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学者文库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蕭旭:敦煌寫卷《王梵志詩》校補(上)
在 2010/5/4 15:16:15 发布

敦煌寫卷《王梵志詩》校補(上)

 

 

江蘇省靖江市廣播電視局

摘要】《王梵志詩》語言研究前修時賢取得了極大成績,但還有可補充者。

【關鍵字】《王梵志詩》,張錫厚,朱鳳玉,項楚,校補

《王梵志詩》在敦煌石室中被重新發現後,中外眾多學者進行了研究。近30年來,法國學者戴密微,大陸學者張錫厚、項楚,臺灣學者朱鳳玉都有專著行世[1],對《王梵志詩》進行輯錄、校釋,單篇論文更多,取得了極大成績。但有些語言問題還須繼續研究,本稿在前修時賢研究基礎上,誤者正之,是而未盡者申證之,未及者補之。信守“考本字、探語源、尋語流、破通假、徴方俗、系同源”的治學理念,勉力為之。博雅君子,是正為幸。

戴著未克獲睹,無從徵引。張著誤錄、誤校甚多,學者多有補正。項著書成最晚,後出轉精,本稿以項著為底本,標舉張著、朱著、項著頁碼,以便覆按。前人誤說,朱著、項著已訂正者,則不復論及。

 

 

