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学者文库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王寧:說楚文字中的“奄”
在 2016/8/21 11:39:58 发布

說楚文字中的“奄”

(首發)

 

王寧

棗莊廣播電視臺

 

《說文》云:

(奄),覆也。大有餘也。又,欠也。从大从申。申,展也。”

段注:

“《釋言》曰:‘荒,奄也’、‘弇,同也’、‘弇,葢也。’古‘奄’、‘弇’同用,‘覆’、‘葢’同義。《詩·皇矣》傳曰:‘奄,大也。’《執競》傳曰:‘奄,同也。’鄭《箋詩》‘奄’皆訓‘覆’。許云‘覆也,大有餘也’二義實相因也。覆乎上者往往大乎下,故字从大。《周官經》謂宦者爲奄,以精氣閉藏名之,覆葢義之引申也。(又欠也),三字未詳。《方言》曰:‘奄,息也。’李密《陳情表》曰:‘氣息奄奄。’从大、申會意。(申、展也),說从申之意。‘申’下曰:‘神也’,古‘屈伸’多作‘詘信’,不作‘伸’、‘申’,今則作‘申’,俗又作‘伸’。‘申’本義不訓展也,故必特釋之。”

“奄”與“弇”通用,古訓“覆”、訓“蓋”(《淮南子·修務訓》:“知不足以奄之”,高注:“奄,蓋之也。+”),則知許慎言“奄”字是從大從申會意不准確,其所從的“大”和“去”古文所從的“大”的應該是一樣的,裘錫圭先生已經指出“去”所從的“大”是器蓋的象形,後來因為與大小之“大”形近而混為一字,“去”應該是“盍”亦即“蓋”字,[1]此說無可移易。“去”所從的“大”本身就是器蓋之“盍(蓋)”的初文,和大小的“大”本沒什麼關係,最常見的就是先秦文字中的“壺”字,上面都作“大”形,就是壺蓋的象形,“蓋”本來就是用來覆蓋器物的,所以後有覆蓋義。“奄”字當是從“大(盍、蓋)”會意兼聲,故訓“覆”;“奄”、“蓋”音近義同,所以古書里的“商奄”又作“商蓋”(《墨子·耕柱》、《韓非子·說林上》),清華簡二《系年》作“商盍”(簡14-15,二見)。只是它下面從“申”,無論是從會意還是形聲方面都有點不大好解釋,“申”、“奄”的讀音差距較大,“申”字《說文》以為大帶,現在很多學者以為是閃電,但都和覆蓋義扯不上什麼關係,段玉裁用“奄”的“息”義來附會從“申”之意,但是“奄”本為覆蓋義,“息”非其本義,自然也是說不通的。

“奄”最早的字形,一般認為是西周早期的䧹公鼎(《集成》0255302554)上的那個從申從大的字,字形如下:

集成02553   集成02554

二字形一正一反,此字清代徐同柏《從古堂款識學》卷八釋“奄”,後諸家多從,如《殷周金文集成(修訂增補本)》釋文里作“奄”,[2]《金文編》、《新金文編》也收於“奄”字頭下。[3]鼎銘文曰(釋文用寬式):

“䧹公作寶尊彝,曰:奄以乃弟用夙夕䵼亯。”

看看字形再看看銘文就知道這個字釋“奄”不很可靠。此字上面是“申”無誤,下面的“大”極有可能是“天”,它與“申”下面的彎筆共用了筆畫,特別是第一個字形的“申”上下都寫得比較平直,最下面一筆似乎是在寫完之後又重複寫了一橫筆與之重疊,那應該是“天”字上面的一橫筆,所以這個字應該是個雙聲符的字,“申”、“天”都是聲符,應當讀為陳列之“陳”,銘文末句應該斷讀為:

“陳!以乃弟用,夙夕䵼亯。”

“陳”就是陳列義,古代多稱“陳鼎”,恒見於《儀禮》、《周禮》等書,如《儀禮·士昏禮》:“陳三鼎於寢門外東方”,《公食大夫禮》:“羹定,甸人陳鼎七”,《特牲饋食禮》:“厥明夕,陳鼎於門外”,《周禮·天官冢宰·內饔》:“王舉,則陳其鼎俎”,《外饔》:“陳其鼎俎”,《國語·周語中》:“出其樽彝,陳其鼎俎”,等等;“弟用”即次第而用,因為雁公這次鑄造的鼎不是一件,這樣文意很明白暢達。所以這個字固然與“奄”無關。

