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学者文库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史黨社:簡議清華簡關於秦人來源的記載
在 2013/5/27 10:27:12 发布

 

简议清华简关于秦人来源的记载

(首发)

 

史党社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清华简《系年》中有的地方说到了秦事,例如第六、第八章记载了秦穆公时史事,第十章记载秦康公时事,多述秦晋关系,其中提到了崤之战等重要史事,与《左传》等古籍的记载不尽相同。在第二十三记述楚史的那章中,还提到了秦简公七年(前408年)秦、魏洛阴(今陕西大荔东)之役。在第三章中,有关于秦人来源的记载,最为重要:

周武王既克,乃(设)三监于。武王陟,商邑兴反,杀三监而立子耿。周成王屎(始)伐商邑,杀子庚耿,飞()东逃于商盍()氏。成王伐商盍(),杀飞(),西(迁)商盍()之民于邾,以御奴之戎,是秦先=(先人)。

文中记载,周灭商后,秦祖飞廉继续为商朝服务,武王死后参与纣子武庚禄父之乱,失败后逃回老家商奄,也就是今天的山东半岛一带,成王伐灭商奄,把其民迁王邾以抵御戎人,这便是秦人的祖先。

简文有几点,与传统说法不同。文中记载飞廉死于东方,与《孟子·滕文公下》记载飞廉死于海隅相似,而与《秦本纪》记载的飞廉在山西为商服务,死后也葬在了山西霍山不一。还有,简文明确说秦为商奄之民,反周失败后被迫迁徙,为周守边。李学勤认为,《系年》记载的周成王平三监之乱把商奄之民西迁到“邾”,也就是秦人最早居住的地方。“邾”即是《尚书·禹贡》雍州的“朱圉”,《汉书·地理志》天水郡冀县的“朱圄”,在冀县南梧中聚,可确定在今甘肃甘谷县西南。在金文方面,询簋和师酉簋都提到“秦夷”,还有“戍秦人”,来自东方的商奄之民后裔自可称“夷”,其作为戍边之人又可称“戍秦人”[1]。按朱圉在《禹贡》中与鸟鼠、西倾等西方名山并列,其入《地理志》,也可能是因为秦人使之有名而已。大概由于这个原因,最近考古学者又去附近的毛家坪遗址进行发掘,以期找到相关证据。因此,这实是秦人“东来”的最明确的记载,文献中原来是没有这样的记载的。早年顾颉刚先生曾经推测,秦为东方鸟夷一支,商亡后被迫西迁,在此得到了验证。

竹简相传出于湖北,整理者推测,《系年》是楚人作品,大概作于战国中期的楚肃王(前380-370年)或更晚的楚宣王(前369-340年)时,在秦相当于献公、孝公时期。整理者已经指出,《系年》的性质与《竹书纪年》类似,但记事有大段叙述,有如“纪事本末体”[2],所述历史,跨度大而文字简略,显然是从别的材料整理、“辑录”而来,因此它的性质,应该就是讲义、教材一类东西,第一章起首就说“昔周武王监观商王之不恭上帝”,又在叙述各国史事时,具有概述的特质,都是明证。这些史料的学派特点并不明显,与上博简《容成氏》等具有一定学派特点的作品不同,但作为“史书”的特点却很显著,推测主人不会属某一学派,而应是官员,很可能就是史官之类的人,他有条件读到列国的史书,把这些材料就整理出来,或给贵族子弟作为讲义所用;或给最高统治者参考,如同《竹书纪年》发现在魏襄王墓中一样。

楚人编的史书中出现秦人来源的记载,由此可证这个说法大概是战国时代流行的。可与和它记载相异的《秦本纪》比较起来,飞廉之死与葬地,都与《秦本纪》矛盾;秦人东来,《系年》很明确,但《秦本纪》却没有说,只是说秦祖与商周王朝关系密切。我们知道,司马迁所写作《秦本纪》,利用的应是秦本土资料《秦记》之类,如此,《系年》所代表的关于秦人来源的说法,很可能只是秦以外六国的看法,而《秦本纪》所记载的秦人早期历史,是司马迁整合秦本土资料的产物。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差别,自然与当时的国家、族群关系有关。

按秦子西周中期非子之时受封、至春秋初年又立国,已经西方“戎狄”中生活很久,秦一直想向中原“靠拢”,以期摆脱自己的“戎狄”属性,而山东诸侯对其时常还是看不起,以“夷翟遇之”[3]。对秦人来源的不同阐释、重构,就是这个关系的反映。有一种可能是,秦人“为了掩盖他们被迫迁移的耻辱”[4],而把这段历史故意删除、遗忘,而“编造”了另外一种“历史”,而真实的历史反倒被遗忘,战国秦汉时代,秦地已经找不出这类记载的踪迹,而只在秦之外存在(例如孟子所在的齐鲁或《系年》所出的楚)。清华简记载的这段历史,有可能因为流行在秦之外,故司马迁不能看到这些材料。从这个角度看,清华简所记的秦人来源,比《秦本纪》的记载更为可信。

不过话又说回来,清华简的记载,怎么说还是战国时代的,其所遵从的,还是战国以来的历史系统。自西周以来,三代以及不同族群的历史得到了不断的整合和重构,战国时代,“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那样的古史系统已经很是完备,但其可信度已被古史辨学者批驳的七零八落,其“层累”的构建过程还是非常明显的。其中,有实力的大国的祖源历史,经常被当时的史家当作谈论、夸耀、重新解释的对象,因此不全是历史的真实,有很大的虚构的成分,我们现在解析时须特别注意。另外,清华简《系年》又与《竹书纪年》相似,也可增加我们对它的可信度的怀疑。总之,在肯定清华简相关记载价值的同时,我们也须保持几分怀疑和警惕。

 

 

 

 

 



[1] 李学勤:《清华简关于秦人始源的重要发现》,《光明日报》20119811版。

[2] 李学勤:《从〈系年〉看〈纪年〉》,光明日报2012227日第15版。

[3]《史记·秦本纪》。

[4] 顾颉刚:《鸟夷族的图腾崇拜及其氏族集团的灭亡——周公东征失事考证之七》,半坡博物馆编:《史前研究2000》,西安:三秦出版社,2000年,第203页。



 

本文收稿日期為2013年5月23日。

本文發佈日期為2013年5月27日。



点击下载附件:1199史党社:简议清华简关于秦人来源的记载


分享到:
学者评论

Copyright 2008-2018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35774号 地址: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465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