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学者文库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張崇禮:晉公盤銘文補釋
在 2014/7/3 19:23:40 发布

 

晉公盤銘文補釋

 

(首發)

 

張崇禮

北華大學文學院

 

近日,吳鎮烽先生在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網站公佈了某私家收藏的晉公盤資料,並通過和晉公銘文的對讀,對晉公盤銘文做了很好的考釋。[1]文章發佈後,又有許多學者提出了精闢的見解。我們擬在此基礎上對銘文釋讀再談一些自己的看法,以就教于方家。

 

彊武魯宿

 

“彊武魯宿”,吳鎮烽先生認為:“彊武”即加強武備,擴充實力,開拓疆土。當指晉獻公建立上下二軍,驅逐諸戎,平滅耿、霍、魏、虢、虞等國,所謂“併國十七,服國三十八”。“魯”通嘉,善也。金文習見。《牆盤》:“宏魯昭王”,《頌壺》:“敢對揚天子丕顯魯休”。“宿”訓守,訓安。《增韻·屋韻》:“宿,安也,守也。”《左傳·昭公二十九年》:“官宿其業,其物乃至。”杜預注:“宿,猶安也。”《荀子·王道》:“使臣下百吏,莫不宿道鄉方而務。”“魯宿”意即嘉安,善安。頌揚憲公治國守民之嘉善。或訓“魯”爲遲,引申爲緩;“宿”讀爲縮,取也,斂也。《莊子·徐無鬼》:“兵革之士樂戰,枯槁之士宿名。”俞樾平議:“宿讀爲縮。《國語·楚語》:‘縮於財用則匱’,《戰國策·秦策》:‘縮劍將自誅’,韋昭、高誘注並曰:‘縮,取也。’枯槁之士宿名猶言取名也。”“魯縮”或許是講獻公在這些征戰之後能夠緩於斂取,讓國民休養生息吧!

今按:“彊”,當訓為堅強、堅定。《書·皋陶謨》:“彊而義。”孔傳:“無所屈撓。”孔穎達疏:“彊,謂性行堅強。”《墨子·修身》:“志不彊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武”,與文相對,指有武功。“魯”,通“嘉”,善也。吳先生之說可從。“宿”,吳先生訓為安,或讀爲縮,訓為取、斂。“彊”、“武”、“魯”皆為形容詞,吳先生所訓二義皆為動詞,不合。“宿”當讀為“肅”,“宿”、“肅”同為心母覺部,常相通假。[2]“肅”,恭敬、莊重。《書·洪範》:“恭作肅,從作乂,明作晢,聰作謀,睿作聖。”孔傳:“心敬。”

 

 

*”,吳鎮烽先生無釋,單育辰先生讀為“寵”。[3]

今按:“*”,原字形作,當釋為“靈”。秦公大墓石磬“靈”字作,下部同“*”字俱作“瓏”。“*”字上部為“雨”,當是“霝”的减省。秦公大墓石磬的“靈”字所从的“瓏”,應該看做疊加的聲旁,也就是說在“*”字中“瓏”表聲,所以“霝”旁減省為“雨”也就可以理解了。“靈”、“令”同為來母耕部,常相通假。[4]“令名”,美名。《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僑聞君子長國家者,非無賄之患,而無令名之難。”《國語·晉語二》:“吾闻君子不去情,不反谗,谗行身死可也,犹有令名焉。”

 

左右

 

*”,原字形作,吳鎮烽先生釋為“馮”。

今按:此字右部从犬,左部从彡。其中“犬”的前腿和“彡”的第二筆共用一筆劃。金文“(髮)”字作鐘,《集成》00035)、鐘,《集成》00246)、(召卣,《集成》05416)、(墻盤,《集成》10175)等形,其中的“犮”皆作“犬”形。

*”,从彡犮聲,或即“髮”字,當讀為“蔽”。“犮”、“蔽”同為並母月部,从“犮”聲之字多有“蔽”義,如紱、黻、韍、袚為蔽膝,瞂為盾。

“乍左右”,即作蔽左右。蔽,屏障。《玉篇·艸部》:“蔽,障也。”《左傳·昭公十八年》:“葉在楚國,方城外之蔽也。”杜預注:“爲方城外之蔽障。”《史記·蘇秦列傳》:“然則韓、魏,趙之南蔽也。”