除此之外,在目前能見到的先秦出土文字材料中,“奄”這個字形很少見,何琳儀先生《戰國古文字典》搜羅戰國古文字形甚詳備,而“奄”字也只收錄了兩例:[4]

 陶彙3.750     睡虎39

睡虎地秦簡《秦律》181.23還有“奄”作“”。《陶彙》里的字形是出自戰國齊璽,睡虎地秦簡是戰國末至秦代的簡牘,結構都和小篆沒有太大差別,都是戰國末期的字形,更早的就沒有了。也就是說,我們找不到“奄”這個字形嬗變的鏈條,它似乎是戰國末期文字中突然冒出來的一個字形。

說“奄”是“突然冒出來的”顯然不那麼合理,因為先秦古書中“奄”字并不少見,只是在出土文獻資料里沒有而已。筆者有一個猜測,“奄”很可能是由楚簡文字常見的“”字演變來的,也就是說“”這個字就是先秦文字中的“奄”的本字。

滕壬生先生《楚系簡帛文字編(增訂本)》中將該字收錄於“熊”字條下,[5]字形可分為如下三類:

1帛甲14  新零新零71137

2新甲1.7  新甲3.35  新甲3.237-2

32.156

其中第一類字形是從大從能,第二類應該是從“厂”,即古“厈”字,這看看楚簡文字中“石”寫作“”(郭.35)、“”(上博二·魯4)等形就可以明白。確切地說這個字形並非“”,而是“𦟀”,是因為形近而被誤用為“”(說詳下第四節)。第三類字形較少見,目前見到的僅此一例,是把所從的“大”挪到下面去了。

首先從讀音上說,“”在簡文中的用法主要有以下4項,讀音都和“奄”相近:

1、楚先祖名。傳世文獻中的“穴熊”,先秦楚文獻中多作“穴酓”,《新甲》3.35中寫作“穴”,說明“”、“酓”讀音當相同或相近。《楚帛書》甲篇中稱“大雹䖒”,其中“”字諸家多釋“能”或“熊”,認為相當於楚簡中的“酓”。[6]但是楚先人名用字這種寫法并不多見,楚簡書和楚金文中多見的是用“酓”。“酓”、“奄”同影紐雙聲、侵談旁轉疊韻音近。

2、犧牲毛色名。楚簡書中有“牡”、“犧”,與“騂牡”、“騂犧”并舉,裘錫圭先生指出:

葛陵簡字,除了用於楚人先祖名之中,還有指犧牲毛色的用法,有時與相對。宋華強先生懷疑這種用法的(熊)當讀為,因為古音蒸職對轉。我懷疑這種字應該讀為《說文》訓深黑一樣,也是侵部字。[7]

按:裘先生說當是,“”讀“黯”應該是對的,《一切經音義》十六引《字林》:“黯,深黑也。”《廣雅·釋器》:“黯,黑也。”當然也可讀“黶”或“黤”,《說文》:“黶,中黑也”、“黤,青黑也”,意思略同,從讀音和含義上看,這三個字可能是同一個字的分化。騂牡是土紅色的公牛,騂犧是土紅色的純色牛,應該就是現在所說的黃牛;“牡”、“犧”當是指黑色的公牛和黑色的純色牛。“黯”與“酓”都是影紐侵部字,也和“奄”音近;“黤”從“奄”聲自然也與“奄”音近。

3、第3個字形,在包山簡里的詞例是“弗~詣”,很可能是讀“敢”,“弗敢”、“不敢”、“毋敢”之類是楚簡、秦簡里常見的話,“酓”、“黯”與“敢”影見旁紐雙聲、侵談旁轉疊韻音近;“奄”、“敢”影見旁紐雙聲、同談部疊韻,音也相近。

