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学者文库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王繼如:《辭海》修讀談片
在 2010/7/7 15:21:33 发布

《辞海》修读谈片

 

王继如

苏州大学 

 

    1978年跟从徐士复师攻读硕士学位,由于徐士复师是《辞海》语词分册的分科主编,应师命,参加做语词分册的补编本(1979年版新版《辞海》问世后,读者反映所收语词词条数量太少,尚不及老版的《辞海》,故有语词分册补编之作),从此与《辞海》的修订(《辞海》每十年修订一次)结缘,迄今已近三十年了。1981年到1985年间,又参加《汉语大辞典》的编撰,撰写词条之外,做南京师大编写组编写词条的初审,不能解决的疑难,再交徐士复师审阅。往往我将剩下的十数条送徐士复师处,师随即做处理,并示处理之法。我如得耳提面命,大有侍坐之欢,获益良多。客岁夏日,徐士复师以96高龄仙逝,而我在此前后有幸得到《辞海》编辑部门的信任,负责《大辞海》和《辞海》2009年版苏州编写组的工作,原其所自,实得徐士复师之赐。修读之时,偶有所得,无不念及吾师教育之恩。现将修读《大辞海》和《辞海》稿本时所得(修读时自然会涉及其他有关的辞书),整理成文,爰述其因缘如上。

 

立目是否妥当?

    汉语的语词,是从句子中截取的。汉语不是分词书写的,所以截取语词就必须慎重了。判断截取的部分能否构成一个语词,需要正确的语感,还可以作必要的语法分析。我所以将语感摆在第一位,是因为我们对句子做语法分析,实际上还是建立在语感的基础上,建立在对句子的理解上的。纯粹的语言上的、书写上的标志,在汉语言文字中是没有的。下面我们看些例子:

 

【鸡鹜争食】鸡和鸭子抢食吃。比喻小人争权夺利。《楚辞·卜居》:“宁与黄鹄比翼乎?将与鸡鹜争食乎?”(2009年版《辞海》增补条目初稿)

 

“鸡鹜争食”的立目和释义,见之《当代汉语词典》页 998,光是这样的立目和释义,不可谓非。但某氏补此《卜居》之例,却是错了。此例谓“(我)与鸡鹜争食”,而非“鸡鹜间争食”。“鸡鹜 ”是“与”的介词宾语,“争食”的主语是“我”,在这样的书证上不可立此目。实在要立目,则必须换合适的书证。《明文海》卷418王宠《张琴师》:“鸡鹜争食,灵鸟不顾。有嗈其音,爰合韶濩。”可以当之。

 

【邮奏】谓邮寄奏章。《后汉书·光武纪下》:“ 刺史、二千石长吏皆无离城郭,无遣吏及因邮奏。”李贤注引《说文》:“邮,境上行书舍也。” (《古汉语大词典》页2021

 

此目承《佩文韵府》而来,但《佩文韵府》主要是为押韵而作,原不考虑书证所截是否成词。此例是说依凭驿站来传送奏章。“邮”(驿站)是“因”的介词宾语。“奏”的主语是“刺史、二千石长吏”,不能截取“邮奏”来立目。能够截取“邮奏”的书证,见之[] 李清馥撰《闽中理学渊源考》卷 78《太常李心湖先生懋桧》:“至谪所,闻边警,复邮奏安边之 策。”释义当作“通过驿站上奏”。现在的释义用了“邮寄”一语是不妥当的,读者会很容易作今语来理解。这两个例子,因为读书时句中所能停顿之处不同,而使得能否截取“邮奏”一词有别

 

【由缘】1缘故。《魏书·鹿悆传》:“﹝鹿悆﹞仍叙由缘,景儁便记。”《法苑珠林》卷五二:“度惊曰:‘汝那得蓬莱道人书唤我归耶?’乃说由缘,又将钵与之。”2机缘。[] 独孤及《自东都还濠州奉酬王八谏议见赠》诗:“二华旧游如梦想,他时再会何由缘。”[]游《别曾学士》诗:“起坐三叹息,欲见无由缘。”[] 刘大櫆《〈杨黄在文集〉序》:“先生数为余言杨君,余心慕焉,而无由缘见也。”3从循。[] 陶潜《杂诗》之九:“慷慨思南归,路遐无由缘。”[]况《寄上兵部韩侍郎奉呈李户部卢刑部杜三侍郎》诗:“出门多岐路,命驾无由缘。”(《汉语大词典》7册,页1301

【由缘】1由来,缘故。《魏书·鹿悆传》:“又曰:‘游历多年,与卿先经相识。’乃(字误,当为仍——笔者)叙由缘。”2犹办法。陶潜《杂诗》:“慷慨思南归,路遐无由缘。”(《古汉语大词典》页2021

 

