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学者文库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黔之菜:說北大秦簡《禹九策》之“圂若毄(繫)囚”
在 2017/9/29 17:43:21 发布

說北大秦簡《禹九策》之“圂若毄(繫)囚”

 

(首發)

黔之菜

 

 

北大秦簡《禹九策》簡16有下引語句:

卜之不死,圂若毄(繫)囚。

關於“圂若毄(繫)囚”之“圂”字,解者紛如,如李零先生注:

圂讀渾。這裏是說,卜之雖不至死,卻有如身陷牢獄。

網友子居說:

圂當讀為原字,指被關在豬圈內,這句是以此比喻囚禁。

王寧先生說:

“圂”古讀若“豢”,《禮記?少儀》:“君子不食圂腴。”鄭注:“《周禮》圂作豢”,《釋文》:“圂與豢同,音患。”《說文》:“豢,以穀圈養豕也。”段注:“圏養者,圏而養之。圏、豢疊韵。”古稱監獄為“圜土”,“豢”、“圈”、“圜”音義并近,均有圍困、囚禁義。此二句當是卜病者,得此卦病人不會死,但病困屋內無法行動,就象被關押的囚犯一樣。又:“圂”可讀為“困”,亦通。[1]

案《廣雅·釋詁三》:“稛、緷、,束也。”王念孫《疏證》云:

稛,與下字同,《說文》:“稛,絭束也。”《齊語》“稛載而歸”,韋昭注云:“稛,絭也。”《管子·小匡篇》作攟。哀二年《左傳》“羅無勇,麇之”,杜預注云:“麇,束縛也。”《釋文》:“麇,邱隕反。”稛、、麇聲近義同。今俗語猶謂束物爲稛矣。緷者,《玉篇》音古本切,《廣韻》又胡本切。《説文》:“?,橐也。從束圂聲。”徐鍇傳云:“束縛囊橐之名。”《爾雅》“百羽謂之緷”,《釋文》引《埤倉》云:“緷,大束也。”《穆天子傳》云:“天子於是載羽百緷”《漢書·揚雄傳》“掍申椒與菌桂兮”,顔師古注云:“掍,大束也。”緷、?、掍竝通。又與稛聲相近也。

又《荀子·儒效》有“??然若終身之虜,而不敢有他志”語,楊倞注曰:

??字書無所見,蓋環繞囚拘之貌,《莊子》曰:“睆然在纆繳之中矣。”[2]

案楊注是也。《荀子》之“??”即賈誼《鵩鳥賦》云“攌如囚拘”之“攌”字。《史記·屈原賈生列傳》“攌如囚拘”,《集解》曰:

徐廣曰:攌音華板反,又音睆。

《索隠》曰:

音和板反,《説文》云:“,大木柵也。”《漢書》作“僒”,音去隕反。[3]

檢《漢書·賈誼傳》顏師古引李奇曰:“僒音塊。”又引蘇林曰:“音(?)人肩傴僒爾。音欺全反。”師古曰:“蘇音是。”[4]又《文選》作“窘”,李善注:“窘,囚拘之貌。”劉良注:“窘,困也。愚者繫縛俗累囚如困人之拘束也。”[5]

然則上引傳世文獻中的“??”、“睆”、“攌”、“”、“僒”、“窘”,及《廣雅》的“稛”、“緷”、“”以及王氏《疏證》所舉的“攟”、“麇”、“?”、“掍”等字與北大秦簡《禹九策》“圂若毄(繫)囚”之“圂”字,並音近而義同。皆為束縛之義。

又案《漢書·陳湯傳》有“使湯塊然被冤拘囚”語,荀悅《漢紀·前漢孝文皇帝紀》有“(周勃)狼狽失據,塊然囚執”語,前引李奇注《漢書·賈誼傳》曰:“僒音塊。”則“塊然”之“塊”亦當為“環繞囚拘之貌”,而非孤獨或窮困之義可知矣。[6]

抑尤有進者,上引《荀子·儒效》“??然若終身之虜,而不敢有他志”,王念孫曰:

??字之誤。《說文》:“,安也。從人聲。”(,於力切。)《左傳》、《國語》通作億,億行而廢矣。然,安然也。言俗儒居人國中,苟圖衣食,安然若將終身而不敢有他志也。[7]

案王說雖然甚辯,但卻於《荀子》之文義無當。雖然王念孫是清代最傑出的訓詁、音韻和校勘學家,所校晚周諸子、太史公書,類皆精審無匹。尤其是在沒有版本根據的情況下,其校勘結論往往與古本冥合。[8]然載籍極博,容有未照,故智者千慮,或有一失。所謂“改之則怡然理順”,順則順矣,然而並非原文原意,這可能是王氏在改字時,所未曾預料到的。所以本文也想強調這樣一點:

校讀古書,如果沒有確鑿的證據而輕改字,即使像王念孫那樣的校勘大家,也是會犯錯誤的。

 

 

 

 



[1] 上引三說見王寧《北大秦簡〈禹九策〉補箋》,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2017927日,http://www.gwz.fudan.edu.cn/Web/Show/3113

[2] 王先謙《荀子集解》,中華書局,1988年,139頁。案楊注引《莊子》語,見於《莊子?天地》,原文作:“內支盈於柴柵,外重纆繳,睆睆然在纆繳之中而自以為得。”《玉篇》(殘卷)“綄”字下引作“綄綄然在纆約之車<>”(見《續修四庫全書·經部·小學類》(228冊),654頁)。

[3] 《史記》(第八冊),中華書局,2014年,3032頁。

[4] 《漢書》(第八冊),中華書局,1987年,2229頁。

[5] 《六臣注文選》,中華書局,2012年,257頁。

[6] “塊”字有學者解釋為孤獨或窮困之義,見郭在貽《漢書札記》,《郭在貽文集》(一),中華書局,2002年,51-52頁;蔣禮鴻《義府續貂》(增訂本)“塊鞠、塊”下,中華書局,1987年,142-143頁。

[7] 王念孫《讀書雜志》,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669頁。

[8] 參裘錫圭《考古發現的秦漢文字資料對於校讀古籍的重要性》、《談談地下材料在秦漢古籍整理工作中的作用》,見裘錫圭《中國出土古文獻十講》,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12月。



本文收稿日期为2017年9月29日

本文发布日期为2017年9月29日

点击下载附件: 1836黔之菜:說北大秦簡《禹九策》之“圂若毄(繫)囚”.doc

下载次数:48

分享到:
学者评论

Copyright 2008-2018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35774号 地址: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519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