4、用為時間詞。清華簡六《子儀》篇里言“明,公送子儀。”(簡10),字形作“”,屬於上引第1類,整理者括讀為“翌”。[8]但根據前3項的分析看,“”字或用為“酓”、“黯”、“敢”等,都是音近通假,而要讀為餘紐職部的“翌”可能性是非常小的,因為讀音差距實在太大。從文意上看,“明”應該是指第二天早晨,所以首先會想到“”是楚簡中用為翌日的“翌”的“”(新甲3.2259)的誤寫,該字從日不從大,大概就是《說文》中“𣉘”的本字,從日能聲,奴代切,泥紐之部,和“翌”泥餘旁紐雙聲、之職對轉疊韻音近可通。但從卜辭開始的出土文獻到先秦兩漢的傳世文獻中,“翌日”常見,或作“翼日”,但是“翌明”這個詞卻不見,《爾雅·釋言》:“翌,明也。”《廣韻》:“翌,明日也。”“翌”本身就是“明”的意思,“翌日”就是“明日”,今言第二天,如果單從字面上說,“翌明”這個詞語不大通講。筆者猜測,此處“”并非是誤字,它可能當讀“厭”或“奄”,因為此字既被用為“酓”的假借字,則與“厭”、“奄”同影紐雙聲、侵談旁轉疊韻音近也。

《子儀》篇中還有“厭年”一詞,它和“明”都是出土文獻里新出的詞彙,傳世文獻中找不到相關用例。整理者括讀“厭”為“期”,“厭”直接讀“期”的可能性很小,但意思應該與之相同。《說文》“厭,……一曰合也”,又云:“期,會也”、“會,合也”,即會合義,蓋古人認為月、年是循環的,今月此日至下月此日為“期月”,今年此日至明年此日為“期年”,謂循環一周而會合,故“期”又訓“匝”,《後漢書·左周黃列傳》:“責成於期月”,李注:“期,匝也,謂一歲。”《說文》的專字是“稘”,云:“復其時也。从禾其聲。《虞書》曰:‘稘三百有六旬。’”段注:

“言帀(匝)也。十二月帀(匝)爲期年,《中庸》一月帀(匝)爲期月,《左傳》旦至旦亦爲期。今皆假‘期’爲之,‘期’行而‘稘’廢矣。”

可能秦、楚方言里稱“期”為“厭”,其字也可能是“奄”,“厭”、“奄”古音同影紐談部,音同可通。“奄”訓“覆”,引申為反覆義,那麼“厭年”或“奄年”都相當於“期年”,“(奄)明”的意思也就相當於“期明”,“明”是指旦明、黎明,即早晨,段說《左傳》“旦至旦亦為期”,則明至明亦為期,即第二天的早晨。

所以“”這個字從讀音上說與“奄”當是相同或相近的。

再來分析一下字形,字形與本義密切相關。“”字的本義是什麼很費解。筆者認為,它下面所從的“能”本不是“能”,而應是“𦟀”字。實際上,以前已經有學者懷疑《楚帛書·甲篇》中的這個字是從“𦟀”,如商承祚先生釋此字為“嬴”,李零先生從之,後又釋為“𦟀”,劉波先生也認為當釋“𦟀”讀為“嬴”或“熊”,[9]顯然都是有根據的,因為在古文字中“𦟀”、“能”二字形近常混淆互訛。但“”並非是“𦟀”,只是它所從的“能”則可能就是由“𦟀”訛變來的。

關於“𦟀”字的說法很多,這裡不一一列舉,康殷先生和何琳儀先生都釋“蠃”,而解釋不同,康殷先生認為是蜾蠃,即細腰蜂(寄生蜂)。[10]何琳儀先生認為是蝸牛,即“螺”字。[11]吳鎮烽先生也持此說,[12]現在看來說“𦟀”是“蠃(螺)”即蝸牛應該是正確的。

康殷先生曾指出:

這里的形(按:指𦟀)與能字面上或略相似,故東周人已輒將二字相混,如《春秋·宣八》夫人嬴氏薨,《公羊》、《榖梁》二傳都訛作熊氏,兩處皆然也。[13]

何琳儀先生也指出:

“西周金文作,其觸角訛變與能字所從相同,乃聲化趨勢。𦟀,來紐;能,泥紐,均屬舌音。”[14]

金文中有“嬴”字形如:

囂伯盤  伯受𠤳

此類字形所從的“𦟀”已經可以看做是“能”與“𦟀”的合體了,其中間的“爪”形正是屬於“能”字的部分,已經非常接近“能”字,所以楚簡文字中將“𦟀”徑寫作“能”形是有充分理由的。