陶渊明的例子,是否可以截取“由缘”一词,是有疑问的。而这两部词典,对陶例中截取的“由缘”释义也不相同。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页357(中华书局2003年版)是把“由缘”作为一个词的,解释说:“由缘:缘由,事之由来也。”看来,他们都是读作“无——由缘”的。而我以为应该读作“ 无由——缘”。“无由”是个凝固结构,表示“无从”之意。如:[] 贾谊撰《新书》卷6《容经》:“谚曰:君子重袭,小人无由入;正人十倍,邪辟无由来。”《元经》卷3[] 薛收传:“荡阴之败也,帝惧祸,将出奔,而月明,无由去。”[] 吕本中撰《东莱诗集》卷6《久雨路绝,宾客稀少,闻后土祠琼花盛开,亦未果一往也》:“街头泥潦一尺许,意虽欲往无由行。”[] 成廷珪撰《居竹轩诗集》卷2《瑞麟图·至正己丑夏五月,麟出泰兴县张村,村民棰死之,县尹冯君写为图,请以赋之》:“无由歌一角,宜尔寿千龄。”“缘”谓依顺。“无由缘”就是无从依顺。诗意谓因为路太远,无从依顺前行。[] 顾况《寄上兵部韩侍郎奉呈李户部卢刑部杜三侍郎》诗:“出门多岐路,命驾无由缘。”也是这个意思。“缘”从依顺引申,可以有追寻、求取之意。如韩愈《谢自然诗》:“茫茫八纮大,影响无由缘。”此谓八极之宏广,其踪迹无从追寻(“影响”是影子与回响,引申指踪迹)。孟郊《和宣州钱判官使院前石楠树》:“时来闻佳姿,道去卧枯株。争芳无由缘,受气如郁纡。”白居易《题裴晋公女几山刻石诗后》:“ 皆云公之德,欲报无由缘。”刘禹锡《有獭吟》:“长居青云路,弹射无由缘。”像白居易、刘禹锡之例,截取“由缘”并解释为“缘由,事之由来”,是讲不通的。

与此有关的还有一个“何由缘”(如 [] 独孤及《自东都还濠州奉酬王八谏议见赠》诗:“二华旧游如梦想,他时再会何由缘。”)是否能截取“由缘”一词,我以为也是不妥当的。因为“何由”也是个凝固结构,表示“何从”之意。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便是人所皆知的例子。《宋诗钞》卷88黄公度《秋旱热甚,尤苦登陟,舆中戏成》:“吁嗟号帝阍,此语何由彻?”也是其例。所以我以为独孤及的例子要读为“何由——缘”,即何从求得。[] 曾巩撰《元丰类稿》卷2《谢章伯益惠砚》:“是非得失错且繁,以情相语何由缘?”也是此意。“缘”又有攀援义,“何由缘”是何从攀援之意。如:《元诗选》初集卷46朱徳润《山水屏图诗》:“我欲托身上山颠,丹梯百尺何由缘?”[] 袁华撰《耕学斋诗集》卷7《题张子政黄大痴松亭高士图》“太山斗绝何由缘,下有鸟道丹梯悬。”([] 钱榖撰《吴都文粹续集》卷25此文作者作卢儒)

如上所论,“由缘”条目下不能截取“由缘”一词的书证,应该予以删除。

 

释义是否准确?

       立目以后,就是释义。释义的首要要求就是准确。但由于习惯思维的影响,或由于未曾细加研究,我们对一些词的释义容易产生问题。如:

 

【颐】1下巴。如:以手支颐。《庄子·渔父》:“左手据膝,右手持颐以听。”(《辞海·语词分册》音序本页1319,《古汉语大词典》页2230同)

【颐】1指口腔的下部。俗称下巴。《易·噬嗑》:“颐中有物,曰噬嗑。”(《汉语大词典》12册,页293

【颐】1颊;腮:两颐|支颐(手托住腮)|解颐。(《当代汉语词典》页 1311

【颐】1面颊;腮。如:两颐;以手支颐。《庄 子·渔父》:“左手据膝,右手持颐以听。”(《大辞海》稿)

【颐】1颊;腮;下巴。(《汉语大字典》页 4371

 

”究竟是下巴還是颊?词典中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说法。《汉语大字典》觉得难以判断,干脆就杂糅两说。实际上,这个问题并不难解决,只要看看《易·噬嗑》“ 颐中有物,曰噬嗑”就明白,颐必指面颊。面颊内才有放食物来咀嚼的地方,下巴是不行的。另外,我们再看看有“两颐”([] 陈廷敬《午亭文编》卷7《三峡流泉歌为曹炼师作》“终弹使我再三叹,师今年少红两颐。老我衰飒双白鬓,故山有约相参差。”)、“朵颐”、“颐养”、“解颐 ”等说法,就知道此说不谬。与此相关的词目也有好几个,都必须作相应的修改。如“颐指气使” ,《大辞海》稿本作“不说话而用面部表情来示意。指有权势的人倨傲的神气”,就比其他的解释(如《汉语大词典》解释为“谓以下巴的动向和脸色来指挥人”——12册,页294)要准确。[1]又如“颔”(“顄”同)也都不宜释作“下巴”。《释 名·释形体》:“〔颐〕或曰辅车……或曰颔车;颔,含也,口含物之车也。”既然“”就是口中可以含物之处,自然只能是面颊了。

 

】犹绗。用针线固定面儿和里子等,使之相合。[]张鷟《游仙窟》:“五嫂因起谢曰:‘新妇曾闻,线因针而达,不因针而;女因媒而嫁,不因媒而亲。’”[]赵叔向《肯綮录·俚俗字义》:“缝衣曰 䌥。 ”郭澄清《大刀记》第十五章:“给他多么好的针线,他也不会缝衣被。”(《汉语大词典》9册,页1042,电子版释义略有改动,作“用针线缝合衣被等的面儿、里子等”,《辞海·语词分册》音序本页1344所说与此相同)

 

