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学者文库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張小豔:“伎倆”探源
在 2019/10/11 11:08:17 发布

“伎倆”探源*

 

  張小豔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

 

【提  要】

文中對“伎倆”的得名之由作了較爲詳盡的探討。“伎倆”本當作“技量”或“伎量”,是一個偏正複詞,指技能、本領,形容人在技藝方面有一定的“量”,其構詞表意與“智量”“器量”“局量”“識量”“氣量”“意量”等相同,反映了中古時期流行的人才選拔制度與人物品鑒風尚。

關鍵詞  伎倆  構詞  表義  探源

 

“伎倆”,是魏晉以降文獻及今天現代漢語中較爲常見的一個詞。它的詞義,並不難索解,古代韻書字典及現今通行的大型語文辭書中都有較爲準確的釋義。譬如,《漢語大詞典》中“伎倆”下列有三個義項:1.技能,本領;2.手段,花招;3.狡詐。顯然,第一個義項是它的本義,其餘的則是從本義推演而來的引申義。

蔣紹愚(2005:257259)指出:“如果是爲了閲讀或者爲了編纂詞典,那麽弄清楚某詞語是什麽意思就可以了。但是,如果要對這個詞瞭解得深一些,或者要研究近代漢語以至整個漢語詞彙的發展歷史,那麽,還要進一步弄清某個詞的某種意義是怎樣發展來的。這就是我們説的‘追溯語源’。”“這裏所説的‘追溯語源’還包括探求詞的‘內部形式’。詞的內部形式,就是用做命名根據的事物的特徵在詞裏的表現,又叫詞的理據。簡單地説,探求詞的‘內部形式’就是要探求詞的‘得名之由’。”本文説的“探源”就是“追溯語源”,即擬對“伎倆”的得名之由作一詳盡的探討。

“伎倆”,現代漢語中主要指“手段、花招”,被視爲貶義詞。毋通德(2013:114)曾以“識伎倆”爲題寫了一首便於吟誦的小詩,引録如下:

識伎倆

伎倆(liǎnɡ)是個貶義詞,

切記不可讀zhīliǎ。

陰謀詭計與伎倆,

搬起石頭把己砸。

故伎重演是成語,

説人又把伎倆耍。

粗心之人伎寫技,

寫下别字人笑話。

“倆”字一般讀作liǎ,

哥倆老倆妯娌倆。

僅此一處讀作liǎnɡ,

伎倆一詞須記下。

此詩對現代漢語中“伎倆”一詞的形、音、義及用法作了生動的解説,便於初學者理解記憶。然在中古近代漢語中,“伎倆”主要指技能、本領,並非貶義詞。且“伎”寫作“技”也不是别字,而是本字,“伎”反而是個借字。正因爲今天人們對“伎倆”的得名之由已不甚瞭解,才會將本字當作别字。故此擬對“伎倆”的內部結構及詞義表達作一考探。

從文獻記載看,“伎倆”較早見於三國魏劉邵所撰《人物志》,書中“伎倆”凡七見。內容如下:

蓋人流之業十有二焉……有伎倆(錯意工巧),有智意,有文章,有儒學……

法家之流,不能創思遠圖,而能受一官之任,錯意施巧,是謂伎倆,張敞、趙廣漢是也。

伎倆之材,司空之任也。

權奇之能,伎倆之材也。故在朝也則司空之任,爲國則掌藝事之政(伎能巧,故任冬官而成藝事)。

伎倆之政,宜於治富,以之治貧,則勞而下困,故量能授官,不可不審也。

伎倆之業,本于事能,其道辨而且速。其未逹也,爲衆人之所異(伎能出衆,故雖微而顯)。

伎倆之人,以邀功爲度,故能識進趣之功,而不通道德之化(謂伎能足以成事,何以道德爲也)。

前三條見於卷上,後四條引自卷中;括弧中的文字爲河西大儒劉昞所注。對於“伎倆”,正文中劉邵稱“錯意施巧,是謂伎倆”,認爲著意於施展技巧,就是“伎倆”;注文內劉昞或以“錯意工巧”釋之,或以“伎能”述之,皆謂“伎倆”指專注於技藝、技能。故有“伎倆”者爲官則任司空,掌國則主技藝。是知“伎倆”即技藝、技能也。