那麼就可以明白“”這個從“大(蓋)”它是表示蝸牛的殼,“蓋”稱殼到現在也是如此,螺殼、龜殼、蟹殼在俗語里都稱“蓋”,連手指甲也稱“指甲蓋”,都取其覆蓋義。這樣就可以明白,“奄”為什麼訓“覆”,因為它本來的意思就是指螺殼,螺殼覆蓋蝸牛之身,故有“覆”義,它從𦟀(蠃、螺)、大(蓋)會意,同時也從“去”得聲。後來“奄”這個字也用為蠃的名稱,音轉為“蜬”,《爾雅·釋魚》:“蠃,小者蜬。”《集韻·平聲四·二十三談》:“蜬、蚶:蠃之小者。或作蚶。”“蜬”從函聲,“函”匣紐侵部;“蚶”從甘聲,“甘”見紐談部,還是侵、談二部相近之故,都與“奄”音近。

楚先王名的“酓”字或作“(奄)”,可能不僅是讀音相近的問題,也有意義上的聯繫。《說文》:“盦,覆蓋也。从皿酓聲。”段注:“此與《大部》‘奄’音義略同,此謂器之葢也。”楚先王名里的“酓”可能就是“盦”的本字,它和“奄”音義略同,故可通用。

問題是,“奄”下面的“电(申)”形是怎麼來的。這很可能是“能”又被訛變為“龍”而寫作“竜”的緣故。古書中“能”、“龍”有混用的例子,如《左傳·昭公七年》:

“昔堯殛鯀于羽山,其神化為黃熊,以入于羽淵。”

段玉裁於《說文》“能”字下注云:

“凡《左傳》、《國語》‘能’作 ‘熊’者,皆淺人所改也。”

其言當是,《吳越春秋·越王無餘外傳》正作“鯀投于水,化為黃能,因為羽淵之神”,作“黃能”,還保留古文原貌。而郭璞《山海經·海內經》注引《開筮》(即《歸藏·啟筮》)云:

“鯀死,三歲不腐,剖之以吳刀,化為黃龍。”

這個“黃龍”明白當作“黃能”;又《古字通假會典》於【能與竜】條下云:

“《左傳·昭公三年》:‘其能久乎?’《晏子春秋·內篇·問下十七》能作竜。按竜是古龍字。” [15]

這也是“能”訛作“龍”而又寫作“竜”的例子,所以何新先生說:“實際‘能’、‘𦟀’、‘龍’及從‘𦟀’諸字,古文常混用”,[16]應該是符合實情的。也就是說,“”這個字在戰國末期或誤作從大從竜(龍),又簡化了一下,把“竜”減省成了“电(申)”,才有了“奄”這個字形,同時也出現了一批從“奄”得聲的字。

”字或寫作從“厂”,這個該如何解釋?筆者認為,從“厂”的字形確切地說應該是“𦟀”,是因為形、義并近的緣故被誤用為“”。“羸”字是從“𦟀”作,《戰國文字編》中收有如下字形:[17]

集萃    詛楚文  雲夢·效律1

前二個字形從“𦟀”無疑,接近小篆的字形,其最上面的部分在小篆中變作“吂”形。第三個所從的“𦟀”從“去”,“去”即“盍(蓋)”的繁構,這一點裘錫圭先生已經指出了,[18]和從“大(蓋)”沒什麼區別,所以這個字形所從的應該是“(奄)”而不是“𦟀”,蓋二字形、義并近,不免會被混淆,這種情況在先秦文字中屢見不鮮,上面說到的“𦟀”、“能”、“竜(龍)”混淆也屬於此類狀況。那麼也可以知道,楚文字中的“”有時候也被寫作從“厂”其實是誤用了“𦟀”字,也就是說從“厂”的字形是“𦟀”而被用為“”,這也是為什麼有的學者把“”字釋為“𦟀”的原因。

總之,由上面音、形、義的分析看,“”應該就是“奄”的本字。

楚先王最早名“酓”的就是穴熊,亦即鬻熊,據新披露的安大簡里的內容里說季連就是穴熊、鬻熊。[19]季連是羋姓的祖先,亦即楚人的祖先,“穴酓”或“穴奄”可能是他的稱號,其本字很可能就是“盦”或“奄”,《詩·皇矣》毛傳:“奄,大也”,《說文》也訓“奄”是“覆也,大有餘也”,“大”義是由其“覆”義引申而來,故段注曰:“二義實相因也,覆乎上者往往大乎下。”“大”當是君長義,古人稱君主、諸侯、百官為“大人”,《論語·季氏》:“畏大人”,鄭注:“大人,謂天子、諸侯為政教者。”《管子·幼官》:“則大人從”,尹注:“大人,謂天子、三公、四輔也。”《老子》里也說“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皇”、“王”古也訓“大”,《廣雅·釋詁一》:“王、皇、奄,大也”,故“奄”訓“大”有君長意。所以,“酓(奄)”很可能就是楚人早期對其君主的稱呼,後也用為帝王、君長義。《楚帛書·甲篇》稱雹戲(伏羲)為“大奄”,其義蓋同於典籍中的“大君”、“大王”、“大帝”之類的意思;《帝王世紀》里作“皇熊”,“皇”也是“大”義,“熊”則“酓”或“奄”之訛變,“大奄”、“皇熊(酓)”義同。《史記·孝武本紀》云:“聞昔大帝興神鼎一”,《索隱》:“顏師古以大帝即太昊伏犧氏,以在黃帝之前故也。”“大帝”與“大奄”意思也差不多(按:古書中所言之“大帝”皆當指上帝而言,未必是專指伏羲)。黃帝又稱“有熊”,懷疑“熊”也本是作“奄”,即帝王、君主。