这个释义其实是不太准确的。《遊仙窟》之例,溯其源,是出自《说苑·说》,文云:“孟尝君曰:‘寡人闻之:缕因针而入,不因针而急;嫁女因媒而成,不因媒而亲。’”“急”是紧义(指空间上的紧),如《说文》:“唫,口急也。”(谓嘴巴闭紧)“緊,纏絲急也。”(谓丝缠得紧)“捦,急持衣也。”(谓紧拉住衣襟)“(),引急也。”(谓紧紧拉住)《三国志·魏志·吕布传》:“遂生缚布。布曰:‘缚太急,小缓之。’太祖曰:‘缚虎不得不急也。’”“急”表示时间上的紧,今人都理解,此义和空间上的紧是可互为引申的。“急”表示空间上的紧,在今天的潮汕话中还保留着,如过去常用的箍袜子的松紧,潮汕话称“袜急”,就是取其能将袜子箍紧之意。《说苑》文的意思是:丝缕依靠针才能进入衣物,但是并不是有了针就能缝的紧。《游仙窟》用“”字,《广韵·隐韵》:“䌥: 缝衣相著。”《集韵·隐韵》:“䌥:《博雅》絣也。一曰缝衣相合。”显然, 䌥的 意思也是缝紧,和“急”是相应的。所以,这里的释义应该是“缝紧”。现在释作“”,而“”是粗粗缝上,针脚很宽,用在这里是不合适的。“与“隐”同为倚谨切,因此也就可以借作 “隐”。杜甫《李监宅二首》之一:“尚觉王孙贵,豪家意颇浓。屏开金孔雀,褥隠绣芙蓉。” 明杨慎撰《丹铅续録》卷12“缛芙蓉”条就说字借作隐。

 

【一元】2汉《三统历》法以四千六百一十七年为一元。《汉书·律历志上》:“凡四千六百一十七岁,与一元终。经岁四千五百六十,灾岁五十七。 ”5指天下。《晋书·赫连勃勃载记》:“夷一元之穷灾,拯六合之沉溺。”(《汉语大词典》1册,页10,《古汉语大词典》页2说同)

 

《晋书》的“一元”是指天下吗?这是有疑问的。“一元”实在仍指历数之一元。古人认为,一元之中,总有若干年是大灾年。《汉书·食货志上》说王莽为政,天下灾荒,诿过于天,下诏曰:“予遭阳九之阸,百六之会,枯旱霜蝗饥馑荐臻,蛮夷猾夏,寇贼奸轨,百姓流离,予甚悼之。害气将究矣。”颜师古注:“此历法应有灾岁之期也,事在《律历志》。”《晋书》之意,是赞颂赫连勃勃能平掉一元之中的穷阸灾荒年。这是就时间言之。下文“ 拯六合之沉溺”才是从空间来说。《隋书》卷58《许善心传》:“属阴戎入颍,羯胡侵洛。沸腾墋黩,三季所未闻;扫地滔天,一元之巨厄。”亦是此义。

 

【靥星】指昏黄隐现的星。 []褚亮《咏花烛》:“靥星临夜烛,眉月隐轻纱。”[]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七夕》:“更深黄月落,夜久靥星稀。”(《汉语大词典》12册,页393

【靥靥】1星光隐现貌。[]温庭筠《晓仙谣》:“银河欲转星靥靥,碧浪迭山埋早红。”[]范成大《三月十五日华容湖尾看月出》诗: “晶晶浪皆舞,靥靥星欲避。”2指酒窝。[]汤式《一枝花·赠明时秀》套曲:“星靥靥花钿簇翠圆,黑鬒鬒云髻盘鸦小。”(出处同上)

 

这两个词条的释义存在相当多的问题。什么是“靥星”呢?古代妇女多贴花钿於脸上,谓之靥饰。其状有如星者,谓之靥星。褚亮诗“靥星临夜烛,眉月隐轻纱。”显然指的是女人脸上的饰物靥星,而非天上的星星。《山堂肆考》卷231:“靥星,美人面靥若星也。古诗‘靥星临夜烛’。”说得非常清楚。以后又用此类似星星的饰物来指闪烁的星星,这就是任希古的用例了。实际上,任希古诗语带双关,察原诗可知。但作为词典,只能选择指天上星星之义。由于作为饰物的靥星亮光闪烁,于是又将靥字重叠为“靥靥”来形容星光闪烁了,这就是温庭筠、范成大的用例。“靥”虽然可以指酒窝, “靥靥”却没有此义。所以汤式的“星靥靥花钿簇翠圆”仍然应该理解为星状的靥饰光闪闪才合理。《升庵集》卷14《梅花落》之四:“团思更团情,依幌且依楹。朝朝妆靥靥,日日望卿卿。”“靥靥”也是指靥饰之光闪烁。这个“指酒窝”的义项应该取消。

 

【伋伋】虚伪欺诈貌。《庄子·盗跖》:“子之道狂狂汲汲,诈巧虚伪事也。”陆德明《释文》:“汲汲,本亦作伋伋”成玄英疏:“狂狂,失性也;伋伋,不足也。”(《辞海·语词分册》2009年版稿本。)

 

显然,这样的释义和旧注是不相应的。再看他例,柳宗元《赵秀才群墓志》:“嗟然秀才胡伋伋,体貌之恭艺始习。”(《柳河东集》页533,中国书店1991年据世界书局1935年本影印)此词显然亦作“汲汲”(如《汉书·扬雄传上》:“不汲汲於富贵,不戚戚於贫贱。”)是急切追求貌。

