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学者文库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單育辰:焂卣補釋
在 2013/5/4 19:18:06 发布

焂卣補釋

(首發)

 

單育辰

吉林大學中國古文字研究中心

 

《焂卣》或稱《叔父卣》,1978年出土於河北元氏縣西張村,[1]共二卣,每卣蓋、器皆有銘,拓本著錄於《集成》5428、5429,銘文內容相同,文字如下:

父曰:“余考(老),不克御事,唯汝焂(其)敬乂乃身,毋尚爲小子。余(兄)爲汝茲小鬱彝,汝(其)用饗乃辟軝侯,逆(復)出納事人。嗚呼!焂,敬哉!茲小彝妹(未)吹見,余唯用諆(其)(延)汝。”

這篇銘文基本好懂,但也有少數疑難字,如“(兄)”、“”、“”、“吹”等,下面就主要談一談這幾個字,以爲舊釋之補充。銘文中“(兄)”字,我們以前發表文章認爲,它即文獻的“況”字,其實就是“更”的一種早期寫法,“更”見紐陽部,“(況)”曉紐陽部,二者古音完全相同,在铭文里是再的意思。[2]

銘文中的“”字,蔡哲茂釋爲“復”,並引《周禮·夏官·太僕》“大僕掌正王之服位,出入王之大命。掌諸侯之復逆”、《周禮·天官·宰夫》“敘群吏之治,以待賓客之令,諸臣之復,萬民之逆”等證之。[3]其說可存。

銘文中唯有“吹”字一直不得其解,或從“吹”聲出發讀爲“隳”,並把“妹讀爲”,認爲”是不要毀壞的意思[4]《郳公鎛》發現,[5]爲此字的釋讀帶來轉機,相關幾句銘文作:

吉金型鑄和鐘敬臨作朕皇祖公、皇考惠公彝用祈壽考。

字銘文甚清晰“果”,“吹”。這使我們想到,《焂卣》的“吹”與之應爲一字,不過《郳公鎛》”加了聲符“果”而已。《焂卣》爲會意字,象一人張口而飲,與後世“吹噓”的“吹”全無關係。《焂卣》的“吹”亦應讀爲“祼”。“茲小彝妹吹見”,我們認為“妹”可讀“未”,“見”疑讀爲“獻”,見,見紐元部;獻,曉紐元部,二字古音甚近。《作冊卣》(《集成》5432):“公大史咸見服于辟王,辨(遍)于多正。”亦有學者讀其中之“見”爲“獻”。此句是說,這幾個小銅器(即銘文上面所提到的“小鬱彝”,是用來貯藏鬱草做的“鬯酒”的)還沒未用作祼禮,獻與神靈。

銘文中“”作形,从“”从“酉”,[6]從辭例上看,“”和“”也常常出現在相同的辭例中。比如《父鼎》(《集成》2672)、《司土簋》(《集成》4059)、《臣諫簋》(《集成》4237)銘文中的“令”,在《夨令方尊》(《集成》6016)中作“令”,所以“”、“”在金文中是一個字應該是沒什麽問題的。[7]而“”即“延”字,早已爲很多學者指出,這裏再綜合諸家說法,總結如下:

1、周原甲骨FQ3中有一短語作“隹氒”,对比《尚書酒誥》中的“誕惟厥縱淫泆於非。”[8]可知“”可能相當於典籍中的“誕”字。

2、《碧落碑》中的“先妃含貞載德,克懋瓊儀,延慶台華,正位藩閫”之“延”,正作“”。

3、《說文》有一個字和”的字形幾乎完全相同訓爲“安步也。从廴、从止。之屬皆从。”而部首下有一延”字,做訓爲“長行也。从、丿聲。”許慎認爲延”從丿聲不確,在古文字中丿從無作聲旁者,“”、延”应为一字。還要值得注意的是,《說文》中旁不見於古文字,所謂的旁實由彳旁訛變而來。[9]