清華簡《楚居》里說:“季連初降于隈山,氐(至)于穴竆”(簡1),這裡“竆”大概就是“空”之假借字,《正字通·午集·穴部》“穹”下云:“穹桑亦作空桑,《說文》:‘穹,竆也。’竆、穹音義通。”按:古地名作“窮(竆)桑”,亦作“空桑”,《呂氏春秋·古樂》:“帝顓頊生自若水,實處空桑,乃登為帝。”《太平御覽》卷79引《帝王世紀》曰:“金天氏之末,女樞生顓頊於若水,……始都窮桑”,可見“空桑”就是“窮桑”,“空”、“窮”古音近通用。《說文》:“空,竅也。”《集韻·去聲七·一送》:“空,窮也,缺也。”“穴空”應該即“空穴”之倒語,《淮南子·原道訓》:“空穴之中,足以適情”,注:“空穴,巖穴也。”“穴竆”應該是隈山中的一個大洞穴,楚人的祖先以之為居室也。季連居於穴竆而為楚人的先君,故稱“穴酓(奄)”,就是穴居之君的意思。

穴酓之後的楚君王稱“酓(奄)某”者,是以先祖稱號為氏,有尊祖之意,後來“酓”訛誤作“熊”,或以為楚人崇拜熊或以熊為圖騰云云,恐未必是也。亦猶楚人稱“楚”或“荊”,據《楚居》的解釋是因為其先妣妣列剖腹產之後,天神靈㦰用荊條為她包扎脅部的傷口(“賅其脅以楚”),所以“氐(至)今曰楚人”,也含有尊祖念祖之意,與崇拜圖騰關係不大。

楚先王名的“酓”字為什麼會在傳世典籍中變為“熊”不是太好解釋,因為如果是根據楚國的原始文獻,其字一定是多作“酓”的,但是先秦兩漢傳世典籍中不僅不作“酓”,甚至連“酓”這個字都少見使用,《書·禹貢》:“厥篚檿絲”,《史記·夏本紀》作“其篚酓絲”,《集解》:“孔安國曰:‘酓桑蠶絲,中琴瑟弦。’”(傳本《孔傳》仍作“檿”)《索隱》:“《爾雅》云:‘檿,山桑’,是蠶食檿之絲也。”這是把影紐侵部的“酓”讀為影紐談部的“檿”,孫星衍《尚書今古文注疏》云:“史公作‘酓’者,與《地理志》同,假音字”(按:今《漢書·地理志上》作“檿絲”,與《尚書》同),其情況和楚簡把“穴酓”或寫為“穴奄”的情況相同(“奄”亦影紐談部),為音近假借,但與楚先人名無關。

最早把楚先王名里的“酓”錯成“熊”的,可能是戰國末到秦漢間成書的《世本》,《世本》中有《世家》篇,里面記載的楚國世系里的先王名就是作“熊”,是其作者看到的有關於楚國歷史的記載里,是把楚先王名中的“酓”寫作“(奄)”的,這本不是什麼錯誤,因為楚人也有時這麼寫,可《世本》的作者讀錯了字,把“”誤讀成了“能”,後人又改作了“熊”,秦漢以後人們治先秦歷史多根據《世本》,比如司馬遷作《史記》就是,自然也是作“熊”,其它文獻中的相關記載也都改作“熊”,和他們改《左傳》、《國語》里的“能”為“熊”的情況一樣,於是楚國先王名里的“酓”或“奄”就統統變成了“熊”。因為他們看不到更早的原始材料,無從校訂,就這麼以訛傳訛流傳開來了。