此後,“伎倆”之語一直沿用至今。大抵宋以前典籍,“伎倆”多指技能、本領;元以後的文獻,“伎倆”又可表“手段、花招”之義。如:

1)故開口見憎,舉足蹈禍,齎如此之伎倆,亦何理容於天下而得其死哉!(晉葛洪:抱朴子,彈禰)

2)年十二三,侍讀臧嚴又有此勸,余答曰:“只誦咒,自是佳伎倆,請守此一隅。”(南朝梁蕭繹:金樓子,卷6

3)自誇男女足伎倆,四;將衆人酒盞賜與男女,五。(伯3155號,孔子備問書)

4)爲人謀而不忠乎?爲他人謀一件事,須盡自家伎倆與他思量,便盡己之心。(宋朱熹:朱子語類,卷21

5)早使伎倆,左右攔障,笑裏藏刀,雪上加霜。(元王伯成:梅花引,樂府新編陽春白雪,卷四)

6)安排下假志誠,施逞些巧伎倆,包藏着賺郎君、啜子弟瞞天謊。(明郭勳:點絳唇,雍熙樂府,卷4

7)駭機忽發,如環無端,使當之者如據蒺藜,如緣藤葛,全身則無路,殺身則無名,求生不生,祈死不死。權奸伎倆,窮神入聖。(清錢謙益:黄鶴嶺侍御遊恒山詩序)

上舉前四例中,“伎倆”皆謂技能、本領;後三例中,則指手段、花招。現代漢語中,“伎倆”主要表後一種意思。

值得注意的是,“伎倆”在文獻中還有其他一些寫法,如“伎兩”“伎量”“技倆”“技掚”“技量”等。如:

8)使人卧問侯白曰:“汝國馬價貴賤?”白即報云:“馬有數等,貴賤不同。若足伎兩,有筋脚,好形容,直卅貫已上;若形容不惡,堪得乘騎者,直廿貫已上;若形容麁壯,雖無伎兩,堪馱物,直五貫已上;若-彆)尾燥蹄,絶無伎兩,旁卧放氣,一錢不直。”(斯610號,啓顔録,辯捷)

9)論云“等者等於識界”,智慧屬識。人有,不空度他,須與價直。比丘方便,就彼學得,不與價直,即是盜識。(唐道宣:四分律删繁補闕行事鈔,卷中)

10)一切凡聖雖差别不同,藏體無異。喻如伎兒作種種雖别,身無别異。(唐智儼:華嚴五十要問答,後卷)

11)伎兩雖多性靈惡,賴是長教閑處着。(唐司空圖:耐辱居士歌)

12)卧龍没伎量,未斷百思想。佛也不曾念,日日菩提長。(伯3360號,禪師語録,龍牙和尚偈)

13)法師尋常大謀(模)樣,今日小座屈不上。外邊似个玀人,莫是懷中没伎量。(伯4701號背,法師偈)

14)人有伎量即是識智。比丘方便就學,不與價直,即是盜識。(斯123號,釋僧戒初篇四波羅夷義決鈔)

15)僧叉手近前云:“今日親見瞎堂。”師呵呵大笑。僧云:“已盡。”師撫掌一下。(宋齊己、如本、祖淳、法慧:瞎堂慧遠禪師廣録,卷3

16)涵畜時便是吐露時,吐露時便是涵畜時,如此不爲動静明暗所轉,不爲種種所移,此之謂挺特大人没量漢也。(明德清、福善:憨山老人夢游全集,卷5

17)盜識者,是智慧也。了論中人有,不空度人,比丘就學,不與價直,故是盜識。(唐法藏:梵網經菩薩戒本疏,卷2

18)投針技倆空諸有,彈指莊嚴自一方。(宋李之儀:覺老求詩)

