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学者文库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補白:清華簡《殷高宗問於三壽》臆說四則
在 2015/4/16 7:26:28 发布

清華簡《殷高宗問於三壽》臆說四則

(首發)

 

補白

 

剛剛出版的《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伍)》所收《殷高宗問於三壽》篇,文辭恢詭譎怪,有些語句近乎“天書”,真正讀通全篇尚有待於大家共同努力,反復探研。這裏僅將初讀此篇所想到的一些很不成熟的意見寫出,聊博一粲。

 

16論述“寺(時)名曰德”的一段,開頭幾句整理者釋讀爲(對於釋讀方面沒有疑義的字,一般不加隸定):

楑(揆)中水衡,不力,寺(時)型(刑)罰𧧩(赦),晨(振)若叙(除)態(慝)……

整理者懷疑“不力”前抄脫二字(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伍)》下冊156頁,上海:中西書局,20154月。下引此書簡稱“《清華(伍)》”)。

彭祖回答殷高宗何謂“祥”、“義”、“德”、“音”、“仁”、“聖”、“智”、“利”、“信”之問,其文皆有韻,而且首句絕大多數入韻(如關於“祥”,首句爲“聞天之常”;關於“義”,首句爲“邇則文之化”;關於“音”,首句爲“惠民由壬”;關於“仁”,首句爲“衣服端而好信”;關於“聖”,首句爲“恭神以敬”;關於“利”,首句爲“內基而外比”;關於“叡信之行”,首句爲“觀覺聰明”。只有關於“智”的一段,首句不入韻,那是由於此段首句與次句關係緊密,也可以認爲兩句合起來才構成完整的意思,詳下則)。講“德”的這段話押職部韻(力、慝、福、力、德),如按整理者的斷讀,其首句便不入韻,似不合行文之例。

今按當以“揆中水衡不力”爲句。參考整理者的注釋,可知“揆中水衡”指準則法度中正、平衡(簡2728:“恭神勞民,楑(揆)中而象常。束柬和,尃(補)缺而救枉。”亦言“揆中”,與此同。順便提一下,“束柬和”頗費解,疑“柬”讀爲“諫”、“”讀爲“謨”,“束諫和謨”乃聚集諫議、和同謀略之義,待考)。“力”疑即《周禮·夏官·司勳》“事功曰勞,治功曰力”之“力”,指“治法成制”之功(看鄭玄注);“不力”即不以爲力。此句意謂統治者所制定、實行的準則法度中正、平衡,但不以此爲功勞。下文言“冒神之福,同民之力”,似是說統治者把刑赦分明歸功於上蒙神福、下賴民力,這種姿態當然算得上是“德”了。

 

講“時名曰利”的一段,開頭兩句爲:

昔勤不居,(祗)不易。(簡1920

整理者把前一句的“勤”訓爲功勞之“勞”(《後漢書·段熲傳》“當并錄功勤”,“功”、“勤”連文可證。“勤”有勞苦義,又有功勞義,與“庸”同例),並說“簡文謂不居舊功”(《清華(伍)》下冊157頁),大體可從(“舊功”之“舊”承其训“昔”爲“往”而來,不確);讀後一句的“”讀爲祗敬之“祗”,也是正確的。但訓“昔”爲“往”、讀“”爲“浹”,意皆難通。“暮四郎”先生讀“昔”爲“作”、讀“”爲“謙”(簡帛網“簡帛論壇”2015412日:http://www.bsm.org.cn/bbs/read.php?tid=3249&page=3,第24樓)。從文例看,這兩句話的結構當一致,但“作勤”與“謙祗”的語法結構顯然有別。

竊疑“昔”當讀爲“措”,“措”有“委置”、“捨棄”義(《禮記·中庸》:“學之弗能,弗措也。”孔疏:“言學不至於能,不措置休廢,必將待能之乃已也。”)。“”爲“”之繁體,古文字中“”多用爲兵甲之“甲”。郭店簡《語叢三》簡5051“志於道,於德,依於仁,遊於藝”之“”,李家浩先生曾讀爲狎習之“狎”(《讀〈郭店楚墓竹簡〉瑣議》,《中國哲學》第20輯《郭店楚簡研究》,352頁,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91月)。“祗不易”之“”似亦有可能讀爲“狎”。“措勤不居,狎祗不易”是說放下功勞而不佔有,習於祗敬而不改變。