要之,楚文字中的“”字就是“奄”的本字,本是從大(盍、蓋)從𦟀會意,大(盍、蓋)亦聲,戰國末產生的“奄”字是從這個字形訛變簡省而來,其本義是蠃殼,也用為蠃名,引申為“覆”、“大”、“君長”等義;因為它與“𦟀”形、義并近,所以有時候會被寫作“𦟀”。先秦楚文獻中或用為先王名字的“酓”,或用為顏色的“黯”、“黤”,或用為“敢”等,均是音近假借,其字形從“能”是“𦟀”的訛變,音、義與“能”、“熊”都沒有必然的聯繫。

 

 



[1] 裘錫圭:《說字小記•說“去”、“今”》,《裘錫圭學術文集》第三卷《金文及其他古文字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年,418-419頁。

[2]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殷周金文集成(修訂增補本)》,中華書局2007年,1287頁。

[3] 容庚:《金文編》,中華書局1985年,696頁;董蓮池:《新金文編》,作家出版社2011年,1443頁。

[4] 何琳儀:《戰國古文字典——戰國文字聲系》(下簡稱《戰國古文字典》),中華書局1998年,1440頁。

[5] 滕壬生:《楚系簡帛文字編(增訂本)》,湖北教育出版社2008年,871頁。

[6] 諸家說可參看劉波:《〈楚帛書•甲篇〉集釋》,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4月,21-30頁引。

[7] 裘錫圭:《“東皇太一”與“大”伏羲》,《裘錫圭學術文集》第二卷《簡牘帛書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年,557-558頁。

[8] 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下冊,中西書局2016年,128頁。

[9] 《〈楚帛書•甲篇〉集釋》,21-30頁。

[10] 康殷:《古文字形發微》,北京出版社1990年,217-218頁。

[11] 何琳儀:《戰國古文字典》,中華書局1998年,872頁。

[12] 吳鎮烽:《中國最早的龍鈕玉璽》,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2016/8/10. 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875

[13] 《古文字形发微》,218頁。

[14] 《戰國古文字典》,872頁。

[15] 高亨纂著,董治安整理:《古字通假會典》,齊魯書社1989年,34頁。

[16] 《〈楚帛書•甲篇〉集釋》,29頁引。

[17] 湯餘惠主編:《戰國文字編》,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238頁。

[18] 裘錫圭:《說字小記•說“去”、“今”》。

[19] 《“安大简”首露真容 上载〈诗经〉、楚史等珍贵文献》,《新安晚報》2016517日。http://www.ahu.edu.cn/53/10/c160a21264/page.htm

,
分享到:
学者评论
  • iraola 在 2016/8/23 15:06:55 评价道:第1楼

    不知道安徽大学所藏竹简是如何介绍楚史的。如真如其所说,季连、穴熊、鬻熊是一人,早期的楚史都要改写了,从此“三楚先”究竟是谁也无争议了。清华简《楚居》也能解释通,季连(穴熊)和呈伯、远仲、侸叔、丽季之间的人物关系也就更明确了。

  • 薛后生 在 2016/8/23 19:59:12 评价道:第2楼

    既然一樓說到這個東西,也來說說自己的一點拙見,即使沒有安大簡:季連這麼重要的人物,楚祭禱簡牘竟然沒有他,難道不覺得奇怪嘛。《楚居》“前……,遲……”中間的敘事自然,難道沒有人覺得季連和穴熊在《楚居》作者眼裡就是一個人嗎。孟蓬生先生古研29《說令》舉了大量與連相通的“令”與侵部字相通的事實。(拋個磚)

  • xzjgw 在 2016/8/25 13:07:51 评价道:第3楼

    所谓:“去”所從的“大”本身就是器蓋之“盍(蓋)”的初文,和大小的“大”本沒什麼關係。

    这是对文字构成的错误认识,文字在其产生之初,就是表达相关观念的线段构成,其造型在头脑中的反映,并非今人头脑中的观念反映,而是先古人头脑中的观念反映。前者虽然继承和发展了后者观念,同时也会丢失或误解前人的本义纯真。

    由下图可知先古人头脑对于“人”与“神”与“盖”与“大”的相互关系:

     

    段注已经指出“大”之本义观念:覆乎上者往往大乎下,故字从大。

    按:大所涉及之具体事物皆源于古人“覆盖”之观念。

     

Copyright 2008-2018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35774号 地址: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452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