 

 

“刜”,吳鎮烽先生的考釋較為詳細,節引如下:

”即“捵”字,通“腆”,指國主。或通“敟”、“典”。“”、“”也可能就是“典”的別體,義爲主,主持,掌管。《書·舜典》:“帝曰:咨,四岳,有能典聯三禮?僉曰:伯夷。”孔穎達疏:“掌天神、人鬼、地祇之禮。”《周禮·天官·序官》:“典婦功”,鄭玄注:“典,主也。典婦功者,主婦人絲枲工官之事。”

“刜”,讀爲“拂”或“弼”。“拂”亦有輔助、輔佐之義。《晏子春秋·雜上二十》:“好則內無拂而外無輔,輔拂無一人,諂諛我者甚衆。”《墨子·耕柱》:“我何故疾者之不拂而不疾者之拂?”于省吾新證:“拂、弼古字通……弼謂輔助也。”

”或可讀爲“畏忌”。“”字從“”,“”即“畏”之別體,故“”可讀爲“畏”。“”從“尸”從“”,“”當爲聲符。“啓”通“起”,可見“”與從己聲的字相通,所以“”可以讀爲“忌”。

“刜”就是“拂敟畏忌”,是說小心謹慎地輔佐國君。“刜”與“刜”依文例意思應該相同。“”似應讀爲怍”,慚怯之義,也與小心謹慎意近。

今按:“刜”,吳先生讀爲“拂”或“弼”,認為“拂”亦有輔助、輔佐之義。可從。“”,當依吳先生或說釋為“典”,訓為主。

”當讀爲“威儀”。“”字从“”聲,自可讀為“威”。“”字,尸、啟皆聲,可讀為“儀”。上博三《仲弓》簡14的“妥”,周鳳五先生釋為“委佗”,[5]史傑鵬先生釋為“妥蛇”,並指出“”所从的“尸”、“它”兩旁音近,大概是個雙聲字。[6]“尸”,古文字常用作“夷”,“妥”也可以釋為“威夷”。關於“委蛇”、“威夷”和“威儀”,范麗梅先生認為它們“始終保持著極近的音韻或部份的通假關係”。[7]

吳鎮烽先生已經引到鐘銘文的“克明氒(厥)心,疋(胥)尹典氒(厥)威義(儀),用辟先王”及同坑出土的簋銘文“皇且(祖)考司威義(儀),用辟先王。”

“弼典威儀”和“胥尹典厥威儀”、“司威儀”義近。“弼”、“胥”皆為輔助義,“典”、“尹”、“司”皆為主管義。“威儀”指莊重的儀容舉止,也是人們行為舉止的規範。《書·顧命》:“思夫人自亂於威儀。”孔傳:“有威可畏,有儀可象。”《礼记·中庸》:“禮儀三百,威儀三千。”孔颖达疏:“威儀三千者,即《儀禮》中行事之威儀。”

晉公的“刜”,亦當讀為“弼典威儀”。“弼典威儀”意即輔助主管諸侯的行為規範。

 

台(以)(嚴)虩若否。

 

吳鎮烽先生認為:“”,讀爲“嚴”,莊嚴、嚴肅之義。“虩”,《說文》:“虩,《易》:‘履虎尾虩虩’,恐懼。”“嚴虩”可理解爲“肅敬”或“敬畏”。“若否”,意即善惡、好壞、得失、順逆。《爾雅·釋詁》:“若,善也。”《易·鼎》:“鼎顛趾,利出否。”陸德明釋文:“否,惡也。”《詩·大雅·烝民》:“邦國若否,仲山甫明之。”朱熹集傳:“若,順也,順否,猶臧否也。”

今按:“嚴”,威嚴。《詩·小雅·六月》:“有嚴有翼,共武之服。”毛傳:“嚴,威嚴也。”“虩”,當讀為“赫”,明察。《詩·大雅·皇矣》:“皇矣上帝,臨下有赫。”朱熹集傳:“赫,威明也。”毛公鼎:“虩許上下若否。”“虩許”,《商周青銅器銘文選》讀作“赫戲”,訓為明察、昭察。[8]“若否”,順逆。

