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学者文库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天巒:釋《清華六·管仲》的“廛”
在 2016/4/16 12:08:35 发布

 

釋《清華六·管仲》的

首發

 

天巒

 

看到清華大學出土文獻讀書會發表的《清華六整理報告補正》,[1]讀完受益很多。其中《管仲》簡9有段內容如下:

大夫假事便俾(嬖)智(知),官事長,里零落,【九】

 

馬楠:句讀應為“大夫假事,便嬖知官事長”,謂大夫攝事,便辟與聞官事、服事官長。

石小力:廷里,整理者注:“廷,都邑治政的處所,如後世縣廷。里,疑讀爲理,訓爲治。”今按,整理者釋作“廷”之字原形作“”,與楚文字中的“廷”字不類,疑該字為“野”字,此字還見於古璽和貨幣文:

  《古璽彙編》0253“會亓野鉨”

  《古璽彙編》1569“絑野”

  《古璽彙編》2528“□野”

  《古璽彙編》3995“東野蔥”

  《古璽彙編》3996“東野蒼”

  《古錢大辭典》39方足小布“野王”

謹案:石小力先生認為“”不是廷,應該是對的。他認為此字是野也很有啟發,但是上述“野”除貨幣之外,其餘字形都還有二短橫筆,與“”不同。而且讀為“野里”文義也不妥帖。筆者懷疑此字應該分析為從土從,楚文字、勿形體相近,這已經是大家比較認識的知識。比如《說命》中02、下08字,陳劍先生指出應分析上軫下水形,讀為“慎”,並已經指出相關字例與問題。[2]又《郭店五行》軫作

《上博九陳公治兵》簡19“申(陣)於●=與止”,整理者隸定作“”,苦行僧〈論壇3樓〉認為當為“埸”字,讀為“易”,平易。林清源先生認為字从“圼”,與下字連讀為“涅野”。此字日、土是分開的,大概不會是“涅”。筆者懷疑當為一字,只是前者前者添加“日”聲,變成雙聲字而已。由文義來看,應該讀為“廛”。楊澤生先生曾指出用作熱的炅似可充當廛的聲旁。[3]周忠兵先生也指出“廛為定母元部,熱為日母月部,兩者亦音近可通,故熱可充當廛的聲符。”[4]筆者對其分析“廛”的結構尚有疑慮,但是他們指出“炅(熱)”與“廛”聲音相近則是很有道理的。“炅(熱)”從“日”聲。《說文》“慎”的古文“昚”,實際上也是從“日”聲的。上述讀為“慎”,從“”聲。由以上可知“”與“廛”聲音相近,可以通假。“廛里”古書常見,如《周禮載師》“以廛里任國中之地”。《管仲》簡文讀為“廛里零落”,南朝宋傅亮《為宋公至洛陽謁五陵表》:廛里蕭條,鷄犬罕音。可與簡文參看。

據友人告知《管仲》已有字,但讀為不過如同李守奎先生所指出楚簡存在一字異體的現象,比如《繫年》是一位書手的作品,但存在不少異體字。[5]《管仲》此處可能也是相同的現象。另外,據說未發表的《慈利》簡中亦有類似字,但不清楚字形是否加二橫筆。倘若沒有此二橫筆,則《管仲》有可能釋為

最後,補充趙平安先生《清華簡(陸)》文字補釋(六則)一文的兩處說法。第一則提到《管仲》:“既敝(蔽)於货,(乱)毁常。既(得)亓(其)利,昏)以行。”趙平安先生讀為可從,聲音例證可參照《琴舞》05“(雙聲符字)、《志書乃言》03“忌諱讒000851(媢)。第五則提到《子仪》篇簡16有字作,筆者認為此字右旁當是欠。比對《用曰》、《上博二子羔》11“、《繫年》~hz24(簡32)。

 

 

 

 



[2] http://www.gwz.fudan.edu.cn/ShowPost.asp?ThreadID=5829。又見陳劍:《結合出土文獻談古書中因”“旁形近易亂而生的幾個誤字》,出土文獻與中國古典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耶魯-新加坡國大學院,2016 4 79 日。

[3] 參看《戰國竹書研究》,第155頁。

[4] 周忠兵:《釋金文中的“廛”》。

[5] 參看載李守奎、肖攀:《清華簡《繫年》文字考釋與構形研究》中西書局2015年。

 

 



本文收稿日期為2016年4月16日。

本文發佈日期為2016年4月16日。



点击下载附件:1626天巒:釋《清華六·管仲》的“廛”

,,,
分享到:
学者评论
  • 萧旭 在 2016/4/16 14:36:48 评价道:第1楼

    清華六《鄭武夫人規孺子》:“自衛與奠(鄭),若卑耳而謀。”卑耳言傾頭相語也。字亦作“辟耳”、“辟咡”、“辟倪”、“辟睨”、“僻倪”、“辟聣”、“俾倪”、“䁹睨”、“俾睨”、“睥聣”等等,或謂傾頭相語,或謂傾頭相視,其義一也。據《說文》,本字作“䫌睨”。余《唐五代佛經音義書同源詞例考·“俾倪”考》有詳論。

    附论于此。

  • 薛后生 在 2016/4/16 15:10:09 评价道:第2楼

    “知官”不當訓‘與聞官事’,‘知’即打理之意,古書習見‘知政’等用法。不獨《管子》,先秦很多文獻中的‘官’都指較小一級的官僚機構。

    如先生說,此字更可能是封畛之‘畛’之表意初文。(畛為農業區,里為居民區?) 

     

  • 刘伟浠 在 2016/4/17 17:27:04 评价道:第3楼

    此字应该是“野”字,“野”与“里”并称见于古书,如《前汉·食货志》:“在野曰庐,在邑曰里。”其字形带有非楚文字特征,加不加两点实同,如“仓”“命”诸字。

  • 刘伟浠 在 2016/4/20 20:19:48 评价道:第4楼

    再补充一条,《集成》11675“三年马师铍武野”中的“野”字写法与《古钱大辞典》39同,正从土从爫。

  • 曰古氏 在 2016/4/22 16:03:32 评价道:第5楼

    1.字形上,郭店《成之聞之》34簡:“朝廷”的“廷”字作,也沒有常見的“廷”字左下部的“L”形筆劃。

    2.而且,古文字中的“野”字,除“土”形之外的筆劃似乎都偏在左上部;相反,楚簡文字中的“廷”字,“土”形上的筆劃都偏在右上部;此點不同,或許是古人有意識地加以區別的結果?

    3.文義上,“大夫假事便俾(嬖)智(知),官事長,廷里零落”——前面“大夫”、“便俾(嬖)”與“官事”連言,明顯是説政府上層政治管理之事,似乎與基層民事牽涉不多,故原整理者的釋法恐不能輕易否定?

Copyright 2008-2018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35774号 地址: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453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