅·釋詁》:“,美也。”“懿”訓為“美”為經典之常訓。[2]海昏《詩》以“懿美”連文,為同義複詞,這與《毛詩》用詞及文義有異,似不能牽合。

而所注“螐<>,追張也”,其中的“追張”即《毛傳》及《爾雅》“張,誑也”之“侜張”,“追”“侜”因聲近以致異。類似的例子如《詩·豳風》中的《鴟鴞》,清華簡《金縢》作《周鴞》,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讀書會指出:

根據一些學者的研究,脂質部或微物部的一些字常與幽部之字相通。如:“敦琢”、“追琢”即“雕琢”,“敦弓”即“彫弓”。“弴”一般解為天子之弓,《孟子》舜弓之“弤”實應即與“弴”為一,此可視為一輾轉相通之例。舜弓之名,《孟子·萬章上》云“干戈朕,琴朕,弤朕”,趙岐注:“弤,彫弓也。天子曰彫弓。堯禪舜天下,故賜之彫弓也。”[3]

可為其證。“追”“侜”相通猶“追琢”之與“雕琢”。

鄭玄箋云:

誰,誰讒人也。女眾讒人,誰侜張誑欺我所美之人乎?使我心忉忉然。所美,謂宣公也。

根據鄭箋,海昏《詩》可譯為:

誰欺誑德行懿美之人?足令我心悄然以悲。

通過本文的考證,使我們知道了作為雙聲聯綿詞的“侜張”,不僅有“譸張”等書寫形式,[4]在漢代的時候還可以寫作“追張”,這在以往的傳世文獻中是從未見過的。於此可見海昏竹簡《詩》在音韻學史料上的重要性,期盼這批竹簡能夠盡快出版,以便學者更充分地加以利用。

當然,因未見原簡,本文的立論只是在整理者給出釋文的基礎上作的一些大膽推測而已,那就姑妄言之,姑妄聽之罷!

 

 

 



[1] 朱鳳瀚《海昏竹書<>初探》,收入朱鳳瀚、柯中華《海昏簡牘初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2012月。

[2] 參宗福邦、陳世鐃、蕭海波主編《故訓匯纂》,商務印書館,2003年,836頁。

[3] 詳參《清華簡〈金縢〉研讀札記》,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http://www.gwz.fudan.edu.cn/Web/Show/1344 201115日;又參蔡偉《誤字、衍文與用字習慣——出土簡帛古書與傳世古書校勘的幾個專題研究》,台灣花木蘭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93月,136-137頁。

[4] 參朱祖延主編《爾雅詁林》,湖北教育出版社,2014年,1667頁;又參朱駿聲《說文解字通訓定聲》,中華書局,1998年,255頁;又朱起鳳《辭通》(上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815頁。



本文收稿日期为2021年3月17日

本文发布日期为2021年3月18日

点击下载附件: 2202抱小:海昏竹書《詩》校字一則.docx

下载次数:64

分享到:
学者评论

Copyright 2008-2018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35774号 地址: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422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