1)邂逅蹔時貧,看吾即貌哨(卷 1《吾富有錢時》,項著P14

張錫厚曰:貌哨,唐代口語,指臉色難看(P2)。

朱鳳玉曰:貌哨,戴校臆改作 “藐誚”。貌哨,唐代口語,形容人臉色難看。或作“魈”,敦煌寫卷《字寶碎金》:“人魈:音,色反。”(P10

項楚曰:貌哨,應是醜陋之義,此乃唐人俗語。敦煌本《字寶碎金》:“人魈:音,色反。”正與“貌哨”音同,雖無釋義,而字皆從鬼,其寓有醜怪之義可以意會(P16)。

按:黃征曰:“‘貌哨’即 ‘魈’也,態度生硬、面色難看之意。”[2]“貌哨”為本字。貌,面容、面色。《說文》:“哨,不容也。”《廣雅》:“哨,衺也。”《禮記·投壺》鄭注:“哨,不正貌。”《廣韻》:“哨,口不正也。”黃交軍指出“哨”當取“不正”義,“貌哨”指看不順眼、態度冷淡[3],其說是也。“貌哨”指做嘴臉,俗言嘴尖鼻子翹也,吳語謂之“做死腔”。郭在貽從戴密微校作“藐誚”[4],張錫厚曰:“誚,原作‘哨’,當是‘誚’之譌。貌誚,即‘面嘲’。 ”[5]並不確。張金泉曰:“‘貌哨’即《字寶》之‘人魈’,又作‘’,當是急躁煩惱之意。即‘毷氉’,變文作‘冒懆’。”[6] 張涌泉從之[7] ,恐未確。訓“急躁煩惱”之“毷氉”當即“髝髞”,《集韻》:“髞,髝髞,急也。”[8]盧甲文曰:“‘貌哨’當為‘貌魈’,貌醜。魈是山魈。”[9]望文生訓。邂逅,遭逢、逢遇之義。字或作“解覯”、“解遘” 、“邂遘”、“解構”,《詩·野有蔓草》:“邂逅相遇,適我願兮。” 毛傳:“邂逅,不期而會,適其時願。”《釋文》:“遘,本亦作逅。”陳奐曰:“案傳文‘邂逅 ’下奪‘相遇適我願兮’六字……是‘不期而會’謂之‘遇’,非‘不期而會’謂之‘邂逅’也。 ‘邂逅’有‘適願’之義,《穀梁傳》云:‘遇者志相得也。’‘志相得’即《詩》所謂‘適我願 ’也。《綢繆》傳云:‘邂逅,解說也。’‘解說’猶說懌,亦是適我願之意……此徑(經)轉寫者刪去複句未盡,遂誤以傳文‘不期而會’四字專釋‘邂逅’二字,沿譌至今,直以‘邂逅’為塗遇之通稱,學者失其義久矣。‘邂逅’當依《綢繆》《釋文》作‘解覯’,《淮南子·俶真篇》: ‘孰肯解構人間之事。’高注云:‘解構,猶合會也。’構與覯通。”《詩·綢繆》:“見此邂逅。”毛傳:“邂逅,解說之貌。”陳奐曰:“《韓詩》云:‘(邂覯),不固之貎。’固,蔽也。不固,不蔽見也……解說者,志相得也。”[10]胡承珙曰:“‘邂逅’字只當作‘解構’,但為‘會合’之意……蓋凡君臣、朋友、男女之遇合,皆可言之。《魏志·崔季珪傳》注:‘大丈夫為有邂逅耳。’亦是遇合之意。《傳》云‘解說之貌’,即因會合而心解意說耳。”[11]二氏說甚確,足以發千載之覆。馬瑞辰曰:“逅與姤同,古文作遘……‘ 邂逅’通作‘解覯’,《綢繆》《釋文》云‘本作“解覯”’,是也。又作‘解構’……古‘邂逅’字正作 ‘解遘’,‘邂逅’為後作字,‘覯’與‘構’皆假借字也。”又曰:“《傳》云‘解說之貌’者,《釋文》:‘邂,本亦作解。逅,本又作覯。說,音悅。’《廣雅》:‘解,悅也。’……其實此詩‘邂逅’亦為遇合。”[12]“邂逅”,指志相合,亦即“適願”、“悅懌”之義;《韓詩》云:“邂逅,不固之貎。”“不蔽見”即“會合”也。諸義並相會。高本漢謂“《莊子》‘解垢’、《淮南子》‘解遘(構)’,意義都是‘假造’,他們和《詩經》裏的‘邂逅’沒有關係”[13],則誤矣,“假造”亦引申義。字或作“解搆”,《淮南子·人間篇》:“或明禮義、推道體而不行;或解搆妄言而反當。 ”姜亮夫曰:“‘邂逅’聲轉為‘解構’。”[14]字或作“解后”,《六書故》:“邂逅,行適相直也。古借用‘解后’。”後世誤為“不期而會”義,宋·釋道潛《慕容居士雙楠軒》:“故人解后相逢遇,指點婆娑索新句。” 宋·范成大《送江朝宗歸括蒼》:“半生三解后,相看成老翁。”字或作“解垢”、“解詬” ,《莊子·胠篋篇》:“解垢同異之變。”唐寫本作“解詬”。《釋文》:“解垢,或云:‘詭曲之辭。’”成玄英疏:“解垢,詐僞也。”《集韻》:“解垢,詭曲也。”武延緒謂“解垢”即《淮南子》、《後漢書》之“解構”[15],鍾泰曰:“‘解垢’猶‘邂逅’,不期而遇合曰邂逅,引申之,無因而造說亦曰邂逅。逅一作遘……邂逅、解垢、解構、解搆,用字雖殊,取義則一也。”[16]用為名詞,指捏造之辭、交構之言,故舊解為“詐僞”、“詭曲之辭”。《釋文》:“司馬、崔云:‘解垢,隔角也。’”林希逸說同[17]。《駢雅》卷1:“解垢,違忤也。”陳壽昌曰:“解,辯之晰也。垢,語之汙也。”羅勉道曰:“解,散也。垢,身後之塵也。”[18]楊柳橋曰:“解,疑借為乖。垢,疑借為隔。”[19]並非也[20] 。郭在貽謂“邂逅”訓作“偶然”[21];黃征謂“邂逅”為 “萬一”、“如果”之意[22];袁津琥謂“邂逅”有“偶然”、“碰巧”之義,此詩引申為“如果”、 “萬一”、“一旦”,作假設連詞[23]。此亦“逢遇”義之引申。

2)忽起相羅拽,啾唧索租調(卷 1《可笑世間人》,項著P24

項楚曰:羅拽,拖掣。亦作“ 羅曳”(P28,例略去不引)。

按:項說是也,而猶未盡。 P.2962《張議潮變文》:“遠來今日須誅剪,押背擒羅豈肯休?”亦其例。羅讀為攞,《集韻》:“攞,裂也。”《龍龕手鑑》:“攞 ,攞裂也。”猶言撕扯、撕裂。今冀魯官話猶謂撕扯為攞[24]。字或作邏,《新唐書·李公逸傳》:“至襄城,爲賊邏送洛陽。”《金瓶梅》第25回:“又邏著小的廝打。”今冀魯官話猶謂抓為邏[25]。王鍈曰:“‘羅’有‘阻攔’義。”[26]亦可。袁賓謂“拽”字為“梍”字形誤,“羅梍”即“羅皂”、“羅唕” 、“囉唕”,“吵鬧”之意,[27]殊為無據。