“弼典威儀,以嚴赫若否”,輔助周王主持威儀,來明察是否有人違逆。這裡的“威儀”主要是針對諸侯而言。由於盤銘明言“我烈考憲公”,吳鎮烽先生已論定作器的晉公為晉文公重耳。“弼典威儀,以嚴赫若否”,通俗地說就是輔助周王管理天下,來整飭那些不守規矩、不尊崇天子的諸侯。這分明是稱霸天下的口氣,此器應作於晉文公成為霸主之後。

吳先生認為此器製作的時間:“極有可能重耳在即位後的元年到四年之間,此時楚成王年45——48歲,晉文公重耳爲了報答楚成王的盛情接待,並希冀獲得楚國的支持,故在此时有可能將女兒嫁給楚成王。再後就不可能了,因爲晉國在重耳主持下逐漸興盛起來,並與秦、齊等大國結盟,於魯僖公二十八年(前632年)四月,會同齊師、秦師與楚人戰於城濮,楚師敗績。晉國此時強盛,成爲霸主,晉、楚從此交惡。”這種看法恐怕不能成立。

參考諸位學者的意見,我們對晉公盤銘文作出新的釋文如下:

隹(唯)王正月初吉丁亥,(晉)公曰:我皇且(祖)(唐)公(膺)受大命,左右武王,(殽—敎)(畏—威)百(蠻),廣(闢)亖(四)方,至于不(丕)廷,莫[不]秉(敬)。[9]王命(唐)公,建(宅)京(師),君百生(姓)[10]乍(作)邦。我(烈)考憲公,克□亢配,彊武魯宿(肅),(靈)名□不,虩(赫赫)才(在)[上],嚴(寅恭)虔。[11]今台(以)(乂)(朕)身,孔靜[12](晉)邦。

公曰:余*(唯)今小子,(敢)帥井(型)先王,秉德(秩)[秩],(協)燮萬邦,(殷)[(殷)]莫不日(卑)(恭),余咸畜胤(俊)士,乍(蔽)左右,保(乂)王國,刜(弼)(典)(威)(儀),台(以)(嚴)虩(赫)若否。

乍(作)元女孟姬宗彝般(盤),(將)[13]廣啓邦,虔(恭)(盟)祀,卲(昭)(答)皇(饗),(協)(順)百黹(職?)。(唯)今小子,(敕)(乂)爾家,宗婦楚邦,烏(於)(昭)萬年,(晉)邦隹(唯)雗(翰),永(庚)寶。

 



[1]吳鎮烽:《晉公盤與晉公銘文對讀》,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網站,2014622日。

[2]張儒、劉毓慶《漢字通用聲素研究》,山西古籍出版社,2002年,193頁,【肅通】條。

[3]參見《晉公盤與晉公銘文對讀》文後評論。

[4]張儒、劉毓慶《漢字通用聲素研究》,山西古籍出版社,2002年,552-553頁,【霝通令】條。

[5]周鳳五:《上博三〈仲弓〉篇重探》,清華大學主辦“多元視野中的中國歷史:第二屆中國史學國際會議”,2004822-24日。

[6]史杰鵬:《上博竹簡(三)注釋補正》,《考古與文物》,2005年增刊,178頁。

[7]范麗梅:《清華簡〈耆夜〉佚詩“紝仁兄弟”考》,【清華簡與《詩經》】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1311-3日。

[8]馬承源主編:《商周青銅器銘文選》,文物出版社,1990年,318頁。

[9]“敬”字從網友曰古氏先生釋,參見《晉公盤與晉公銘文對讀》文後評論。

[10]“生”字從網友鹿鳴先生釋。參見《晉公盤與晉公銘文對讀》文後評論。

[11]“嚴寅恭虔”,“嚴”字之釋及屬下讀從網友秉太一者先生。參見《晉公盤與晉公銘文對讀》文後評論。

[12]“靜”字從黃傑先生釋。參見《晉公盤與晉公銘文對讀》文後評論。

[13](將)”字從單育辰先生釋。參見《晉公盤與晉公銘文對讀》文後評論。



本文收稿日期為2014年7月2日。

本文發佈日期為2014年7月3日。



点击下载附件:1339張崇禮:晉公盤銘文補釋


分享到:
学者评论
  • 张崇礼 在 2014/7/4 9:25:25 评价道:第1楼

    “至于不(丕)廷”應該是“至于不廷”。

Copyright 2008-2018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35774号 地址: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465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