19)明珠在掌,有功者賞。胡漢不來,全無。伎倆既無,波旬失途。瞿曇瞿曇,識我也無。(宋重顯、克勤:佛果圜悟禪師碧巖録,卷10

20,上渠倚切,下良蔣切,藝也,巧也。(宋善卿:祖庭事苑,卷四)

21)技掚,本事也。(明徐渭:南詞敘録)

22)志家好信家乘而訾舊志,得毋爲若輩技掚所誤邪?(清錢大昕:豐寅初)

23)況夷性貪吝疑詐,不敢遠離巢穴,其志願技量可知已。(明李自用:爲敷陳末見以殄醜虜以復封疆事,籌遼碩畫,卷43

24)十餘年來,虜特以市馬爲利,而虜之情事及其技量亦可概見矣。(明茅坤:請曾襄愍公復河套議題辭)

25)此段議論,不但明末庸醫之技量盡見,而吕氏之分毫不曉亦和盤拓出矣。(清徐大椿:醫貫砭,卷上)

上引諸例中的“伎兩”〔例(8-11)〕、“伎量”〔例(12-16)〕、“技倆”〔例(17-20)〕、“技掚”〔例(21-22)〕、“技量”〔例(23-25)〕,皆與“伎倆”爲同詞異寫,指技能、本領,唯用字有所不同。例(8)所抄《啓顔録》末有“開元十一年(723)捌月五日寫了”的題記,説明該卷抄於公元723年,其中“伎兩”的寫法如實地反映了當時的用字習慣。例中“伎兩”,《太平廣記》(民國景明嘉靖談愷刻本)卷二五三“侯白”條引《啓顔録》作“伎倆”,呈現出“兩”“倆”用字之異。例(9)(14)(17)所述內容相同,其中記録的“伎倆”一詞,有“伎兩”“伎量”“技倆”三種異形。

上引文例中的“伎倆”“伎兩”“伎量”“技倆”“技掚”“技量”等六種詞形,在用字上呈現的種種差異,爲我們探明其構詞表意提供了寶貴的資料。具體來看,其用字主要涉及“伎/技”與“兩///量”等兩組六字,其中哪兩個字的組合能較好地揭示“伎倆”的內部結構及得名之由呢?竊以爲當是“技”“量”二字的組合“技量”。

如前所述,“伎倆”在宋以前的文獻中主要指“技能、本領”。而在表“技能、技藝”之義時,“技”爲本字,“伎”爲借字。《説文解字·手部》:“技,巧也。”段玉裁注:“《工部》曰:‘巧者,技也。’二篆爲轉注。古者多叚伎爲技能字。”因“伎”多借爲“技”,敦煌韻書中,“伎”已被視爲“技”的或體。如S.2071《切韻箋注·紙韻》:“技,藝,渠綺反。或作伎。”就上舉敦煌文例中“伎倆”一詞的用字看,其字皆作“伎”〔參例(3)(8)(12)(13)(14)〕。另如S.2071《切韻箋注·養韻》良獎反:“倆,伎倆。”S.6204《字寶·上聲》:“人伎倆,[]忌兩。”亦其例。以此看來,其字作“伎”在唐五代時期已極通行。

明白了“伎/技”的關係後,我們再來看“兩///量”的詞義及其彼此間的關係。“伎倆”指技能、技藝,其義已由前一語素“伎/技”承擔。那麽,其後一語素“兩///量”是何義呢?它們之間又是怎樣的關係呢?從讀音看,“兩//掚”皆屬來紐養韻,念liǎnɡ(“倆”念liǎ是後起的讀音);“量”爲來紐漾韻,讀liànɡ,聲調略别。就詞義論,“兩”爲數詞,“倆”可用同“兩”[i];“掚”本爲動詞,指整飾[ii],在“伎倆”中,它僅見於“技掚”的詞形〔參例(20-21)〕,且較晚起,故“掚”很有可能本作“兩”或“倆”,只因受“技”影響而增旁或换旁。若將數詞“兩”代入“伎倆”中,詞義全然不諧,其構詞表意令人匪夷所思。故疑“兩/倆”當爲“量”的音借字[iii],“伎兩”或“伎倆”皆當作“伎量”,亦即“技量”〔參例(12-16)、(23-25)〕。