3)沉淪三惡道,負特愚癡鬼(卷 1《沉淪三惡道》,項著P37

項楚曰:特,原作“持”,據甲四改。負特,辜負。《遊仙窟》:“祇可倡佯一生意,何須負特百年身。”《李陵變文》:“負特壯心,乖為(違)本願。”又“丈夫失制輸狂虜,負特黃(皇)天孤傅(后)土。” (P38--39

按:項說本郭在貽[28],是也,而猶未盡。《遊仙窟》作“負持”,項徑改作“負特”,無據。 “負持”即“負特”。特讀為得,助動詞。《全唐詩》卷250皇甫冉《出塞》:“由來征戍客,負得輕生義。”《全唐詞》馮延巳《鵲踏枝》:“新結同心香未落,怎生負得當初約。”即“負得”連文之證[29]。黃征則曰:“原作‘持’不誤,負、持二字可看作同義連文。”又“‘ 負持’為同義連文……為‘持受’、‘承當’、‘賚持’之意。”[30]劉瑞明曰:“‘持’為詞尾,‘負’詞義即‘背著’,為‘對不起’義,詞義即為‘辜負’。”[31]未確。

4)富者辦棺木,貧窮席裹角(卷 1《富者辦棺木》,項著P56

項楚曰:角,包裹之義。《三水小牘》卷上:“乃與村眾及公直,同發蠶坑,中唯有箔角一死人,而缺其左臂。”《孟姜女變文》:“角束夫骨,自將背負。”“角”即“束”也,同義連文則為“角束”(P57)。

按:黃征、張涌泉說同 [32],皆本蔣禮鴻[33] 。蔣說是也,而猶未盡。角字或作捔,《廣雅》:“捔,猗也。”王念孫《疏證》曰:“《說文》:‘掎,偏引也。’《豳風·七月篇》:‘猗彼女桑。’傳曰:‘角而束之曰猗。’《正義》云:‘《襄十四年左傳》:“譬如捕鹿,晉人角之,諸戎掎之。”則掎、角皆遮截束縛之名也,故云角而束之曰猗。’角捔、猗掎古通用。”錢大昭《疏義》曰:“捔與角同。 ”[34]字或作𧣀,《玉篇》:“捔,攙捔也。𧣀,同上。”字或作桷,《韓詩外傳》卷1:“桷桑而無(為)樞。”《淮南子·原道篇》、《新序·節士》桷作揉。桷即搓揉束縛之義,周廷宷曰:“桷,《新序》作揉,疑此誤,當從《新序》。”趙善詒、許維遹並從周說改桷為揉;屈守元謂桷為捔字之誤;我舊說讀桷為構[35],並失之。葉愛國曰:“對角相繫,以成包袱。”[36]失之。郭在貽等指出:“‘角’字顧頡剛校作‘結’,誤。”[37]

5)掇頭入苦海,冥冥不省覺(卷 1《富者辦棺木》,項著P56

項楚曰:掇頭,應即墜身之意。S.2702載歌辭:“可中五逆甘採囗,死了掇頭入地獄。”(P59

按:項楚又一說曰:“此字似應作‘綴’,‘綴頭’猶云一連串。”[38]黃征曰:“‘掇’字當為‘綴’之誤,‘綴’字又音借為‘墜’。” [39]竊謂掇頭,掉頭、轉頭,此詩猶言轉身。唐·李白《暖酒》:“撥卻白雲見青天,掇頭里許便乘仙。”宋·呉自牧《夢粱録》卷13:“掇頭兒拍板大街翫遊,人看了無不哂笑。”亦其例。“掇”為挪移、掉轉之義。宋·崇岳等《密菴和尚語錄》卷1:“拶出虛空為福海。掇轉須彌作壽山。” 明·王世貞《鳴鳳記·忠佞異議》:“那時我就掇身轉來,就如奉承嚴家一般奉承他了。”《醒世恒言》卷27:“掇轉身跑入裏邊,悄悄報知焦氏。”《初刻拍案驚奇》卷3:“掇轉馬頭向北一道煙跑,但見一路黃塵滾滾,霎時不見了。”今吳語、徽語猶謂轉身為掇[40]