 

近代汉语中的一些俗语词,解释起来是有些难度的,需要反复比较,才能获得比较正确的解释。如:

 

【一递里】一会儿。萧德祥《杀狗劝夫》第三折:“一递里暗昏昏眼前花发,一递里古鲁鲁肚里雷鸣。”(《古汉语大词典》页8,此词王学奇、王静竹《宋金元明清曲辞通释》语文出版社2002年版未收。)

 

如果只看这个例子,释义是可以讲通的。但是,我们再来看:

 

【一地里】1犹一味。[]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二:“阶前僧行,一谜地向前哀告。擎拳合掌,要奴献与贼盗。指约不住,一地里闹护铎,除死后一场足了。”[]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三折:“一地里受煎熬,遍寰宇空劳攘,兀的不慌杀了海内龙王。”[]刘致《双调新水令·代马诉冤》套曲:“一地里快躐轻踮,胡奔乱走,紧先行不识尊卑。”(《汉语大词典》1册,页25

 

显然,“一递里”同“一地里”,是“一味”之意,即“一个劲的如何”,萧德祥的例子是说眼睛一个劲地发花,肚子一个劲地乱响,并不是说这两者交替着进行。《古汉语大词典》的释义是错

释义时,还要注意到今天使用的一些词语尽管和古代的一些词语字面相同,但有的意义是有所不同的。如:

 

【惩】1惩罚。《诗·鲁颂·閟宫》:“戎狄是膺,荆舒是惩。”孔颖达疏:“荆楚群舒叛逆者,於是以此惩创之。”《荀子·王制》:“故奸言、奸说、奸事、奸能、遁逃反侧之民,职而教之,须而待之,勉之以庆赏,惩之以刑罚,安职则畜,不安职则弃。”《汉书·董仲舒传》:“殷人执五刑以督奸,伤肌肤以惩恶。”陆柱国《岔路口》三:“违者严惩不贷。”2.克制;制止。《诗·小雅·沔水》:“民之讹言,宁莫之惩。”毛传:“惩,止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惩违改忿兮,抑心而自彊。”王念孙《读书杂志·史记五》:“惩,止也;违,恨也。言止其恨,改其忿,抑其心,而自彊勉也。”参见“惩忿窒欲”。3鉴戒。《诗·周颂·小毖》:“予其惩而毖后患。”郑玄笺:“惩,艾也。”《韩非子·难二》:“不诛过,则民不惩而易为非,此乱之本也。”[] 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臣愿陛下鉴汉、唐、五代之所以乱亡,惩晋武苟且因循之祸,明诏大臣,思所以陶成天下之才。”郭沫若《洪波曲》第七章二:“但这一次的陈诚,惩于前一次扩大宣传周的过火,却不肯多出钱。”(《汉语大词典》7册,页769

 

】惩罚。《说文·心部》:“惩也。”段玉裁注:“文多用乂、艾为之,而 废矣。”《诗·周颂·小毖》“予其惩而(毖后患——词典漏去此三字)”郑玄注:“惩,艾也.”陆德明释文:“艾音刈,字或作”。《晋书·地理志上》:“始皇初并天下,惩 战国,削罢列侯,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古汉语大词典》页369

 

古汉语中的“惩”,和今天的惩罚义是有不同的。古汉语中的“惩”是受创而知戒之意。这是个常识性的问题了。《汉语大词典》中的 1项和3项,实在都可以用这个“受创知戒”来解释。《诗》“戎狄是膺,荆舒是惩”,“膺”“惩” 虽然都有打击的意思,但打击的目的和程度是有所区别的。这里是将戎狄作为头号敌人,需要狠狠打击;而将荆舒作为二号敌人,要使其吃点苦头而吸取教训。《诗》“予其惩而毖后患”,是说受创于前事吸取教训而谨慎于以后可能出现的祸患。《荀子》“惩之以刑罚”,是说用刑罚来使他们吃苦以接受教训。《韩非子》的“不诛过,则民不惩而易为非”,是说民没有受创而吸收教训则易于做坏事。《汉书》“伤肌肤以惩恶”,也都是使其吃苦头而知戒止之意。 王安石的“惩晋武苟且因循之祸”,是说从晋武受创之事吸取教训。这些不同的用例,其词汇义是相同的,只是语法上有所不同:有主动的惩人,有被动的受惩;所得教训有亲身所历,有他人所历。所以是不宜将“惩”解释为“惩罚”的。 “受创知戒止”之义,在使用中,会特别强调其中的某个意义成分,而导致另一个意义成分的弱化而逐步脱落。如果特别强调“戒止”之意,就是《汉语大词典》中第2项的意义了。如果特别强调“使其受创” 之义,那就是今天常用的“惩罚”义了。这种词义的运动变化,我称之为“脱落引申”。从这个角度来处理“惩”字的义项,可能会更符合语言实际些。与此密切关联的“膺惩”,其书证就是《诗·閟宫》,自然也不能简单地释为“打击和惩治”(《汉语大词典》6册,页1393。其中现代的用例用这个释义则是可行的)了。

还有个相关联的“㣻”,《古汉语大词典》解作今语的“惩罚”,用在《晋书·地理志上》文中,显然不通。秦始皇怎么能惩罚战国这个时代?还是要解释为“受创知戒”较好。《汉语大词典》7册,页397解释为“惩戒;警戒”,近之。