詞義上,“量”可指容量、限度。如《論語·鄉黨》:“惟酒無量,不及亂。”皇侃義疏:“酒雖多,無有限量,而人宜隨己能而飲,不得及至於醉亂也。”晉陸機《陸士衡文集》卷一《豪士賦序》:“聖人忌功名之過己,惡寵禄之踰量,蓋爲此也。”唐李觀《李元賓外編》卷一《與睦州獨孤使君書論朱利見》:“伏惟使君大其量,深其懷,使儒衣之士復罄心腹,幸甚幸甚。”皆其例。漢魏以迄隋唐時期的文獻中,“量”常用在一些名詞或形容詞語素後,與之構成偏正複合詞,表示“量度”,如“器量、局量、度量、宇量、智量、志量、德量、偉量、識量、氣量、意量”,等等。略舉其例如下:

26)夫其器量弘深,姿度廣大,浩浩焉,汪汪焉,奧乎不可測已。(漢蔡邕:郭有道碑)

27)文帝察權有局量,欲試驚之。(三國志,蜀志,黄權傳)

28)宜其以布衣而君四海,其度量蓋有過人者矣。(晉葛洪:抱朴子,逸民)

29)淵哉泰初,宇量高雅。(晉袁宏:三國名臣序贊,文選,卷47

30)先主遺詔敕後主曰:“射君到,説丞相歎卿智量甚大,增脩過於所望。審能如此,吾復何憂!勉之,勉之!”(諸葛亮集,三國志,蜀志,先主傳“夏四月癸巳,先主殂于永安宫,時年六十三”裴松之注引)

31)(孟)康之始拜,衆人雖知其有志量,以其未嘗宰牧,不保其能也。(魏魚豢:魏略,三國志,魏志,杜畿傳“出爲弘農太守,數歲轉趙相”裴松之注引)

32)庾亮,字元規……淵雅有德量,時人方之夏侯太初、陳長文之倫。(晉孫盛:晉陽秋,世説新語,德行“庾公乘馬有的盧”劉孝標注引)

33)濤無所標明,淳深淵默,人莫見其際,而其器亦入道,故見者莫能稱謂,而服其偉量。(晉顧愷之:畫贊,世説新語,賞譽“王戎目山巨源如璞玉渾金”劉孝標注引)

34)少有識量,喜怒不形於色。(北魏崔鴻:十六國春秋,南燕録,慕容鍾)

35)公儀表外明,風神內照,氣量深沉,階基不測。(北周庾信:周太子太保步陸逞神道碑)

36)釋明馭,瀛州人……意量弘廣,容姿都雅。人有勃怒,初不改容,衆服其忍力也。(唐道宣:續高僧傳,卷26

上舉各例中的“器量、局量、度量、宇量、智量、志量、德量、偉量、識量、氣量、意量”等詞,其詞義主要附着在前一語素“器、局、度、宇、智、志、德、偉、識、氣、意”上,後一語素“量”僅表其“量度”。如例(26)中“器量”,“器”謂容器、器皿,“器量”本指器皿的容量,施之於人,則形容其人有度量。例(30)中“智量”,“智”即智慧,“智量”與之義同,“量”僅言其智慧具有一定的“度”,如北魏崔鴻《十六國春秋·後涼録·吕光》:“(吕)光未測(鳩摩羅)什智量,見其年少,乃以凡人戲之,强妻以龜兹王女,拒而不受。”“未測什智量”即謂“智”有一定的“量”,故可測度。同樣,“技量”表技能、技藝,與“技”義同,“量”也只是形容其技能有一定的“度”。“技量”與“智量”“器量”等的構詞表意相同。