6)依巡次弟去,卻活知有誰(卷 1《沉淪三惡道》,項著P71

項楚曰:依巡,依次。古人宴會,依次行酒稱為“巡”(P72)。

按:巡,讀為循,《白虎通· 廵狩》:“巡者,循也。”《集韻》:“巡,相循也。”唐·道宣《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 2:“今且依循舊法。”《儀禮·大射儀》《正義》:“依循樂聲而發矢也。”或讀為沿,《禮記·祭義》:“終始相巡。”鄭玄注:“巡,讀如沿漢之沿,謂更相從道。”朱駿聲曰:“巡,叚借為沿。”[41]依循(沿),猶言按照、依據。依循次弟,按照順序。

7)無問男夫及女婦,不得驚忙審三思(卷 1《傍看數個大憨癡》,項著P78

按:得,猶及也[42]。不得,來不及。S.1399正作“不及”。

8)不能透圈四方走,還須圈裏待死時(卷 1《傍看數個大憨癡》,項著P78

按:透,跳也,字或作 、投、 𧺢𣪌,《玉篇》、《廣韻》並曰:“透,跳也。”《集韻》:“透,《説文》:‘跳也,過也。’或從走。” 《類篇》:“,《説文》:‘跳也,過也。’”《廣韻》:“𧺢,自投下,或作𣪌。”“ 𣪌”古字為“投”,見《玉篇》。《集韻》:“𧺢,自投也,或從足。”《類篇》:“,自投也。”毛奇齡《越語肯綮錄》:“以身踴擲曰𧺢,音透。”[43]民國修《蕭山縣誌稿·方言謠諺》:“躍跳曰𧺢,音透……亦作 。”[44]《龍龕手鏡》:“,俗。𧺢,正。自投下也。”《廣韻》“透”、“𧺢”、“”並音他候切,“投”音度候切,音轉。今冀魯官話、吳語、江淮方言猶有此語[45]

9)道人頭兀雷,例頭肥特肚(卷 2《道人頭兀雷》,項著P103

張錫厚曰:兀雷,疑指道冠突兀貌(P21)。

項楚曰:兀雷,按梵志詩 112首亦云:“何須禿兀硉,然始學薰修。” “兀雷”即是“兀硉”,“雷”、“硉”一聲之轉。形容僧徒頭顱滾圓之貌。疑即“渾淪”、“囫圇”之聲轉(P106)。