 

    语词词典,有些词语带有一定的专业性。对它的释义要参照一些专业书籍,有亲身体验更好。如:

 

【机缘】佛教名词。“机”指受教者的根机, “缘”指施教者的因缘。佛教认为根机与因缘凑合,方成教化,故名。后泛指机会和缘分。如:机缘凑巧。李渔《慎鸾交·待旦》:“你若果然爱他,把真心话儿说几句在我心上,待我替你缓缓图之。或者有些机缘,也未见得。”

 

此解将“机”“缘”分属受教者和施教者,违背佛理。丁福保编《佛学大辞典》页1739:“机谓根机,缘谓因缘。言众生有善根之机,而为受教法之缘者。《四教义》一曰:‘夫众生机缘不一,是以教门种种不同。’又,禅家宗匠,临机应缘之行藏作略,谓之机缘。六祖《坛经》有机缘篇。”(上海佛学书局1947年版)《佛光大辞典》页6253:“机,根机;缘,因缘。众生之根机具有接受佛、菩萨等教化之因缘,称为机缘;凡说法教化皆以机根之纯熟为缘而起。此外,禅宗师家教化弟子时,极强调顺应各种机缘而施行其教法。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大四七五○○中):‘尔看眉毛有几茎,这个具机缘,学人不会,便即心狂。’〔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一、六祖坛经机缘品、法华玄义卷六上〕”(书目文献出版社 1989年版)可见,“机缘”是就众生一方来说的,是说众生之根机有受佛教化之因缘。书证可增龙树菩萨造、陈天竺三藏真谛译《十八空论》:“如来虽入涅槃,犹随众生机缘,现应化两身,导利含识。”(《大正藏》31册,页861)。这个书证中“众生机缘”是相当说明问题的。

 

【漤】1用盐或其他调味品拌渍生的蔬、果、鱼、肉。《齐民要术 ·作菹藏生菜法》:“梨菹法,先作漤……以梨漤汁投少蜜令甜酢,以泥封之。”(《辞海·语词分册》2009年版稿本。释义已见《辞海·语词分册》音序本页603

 

“漤”究竟是什么?是浆汁,还是蔬果?会涉及鱼肉吗?缪启愉《齐民要术校释》页536(农业出版社1982年版)“梨菹法:先作漤:用小梨,瓶中水渍,泥头,自秋至春。至冬中,须亦可用。——又云:一月日可用。——将用,去皮,通体薄切,奠之,以梨漤汁,投少蜜,令甜酢。以泥封之。若卒作,切梨如上,五梨半用苦酒二升,汤二升,合和之,温令少热,下,盛。一奠五六片,汁沃上,至半。以簪篸置杯旁。夏停不过五日。又云:卒作,煮枣亦可用之。”其解释【四三】:“《六书故》:‘滥,或作漤。’《释名·释饮食》:‘桃滥,水渍而藏之,其味滥滥然酢也。’也就是《礼记·内则》诸种饮料之一的以桃干梅干和水浸渍的‘滥’。实际只是一种水渍水果并密封之使营乳酸发酵所成的酸浆。”于是释义可以改作“将水果浸渍并密封使之发酵所形成的酸浆。”例子则节用“梨菹法:先作漤:用小梨,瓶中水渍,泥头,自秋至春”较能说明问题。

 

【罱】2用网夹取河底烂泥作肥料。钱载《罱泥》诗:“两竹手分握,力与河底争……罱如蚬壳闭,张吐船随盈。”(《辞海·语词分册》音序本页603

 

这是过去在江南一带常见的一种农业劳动,北方人,两广人都不容易理解的。释义中用“网夹取”不通。当改作:“用一种工具”,然后解释:“这种工具,夹作大蚌状而有孔可漏去水,常用竹篾编成,其柄为长竹竿。”最好配图。笔者1964年在句容乡下锻炼时曾尝试过。这是极其费力的劳动。现在,是用机器挖泥船来做了。

 

一种真正的包含所有的词的历史的词典,自然必须穷尽这些词的所有义项。但是,实际上我们现在还不能编出有这样高度和内涵的词典,我们所说的“大词典”,也仅仅是相对而言的,其中语词收集的不完备,义项概括的不完全,都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依据已见的资料对义项作更明晰的审视,是确实应该去做的,也是能够做到的。如:

 

【介石】1谓操守坚贞。语出《易·豫》:“介于石,不终日,贞吉。”《宋书·谢灵运传》:“时来之机,悟先于介石,纳隍之诫,一援於生民。”《北史·隋本纪下》:“岂美璞韬采,未值良工;将介石在怀,确乎难拔?”[]陆采《明珠记·珠圆》:“义士施偷天之计,郎君秉介石之心。”(《汉语大词典》1 册,页1073)

 