還可補充的是,上舉“器量、局量、度量、宇量、智量、志量、德量、偉量、識量、氣量、意量”等詞,大多用在評述人物的場合,説明“名/+量”的構詞方式,與漢魏以迄隋唐時期品鑒之風的盛行有關,而這又與當時實行的九品中正制的人才選拔方式密切相關。或者説,“名/+量”的構詞反映了當時的文化風尚、用人制度。正因爲這樣,在實行九品中正制的魏晉六朝至隋的文獻中,才會大量出現各種關於人物品鑒“量度”的詞語。以此而論,這種構詞本是一種應時而生的文化産物。單就“伎倆”而言,該詞較早見於三國魏劉邵的《人物志》,總計出現7次,正與當時提倡的用人制度、品鑒風尚相合;且《人物志》本身就是一部品鑒人物的專著,其中“伎倆”的構詞表意必然與當時流行的“智量”等詞相同。

由此可見,“伎倆”本當作“技量”或“伎量”,是一個偏正複詞,指技能、本領,形容人在技藝方面有一定的“量”。然因借“量”爲“兩”後,其詞遂寫作“伎兩”;“兩”受前字“技/伎”的影響,又進一步類化寫作“伎倆”“技倆”“技掚”等形。“技量”“伎量”本當讀jìliànɡ[iv],因借“兩”作“量”後,人們按借字的讀音念,遂改讀爲jìliǎnɡ。而今,現代漢語中,其詞統一寫作“伎倆”,人們更難從它的字面推知其原來的構詞表意了。

 

上文中,我們對“伎倆”的構詞表意作了較爲詳盡的探討。追尋其語源的過程中,筆者發現:漢語中像“伎倆”這類偏旁一致的詞語,乍一看去頗似聯綿詞。然仔細深究,其統一的字面下其實掩蓋着豐富的“異形”詞,且這些“異形”詞多是各個時代層累造成的不同書寫形式。而音近借用、字形類化則是造成這些“異形詞”的最爲關鍵的兩個因素。因此,要探究其語源,便需從詞義入手,以聲音爲媒介,將文獻中與之音義相關的“異形詞”繫聯彙聚一處,穿越字面的迷障,通過語音的通讀、字形的分析,方可從衆多的異形詞中將那個藴含其語源信息的原生詞形推尋出來,從而獲知其“得名之由”。

 

本文已發表於《歷史語言學研究》第十二輯,商務印書館,201810月,第6571頁。

 

參考文獻

 

蔣紹愚  2005  《古漢語詞彙綱要》,北京:商務印書館。

羅竹風  1990  《漢語大詞典》(卷1),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毋通德  2013  《字詞雅句吟》,香港:中國文化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1980  《滿城漢墓發掘報告》,北京:文物出版社。

 



* 本文爲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漢語詞彙通史”(批准號:14ZDB093)的階段性成果。拙文写作、修改过程中,曾得到江藍生、朱慶之、胡紹文三位先生及梁春勝教授、傅及斯博士的寶貴意見,謹致謝忱。文中錯謬,由本人負責。

[i] “倆”字不見於《説文》,它用同“兩”,表數詞,較早見於滿城漢墓中的銅燈銘文,寫作“”。銘文曰:“御銅拈錠一,承盤倆,中山內府,第鸘。”〔銘文釋文及圖版參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1980:71;圖版五〇)〕

[ii] 《周禮·夏官·環人》“環人掌致師”鄭玄注引《左傳》:“御下,掚馬、掉鞅而還。”賈公彦疏:“掚,猶飾也。”今本作“兩”。《集韻·漾韻》:“掚,整飾也。《春秋傳》:‘御下掚馬。’”

[iii] “兩”“量”音近借用,敦煌文書頗爲經見。如伯2507號《開元水部式》:“若水兩(量)過多,即與上下用水處相知開放。……若水兩(量)過多,放還本渠。”伯2049號背《浄土寺直歲願達牒》:“麥三碩,張兵馬使買銀壹量(兩)打椀用。”是其例。

[iv] “技/伎”,斯2071號《切韻箋注》音渠綺反,屬羣紐紙韻,讀上聲,濁音清化後讀去聲(濁上變去)。



本文收稿日期为2019年10月10日

本文发布日期为2019年10月11日

点击下载附件: 2022張小豔:“伎倆”探源.docx

下载次数:36

分享到:
学者评论

Copyright 2008-2018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35774号 地址: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447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