4、戰國文字中有在豎畫的頂端左側加一斜畫的情況。李家浩先生曾舉出“匋”、“瓔”、“歲”、“陳”四個例子。[10]到了戰國秦漢時期,人們習慣上把”所從的“止”的豎畫的頂端左側也加一斜畫,小篆中的形即應由此演變而來。它的字形演變在早期隸書中還有一些蹤跡可尋,比如在睡虎地秦簡、馬王堆帛書及銀雀山漢簡中,延字寫作[11]雖然豎畫頂端加了一斜畫,但還保留着“”字的鮮明特徵

(延)”或許應依《尚書•顧命》:“逆子釗於南門之外,延入翼室”,《儀禮•覲禮》:“擯者延之曰升,升成拜,乃出”,《儀禮•士虞禮》:“尸及階,祝延尸,尸升”,《韓非子•說林下》“衛將軍文子見曾子,曾子不起,而延於座席”之,做“引進、接待”的意思講在此處加“酉”旁,應與《焂卣》用來喝酒的性質有關。

 

 



[1] 河北省文物管理處:《河北元氏縣西張村的西周遺址和墓葬》,《考古》19791期,第23-26頁。

[2] 單育辰:《作冊嗌卣初探》,《出土文獻研究》第十一輯,中西書局,201212月,第24-31頁。

[3] 吳匡、蔡哲茂:《釋金文諸字》,《盡心集——張政烺先生八十慶壽論文集》,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11月,第137-145頁。湯餘惠:《洀字別議》,《容庚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古文字專號),廣東人民出版社,1998 4月,第164-171頁。

[4] 李學勤、唐雲明:《元氏銅器與西周的邢國》,《考古》19791期,第57頁。又,李學勤:《元氏青銅器與西周的邢國》,《新出青銅器研究》,文物出版社,19906月,第62-63頁。

[5] 吳鎮烽:《商周青銅器銘文暨圖像集成》,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9月,第29冊第15815-15818號。董珊:《郳公父二器簡釋》,“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12410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821。董珊:《郳公鎛“乍正朕保”補釋》,“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12513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864。周亞:《郳公鎛銘文及若干問題》,《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九輯,201210月,中華書局,第386-397頁。董珊:《郳公父二器簡釋》,《出土文獻》第三輯,中西書局,201212月,第158-132頁。

[6] 張世超、孫凌安、金國泰、馬如森:《金文形義通解》,“”條,[京都]中文出版社,19963月,第400-403頁。

[7] 白川靜《金文通釋》第四輯《康侯》已言“”、“”兩字聲義有可通之處,見《白鶴美術館誌》第四輯,19409月,第149-150頁。

[8] 此例承蔣玉斌先生示知。

[9] 郭沫若:《小盂鼎考釋》,《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錄考釋》(下),上海書店,19997月,第37頁。李零:《爲〈说“引”字〉釋疑》,《古文字論集(第二集)》,《考古與文物叢刊》第2號,198311月,第116-117頁。宋華強:《新蔡簡“延”字及從“延”之字辨析》,“簡帛網”,200653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334。宋華強:《新蔡簡“延”字及從“延”之字辨析》,《新蔡葛陵楚簡初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3月,第347-358頁。

[10] 李家浩:《傳遽鷹節銘文考釋》,《著名中年語言學家自選集李家浩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12月,第82-100頁。

[11] 參看《睡虎地秦簡文字編》、《秦漢魏晉篆隸字形表》“延”字條,見張守中:《睡虎地秦簡文字編》,文物出版社,19942月,第25頁。漢語大字典字形組:《秦漢魏晉篆隸字形表》,19858月,四川辭書出版社,第127頁。



 

本文收稿日期為2013年5月4日。

本文發佈日期為2013年5月4日。



点击下载附件:1194單育辰:焂卣補釋


分享到:
学者评论
  • 苦行僧 在 2013/5/4 20:49:37 评价道:第1楼

    將“彳止口酉”讀為“宴”,訓為宴請,似更好一些。《左傳•宣公十六年》:“王享有體薦,宴有折俎。”

Copyright 2008-2018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35774号 地址: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450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