此例书证中的《宋书》例“悟先于介石”是“操守坚贞”义吗?显然不是。此时我们有必要研究 《易·豫》中的文字了。《易·豫》爻辞“介于石,不终日,贞吉 ”,系于六二。《系辞下》对此有解释:“子曰:知几其神乎?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其知几乎?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易》曰:‘介于石,不终日,贞吉。’介如石焉,宁用终日,断可识矣。”这是说介如石者,对上不谄,对下不渎,得 贞正之德,故能知几如神,不俟终日。王弼对该爻的注说:“处豫之时,得位履中,安夫贞正,不求苟豫者也。顺不苟从,豫不违中,是以上交不谄,下交不渎。明祸福之所生,故不苟说;辩必然之理,故不改其操介如石焉,不终日明矣。”这段解释有三层意思:一、“处豫之时,得位履中,安夫贞正,不求苟豫者也”,即言君子处于逸豫之时,仍处在中正的位置,安于贞正,不沉溺于逸豫。二、“顺不苟从,豫不违中,是以上交不谄,下交不渎”,后两句是《系辞》对“介于石”的解释,整句大意是:君子处于顺境之中不苟且随流,处于逸豫之中而不违背中正,与上交不谄媚,与下交不侵渎。三、“明祸福之所生,故不苟说;辩必然之理,故不改其操”,大意是:君子明晓祸福从哪里发生,所以不随便喜悦(说,悦也);知道必然的道理,所以不改变其操守。最后说:君子既然如此耿介如石,所以不等一天结束就识见几兆,得吉。《系辞》和王注,都表明 “介石‘还有一个重要的含义——速见几兆。《宋书》之例,正是这个含义。其他的例子尚多,如:《宋书·武帝上》:“尔乃介石胜机,宣契毕举。诉苍天以为正,挥义旅而一驱。”《晋书·王敦传》:“愿出臣表,咨之朝臣,介石之几,不俟终日,令诸军早还,不至虚扰。”因此,此词应该增加一个义项“速见几兆”(博士生张徽有问,我为之梳理如是)。

 

有的词条的释义,并没有多少难度,但由于失于斟酌,或未能参考世贤之说,也会造成偏差。如:

 

【一沐三捉发】谓一次沐浴须三度握其已散之发。形容求贤殷切或事务繁劳。(《汉语大词典》1册,页40

 

就是洗头,不是洗浴义,释义不应该连及“浴”字。“三”不是实在的数字,只是表示多次。这些,都是应该注意的。

 

【尤佚】犹淫逸。《晏子春秋·谏上》:“民愁苦约病,而奸驱尤佚。隠情奄恶,蔽謟(今通行本作谄,王念孙以为‘蔽谄’ 二字义不相近,不当连文,字当为謟,惑义。今从文渊阁库本作謟——引者)其上。”张纯一注:“尤,过也,甚也。”(《古汉语大词典》页762

 

如按张纯一之说,此词之义当为“太过逸乐”,与“淫逸”义仍相去有间。而王念孙则谓“尤佚”即“溢尤”,则其意为太过富裕。文云:“尤,过也,甚也。见《左传》襄二十六年注。佚与溢同。昭三年《左传》曰:‘道殣相望,而女富溢尤。’此云:‘ 民愁苦约病,而奸驱尤佚。’句法正相似。尤佚即溢尤。”(《读书杂志》六之一)《大辭海》稿本释为“过度淫逸”,是符合张纯一之注的。如果要考虑到王念孙的说法,那还可以加上“一说太过富裕”。

 

【引服】谓承认被诬陷的罪名而自殺。《资治通鉴·晋穆帝升平二年》:“隽收段氏及弼,下大长秋、廷尉考验……垂愍之,私使人谓段氏曰:‘人生当一死,何堪楚毒如此,不若引服。’” 胡三省注:“引服,自引而诬服也。”大长秋,宫中官名。(《古汉语大词典》页1328

 

“引服”并无自杀义,亦非一定被诬陷。只要解释为“认罪” 就可以了。《新唐书》卷191《忠义传上·安金藏》:“俄有诬皇嗣异谋者,武后诏来俊臣问状。左右畏惨楚,欲引服。金藏大呼曰:‘公不信我言,请剖心以明皇嗣不反也。’”此例似为冤枉自己承认罪名义,但是,《宋史》卷315《韩缜传》:“夏谅祚死,子秉常嗣,遣使求封册。朝廷方责夏人不修职贡,欲择人诘其使。缜适陛辞,神宗命之往。缜至驿问罪,使者引服。迨夜奏上。”则并无冤枉诬服之意。所以《汉语大词典》则仅解释为“认罪,服罪”(4册,页93)是正确的。

 

【机巧】指体质和聪明才智。陶潜《与子俨等疏》:“日月遂往,机巧好疏,缅求在昔,眇然如何!”(《辞海·语词分册》2009年版稿本)

【机巧】1诡诈。《庄子·天地》:“功利机巧,必志夫人之心。” 2机灵;灵活巧妙。如:应对机巧。曹植《侍太子坐》诗: “翩翩我公子,机巧忽若神。”(《大辞海》稿本)

 

《辞海·语词分册》2009年版稿本释义大误。陶潜之例,龚斌《陶渊明集校释》页448释为“机智灵巧”“好疏”释为“很远”(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同于《大辞海》稿本“机巧”条第2项。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页536解释说: “意谓甚疏於投机取巧之事。与上‘性刚才拙’意近。”(中华书局2003年版)同于第1项。不管哪种解释,都不能如《辞海·语词分册》2009年版稿本那样释义。

 

【隐曲】2鲜为人知的苦衷,难言之隐。[]唐顺之《与王龙溪郎中书》:“而亦若不免以世俗之疑相疑者何也?无乃故为迂其问以剔抉圣贤之隐曲,而白之於世也乎?”章炳麟《中华民国解》:“而于吏治得失,民生隐曲,曾不一语及之。”(《汉语大词典》11册,页1120