“海天”先生看了我的解釋後,向我提出:“”似可考慮讀爲“攝”(“甲”、“攝”音近,有輾轉相通之例),“攝”當訓“持”;持敬而不易,文義更通。錄此供參考。

 

以“內基而外比”開頭的講“時名曰利”的一段,簡21有如下二句:

𢼩丩出,經緯順齊。

整理者讀“𢼩”爲“並”、訓“兼合”,讀“丩”爲糾察之“糾”。(《清華(伍)》下冊158頁)按“𢼩”在本篇簡19中用爲“屏”,當从“并”聲,“并”、“並”古音不同部,無由相通。“暮四郎”先生讀此句爲“強屏丩黜”,“屏、黜義近對言,不過強、丩如何讀待考”。(簡帛網“簡帛論壇”,2015413日:http://www.bsm.org.cn/bbs/read.php?tid=3249&page=4,第31樓)按這段講“利”的文字,除首句外,都是兩兩對文的,結構十分整飭(如“上下毋倉(爽),左右毋比”,“土怨毋作,而天目毋眱”),上引二句自不應例外。如讀爲“強屏丩黜”,則與下句“經緯順齊”文不相對。

“經”、“緯”是並列的名詞。據此,“強𢼩”之“𢼩”疑可讀爲“㔙”。《廣韻·庚韻》:“㔙,大力也。”《玉篇·力部》:“㔙,大也。”“㔙”字可分析爲从“力”从“并”、“并”亦聲,“并(併)力”則力大,故當以《廣韻》釋義爲是。“強”似指強勢者,“㔙”似指大力者。與“經緯順齊”之“順齊”對應,“丩出”疑讀爲“收絀(或‘詘’)”。“強㔙收絀(或‘詘’)”意思是說強勢大力者要使其收縮、減損,這跟“經緯順齊”相類,都是就統治者如何平衡各種勢力、理順各種關係等事而言的。

 

2526有如下之語:

高玟(文)富而昏忘

這句話很不好懂。整理者讀“”爲“感”(《清華(伍)》下冊159頁),似不如“暮四郎”先生讀爲“歆”、訓爲“貪”合適(簡帛網“簡帛論壇”,2015413日:http://www.bsm.org.cn/bbs/read.php?tid=3249&page=4,第34樓)。

”,整理者讀爲訓“恥”之“訽”(《清華(伍)》下冊159頁)。但是,此段之末有“天罰是加,用兇以見訽”(簡2627),已用“恥”義之“訽”;這裏的“”再讀爲“訽”,不但用字不夠統一(當然,本篇中同一個詞用不同的字表示的現象確實存在),而且文義也嫌重複。疑此語“而”字所連接的前後文,義當相對,“”似可讀爲“䝭”,《玉篇·貝部》:“䝭,稟給也。”“富”與“䝭”義正相關。這句話可能是批評統治者因貪羨“高文”之富而昏忘了稟給之事,所以引發了下文所說的“神民並尤而仇怨所聚”(簡26)。

 

2015415日晚草畢

 



本文收稿日期為2015年4月15日。

本文發佈日期為2015年4月16日。



点击下载附件:1457補白:清華簡《殷高宗問於三壽》臆說四則

,
分享到:
学者评论
  • 黄杰 在 2015/5/3 11:36:30 评价道:第1楼

    第三則將“并+攴”讀爲“㔙”,有一個疑問,即“㔙”字在宋代之前的典籍中似未見實際用例。對這種字,似乎應當避免。

    現在想到的,“强[并攴](屏)丩出(黜)”或可能是“强[并+攴](屏)”、“丩出(黜)”並列,謂强势者屏之、“丩”者黜之。“丩”如何讀,待研究。

  • 黄杰 在 2015/5/3 11:38:13 评价道:第2楼

    誠如先生所說,本篇文辭恢詭譎怪,有些語句近乎天書,要求得比較確切的理解,有待大家共同努力。

Copyright 2008-2018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35774号 地址: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45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