按:郭在貽曰:“‘兀雷’即 ‘兀硉’之聲轉,‘兀硉’有突兀義。”[46]所釋未確。項釋近是,然非“渾淪”、“囫圇”之聲轉。朱鳳玉曰:“硉兀,或作‘兀硉’、‘兀雷’,意謂光滑滾圓。”[47]兀硉,滾圓轉動貌;亦作“矹硉”。宋·歐陽修《廬山高》:“自非青雲白石有深趣,其氣兀硉何由降?”宋《環溪詩話》引作“矹硉”。《漢語大詞典》釋為“突兀高亢 ”,未得。宋·衛宗武《冬留紫芝庵即事》:“明朝過東山,千尋更矹硉。”1929年《雄縣誌》:“矹硉,音兀六。呂坤《四禮翼》:‘硯不穩,而磨之有聲。’”[48]亦作“屼峍”,宋·李昭玘《真樂堂記》:“盤礴屼峍。”亦作“屹峍” 、“崛峍”,宋·薛季宣《擬祭海神英烈忠亮李公文》:“屹峍祠房,爰都爰宅。”宋·歐陽修《釋祕演詩集序》:“聞東南多山水,其巔崖崛峍,江濤洶湧,甚可壯也。”亦作“忽硉”、“胡硉 ”、“鶻硉”,S.214《鷰子賦(一)》:“鷰子忽硉出頭,曲躬分疏。”白居易《東南行》:“論笑杓胡硉,談憐鞏囁嚅。”唐駢《劇談錄》卷上:“京國豪士潘將軍,住光德坊。”原注:“忘其名,時人呼為潘鶻硉。”上三例,項楚釋為“形容敢作敢為不怕事的樣子”[49],未允。三例實乃圓溜義,“忽硉出頭”,亦狀其頭兀雷也。《全唐文》卷268《唐朝議大夫行聞喜縣令上柱國臨淄縣開國男於君請移置唐興寺碑》:“時夏縣威神寺法師,俗姓張,法名忽硉。”“忽硉”、“胡硉”、 “鶻硉”,用為人名。伏俊璉謂“‘胡硉’、‘鶻硉’、‘忽硉’、‘忽雷’皆一音之轉” [50],極是;釋義誤同項氏。蔣禮鴻將“忽硉”、“胡硉”列入《待質錄》 [51]。江藍生曰:“忽硉,象聲詞。凡物之聲疾曰‘忽硉’,字又作‘忽剌’ 、‘或六’。”[52]黃征、張涌泉曰:“‘硉矹’為屈曲貌。‘忽硉’當即‘硉矹’之倒寫。 ”[53]江說近是,黃、張二家釋義未得,但謂“忽硉”即“硉矹”之倒寫則是也。熊飛曰:“‘兀硉’在此切‘頹’,也就是‘兀雷’,均記的是‘頹’的反切。”[54]未確。音轉作“骨碌”, 亦作“磆碌”、“𥑮”。王宏源《生冷僻字彙編》:“磆,同‘𥑮’、‘骨碌’。” [55]唐·劉恂《嶺表錄異》卷中:“澗中有石鱗次,水流其間……或有乘牛過者,牛皆促歛四蹄,跳躍而過。或失,則隨流而下。見者皆以爲笑。彼人喭曰:‘跳石牛骨碌,好笑好笑。’”“骨碌”狀其牛滾跌也。《元曲選·同樂院燕青博魚》第二折:“〔正末唱〕呀呀呀,我則見五箇鏝兒乞丟磕塔穩,更和一箇字兒急留骨碌滾。諕的我咬定下唇,掐定指紋。”清 ·錢德蒼《綴白裘》第71卷:“小棗兒本在樹上結,青枝並綠葉。磆碌的兩頭尖,相思兩下結。” 《金瓶梅》第51回:“玳安道:‘賊狗攮的秫秫小廝,你賭幾個真個?’走向前,一個潑腳撇翻倒,兩個就磆碌成一塊了。”“一骨碌”、“一磆碌”狀滾動而爬起貌,《金瓶梅》第79回:“聽見來了,連忙一骨碌扒起來,向前替他接衣服。”《官場現形記》第2回:“一磆碌忙從牀上跳下,大衣也不及穿。”一本作“骨碌 ”。又用為擬聲詞,明·毛晉《幽閨記》第22齣:“你這酒保只依我就罷了。有這許多更變。〔丑〕你兩個只管咭力骨碌,骨碌咭力。”[56]今吳語猶謂圓曰“骨碌圓”[57]。孫錦標《南通方言疏證》:“(南)通俗以大雨流簷下之聲謂之濩漉濩漉。”[58]今吳語亦同。吳語又謂物體快速滾動之聲為“豁碌碌”。“濩漉”、“豁碌”亦“骨碌”音轉。又音轉作“骨盧”、“骨魯”,明·沈榜《宛署雜記·經費上》:“骨盧槌二十個,銀二錢四分。”《古今圖書集成》卷267《餅部彙考· 遵生八牋》:“燒餅:每麪一斤,入油兩半,炒鹽一錢,冷水和溲,骨魯槌研開,鏊上煿,待硬,緩火內燒,熟用,極脆美。”[59]此以“骨魯”、“骨魯”命名滾圓之擀麵杖。今冀魯官話猶稱擀麵杖為“ 骨碌兒”[60],今冀魯官話、吳語名扁圓之器具為“骨鹿”、“骨碌”[61]。重言曰“骨碌碌”,元·尚仲賢《氣英布》第三折:“諕得項王在坐上骨碌碌滾將下來。”