【隐曲】难言之隐。唐顺之《与王龙溪郎中书》:“无乃故为迂其问,以剔抉圣贤之隐曲,而白之于世也乎?”(《古汉语大词典》页521

 

释义“难言之隐”,不确。我们将此书证引全:“古者师友之间既洞然肝胆相信矣,而亦若不免以世俗之疑相疑者何也?无乃故为迂其问以剔抉圣贤之隐曲而白之於世也乎?”可见这里不存在所谓“难言之隐”。太炎先生之例,更非此义。这里指的是深微隐蔽处的曲折情况。

 

【侑巵】1即攲器。巵,酒器。 其器注满则倒,空则侧,不多不少则正。用以劝人戒骄戒满。(《汉语大词典》1册,页1332

【宥巵】即宥坐之器。(《汉语大词典》3册,页1421

【侑巵】即“攲器”。古代的一种盛酒器,注满则易覆。《文中子·守弱》:“故三皇五帝有戒之器,命曰‘侑巵 ’。”其器易覆,因取以为。(《古汉语大词典》頁252

【宥巵】即“攲器”。古帝王用以自戒之器。宥,右。《淮南子·道应训》:“孔子觀桓公之廟,有器焉,谓之宥巵。孔子曰:‘善哉,予得見此器。’顧曰:‘弟子取水。’水至,灌之,其中則正,其盈則覆。孔子造然革容曰:‘善哉,持盈者乎?’ ”高诱注:“宥,在坐右。中,水半巵也。” (《古汉语大词典》頁1232

 

宥巵”“侑巵”同一物,上引词典四种解释,有两种认为是酒器或盛酒器,一种说是“宥坐之器”,不误,但读者也不明为何物。只有最后一种解释是明白而准确的。根据这个解释,那显然不是酒器。

 

汉语的文字中有不少通假的用法。通假字的说明也在释义中。说明必须准确。能不用通假来解决的不必说通假,用通假来说明能恰到好处的必须说通假。如:

 

【揖】yī) 3通“壹”。《史记·秦始皇本纪》:“普天之下,抟(专)心揖志。”(《古汉语大词典》页825

 

这个义项是不能成立的。“揖”上古音在缉部,“壹”在质部,相去较远,不易言通假。而“揖”本有聚集义,《汉语大词典》6册,页749的解释是正确的:“揖2 同‘辑’。聚集。《逸周书·大聚解》:‘揖其民力,相更为师,因其土宜,以为民资。’卢文弨校“惠云:揖与辑同。”《史记·秦始皇本纪》:‘普天之下,抟心揖志。’《汉书·郊祀志上》:‘揖五瑞,择吉月日,见四岳诸牧,班瑞。’颜师古注:‘揖与辑同,揖,合也。’”这个解释如此清楚,后出的《古汉语大词典》的这个错误,只要小心一点,是可以避免的。

 

【祐福】祐,通“侑”。使得福报。《汉书·韦玄成传》:“皇帝至孝肃慎,宜蒙福。”(《古汉语大词典》页1903 。)

【祐福】赐福。《史记·孝武本纪》:“神灵之休,福兆祥。”《汉书·韦玄成传》:“皇帝至孝肃慎,宜蒙祐福。”(《汉语大词典》7册,页844

 

《史记》之例,“”为动词,谓神之以福。《汉书》之例,可以认为 “福”这个述宾结构作“蒙”的宾语,所以释义可以作“神之以福,即赐福”。《古汉语大词典》引入通“”之解,反而迂曲难明。

 

【兰单】单,通“殚”。谓疲乏力尽。束皙《近游赋》:“乘筚辂之偃蹇,驾兰单之疲牛。”亦作“阑单”。刘知几《史通·二体》:“阑单失力。”(《古汉语大词典》页314

 

已经说“单”通“殚”,为乏,尽义,则“兰”字何所取义?而引例中已经有“ 阑单”,何不再说“兰”通“阑”?将释义改为:“兰,通‘阑’;单,通‘殚’。均有乏、尽义。谓疲乏力尽。”不是就将语源说清楚了吗?

 

词典,用字是极其简省并要求非常准确的,有时多用一个字,也会使释义出现本来不该出现的问题。如:

 

【渔色】《礼记·坊记》: “诸侯不下渔色。”孔颖达疏:“渔色,谓渔人取鱼,中网者皆取之,譬如取美色,中意者皆取之,若渔人求鱼,故云渔色。”后指渔猎美色的行为。(《古汉语大词典》页1134

 

“渔色”本来就是渔猎美色,并不是后来才有此义,这里的“ 后”字用得不恰当。《汉语大词典》6册,页93“渔色”条就直接解释说: “猎取美女。

 

 

书证是否合适

书证,关系到释义是否能够成立,是否能够活泼泼地站立起来。清代小学的名著中,赫赫有名的《说文解字注》(段玉裁)和《广雅疏证》(王念孙),说到底,就是给书中的释义找到合适的书证。其中未找到合适书证的,还有待后人来补充。《汉语大词典》编撰之时确立的一个原则“无用例的字不立目”,就是因为这些字没有书证就如同没有灵魂似的。对于语言来说,实实在在活活泼泼的话语,比起任何归纳都更为重要。相对于释义来说,书证是否合适,首先是看它和释义是否对应。如上面提到的“介石”条,其中的书证《宋书》“悟先于介石”,显然和释义“操守坚贞”不对应,需要建立新的释义。又如引服”条,从书证来看,并不一定有受诬陷义,更无 杀义,释义便需要修改。再看下例:

 

【引吭】吭,喉咙。引颈放声,形容鸟鸣。《宋史·陈氏世家》:“洪进在泉州,日方昼,有苍鹤翔集内斋前,引吭向洪进,洪进视之,有鱼鲠其喉。”韩愈《燕河南府秀才》诗:“引吭吐铿轰。”(《古汉语大词典》页 1328

      

显然,《宋史》例难见“引颈放声”之义,观其下文“即以手探取之。鱼犹活,鹤驯扰斋中,数日而后去。人皆异之”可知。喉咙中塞了一条鱼,还如何“引吭放声”?此“引吭”不过是拉长颈脖之意。

词典中引用的书证,要求简短而意明。意明的前提是对书证所在的那段文字要读明白,这样才能截取恰当,标点正确。在此基础上,要求简短才有意义。下面的例子,书证是有问题的:

 

译贝】翻译的佛经。 []适《代为母还水陆疏》: “伏望一切虚空,四维上下瞻十地坐莲之相;三乘皆具,大乘闻五天译贝之文。”(《汉语大词典》11册,页446。《古汉语大词典》455所用书证同)

 

引用的书证没有办法读通。“三乘皆具,大乘闻五天译贝之文 ”简直不知所云。这因为节录之文破句太甚。洪适原文如下:佛起慈悲之心,随缘必应;人有呻吟之苦,修善或除。徼十方贤圣之灵,设三界阳之会。伏念母氏尝萦疾疢,浸阅冬春。三折肱而和为医,曾弗逢良药;一举足而不忘母,爰有祷 宝坊。赖正觉之开颜,致沉疴之去体。是修净供,不违本心。伏望一切空虚,四维上下,瞻十地坐莲之相,三乘皆具大乘;闻五天译贝之文,一食为无量食。咸生欢喜,为作证明。所愿福德川增,灾殃冰释。数口保团栾之乐,四时消坎坷之忧。(见洪适《盘洲文集》卷70)“瞻十地坐莲之相,三乘皆具大乘”,是说看到十地均坐莲花座的庄严相,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这三乘便都有大乘之心。“闻五天译贝之文,一食为无量食 ”,是说听到五天竺翻译过来的佛经,一食便化为无量之食。这里的书证,应该截取“伏望一切空虚,四维上下,瞻十地坐莲之相,三乘皆具大乘;闻五天译贝之文,一食为无量食”并如此标点方妥。

 

  编写、修订词典要注意的问题还很多,这里所说不过是其荦荦大者。所说也不敢自以为是,敬请读者是正。

 

20075月初稿

2007615修订

 

——————————

参考文献

《大辞海》稿本。

《辞海·语词分册》2009年版稿本。

《辞海·语词分册》音序本,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

《古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版。

《当代汉语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版。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0年—1993年版

《汉语大字典》,湖北辞书出版社暨四川辞书出版社19861990年版

 

 



[1]参拙文《说“辅车相依”和“颐指气使” 》,《辞书研究》1987年第4期,又载拙著《训诂问学丛稿》,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本文发表于《〈辞海〉通讯》157至159期(20071115—20080927,内刊),主要部分又发表于《中华字典研究》第一辑。

本文发布日期为2010年7月7日



点击下载word版:0703《辞海》修读谈片


分享到:
学者评论
  • 萧三余 在 2010/7/7 20:00:25 评价道:第1楼

    【兰单】单,通。谓疲乏力尽。束皙《近游赋》:乘筚辂之偃蹇,驾兰单之疲牛。亦作阑单。刘知几《史通·二体》:阑单失力。(《古汉语大词典》页314

    已经说,为乏,尽义,则字何所取义?而引例中已经有阑单,何不再说?将释义改为:兰,通;单,通。均有乏、尽义。谓疲乏力尽。不是就将语源说清楚了吗?

    先生好,小子提點意見:

    蔣禮鴻曰:“復有‘闌單’、‘潦倒’、‘郎當’……斯皆聲轉義通,同條共貫者矣。”郭在貽曰:“‘蘭彈’亦作‘蘭殫’……聲轉又為‘拉塔’……又作‘儖儳’、‘藍攙’……聲轉又為‘郎當’……至於此詞含義,則或為疲弊不振,或為潦倒、頹唐,或為形貌醜陋,當視上下文意而定,未可拘泥。”郭在貽又曰:“‘蘭彈’有作‘闌彈’者,有作‘闌單’者……聲轉又作‘’、‘拉塔’……聲轉又作‘郎當’……又有作‘潦倒’者……”錢鍾書曰:“‘闌單’音轉而為‘郎當’。”王鍈曰:“‘闌單’與‘郎當’聲同韻近,應為一聲之轉。”據我所考,“蘭單”或作“蘭彈”、“闌彈”、“蘭驒”、“闌殫”、“攔單”、“闌單”,疲軟委頓貌。

  • chencongjia 在 2010/7/18 16:50:57 评价道:第2楼

    无法下载

  • admin 在 2010/7/18 18:53:50 评价道:第3楼

    多谢提醒!链接已修复,敬请下载。

Copyright 2008-2018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35774号 地址: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445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