又重言曰“骨轆轆”,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3:“癢如如把心不定,肚皮兒裏骨轆轆地雷鳴。”此例用為象聲詞,指滾轉之聲。今中原官話謂圓曰“圓骨轆轆”[62]。又重言曰“骨魯魯”、“骨嚕嚕”、“骨淥淥”[63];又重言曰“古魯魯”、“古鹿鹿”、“谷碌碌”[64];又重言曰“轂碌碌”、“汩碌碌”、“郭碌碌”、“咕碌碌”[65],皆一聲之轉也。又音轉作“骨雷”、“忽雷”,《太平廣記》卷 464引唐·鄭常《洽聞記》:“鰐魚別號忽雷,熊能制之,握其觜至岸,裂擘食之,一名骨雷。”此以“骨雷”、“忽雷”,命名滑溜之鰐魚[66]。又作“𩂂雷”,《龍龕手鑑》:“𩂂𩂂雷也。”此為擬聲詞,狀雷響也。又音轉作“骨鹿”,《御覽》卷 567引唐·段安節《樂府雜録》:“舞有骨鹿舞、胡旋[舞],俱於一小圓毯子上舞,縱橫騰擲,兩足終不離於毯上,其妙皆若夷舞也。”[67]此以“骨鹿”命名圓溜之舞。今冀魯官話、吳語名扁圓之器具為“骨鹿” 、“骨碌”[68]。《匡謬正俗》卷8:“問曰:‘俗謂鶬為骨鹿,此語有何典故?’答曰:‘……今人云骨鹿者,是鴰鹿耳。以鹿配鴰者,蓋象其鳴聲以呼之。”《廣韻》“鴰”音古活切,“骨”音古忽切,音頗近。。《六書故》:“(鴟)今人謂之竹萑,毛角貍首睅目,夜則飛鳴,其聲若鴟,其和聲骨鹿云,故又名骨鹿。”此以“骨鹿”擬其圓滾之聲而名之。又音轉作“𦪇”、“𦩷𦪇”、“谷鹿”,《玉篇》:“𦪇,舟名。”《集韻》:“,《博雅》: ‘𦪇,舟也。’或从冓。”《書鈔》卷138:“𦩷𦪇舟,豫章𦩷𦪇洲在城之西南,去城百餘里,作𦩷𦪇大艑之處。”《水經注·贛水》作“谷鹿洲”。王念孫曰:“竝字異而義同。”[69]徐復曰:“谷字即由𦩷變音而來。”[70] 此以命名滾圓之大舟。或倒作“硉兀”,形容滾轉,故又有不穩、轉動之義。P.3906《碎金》:“硉兀:力骨反,五骨反。 ”《六書故》:“硉,硉兀,不平也。別作峍。”杜甫《鹿頭山》:“悠然想楊馬,繼起名硉兀。”又《瘦馬行》:“東郊瘦馬使我傷,骨骼硉兀如堵牆。” 或倒作“峍兀”,宋·孫覿《寄題莫謙仲》:“超然塵外躅,峍兀見砥柱。”或倒作“硉矹”,《玉篇》:“矹,硉矹。硉,硉矹,危石。”P.3694V《箋注本切韻》:“矹,硉矹,不平。”P.2011《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硉,硉矹。”《廣韻》:“矹,硉矹,不穏皃。”《龍龕手鑑》:“硉矹,不穩貌也。”《文選·江賦》:“巨石硉矹以前卻。”李善註:“硉砙 ,沙石隨水之貌。”呂向註:“硉矹,石轉動貌。”或倒作“峍屼”,《梁書·沈約傳》:“其為狀也 ,則巍峩崇崒,喬枝拂日,嶤嶷岧嵉,墜石堆星,岑崟峍屼。”或倒作 “𥓎矹”、 “峍矹”、“𡼿屼”、 “)”、“𥓎矻”, P.2011《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㪐㩿,不利。”《廣韻》:“𥓎,𥓎,崖狀。,不穏。”又“𡼿,𡼿,秃山皃。”《集韻》:“𥓎,𥓎,山厓也,或作硉、峍。,㪐㪂,一曰物不安皃。”[71]或倒作“鹿苦”、“鹿谷”,《淮南子·地形篇》高注:“發包山,一名鹿苦山。”《說文》“漳”字條作“鹿谷山”,此以命名滾圓之大山。朱起鳳曰:“硉矹,石崖危峻貌。”[72]郭在貽從之[73] ,未確。

10)生平未必識,獨養肥沒忽(卷2《道人頭兀雷》,項著P104

張錫厚曰:肥沒忽,民間俗語,身體肥胖貌(P22)。

朱鳳玉曰:沒忽,或作 “𩑷”,本指身體健壯。“肥沒忽”則形容身體肥胖或行動遲緩的樣子。《集韻》:“𩑷𩑷,健也。”敦煌寫卷《字寶碎金》:“肥𩑷:音末曷。”王梵志詩三用之,另二處是“兒回見母面,顏色肥沒忽”、“到大肥沒忽,直似飽糠肫”(P44)。

按:潘重規曰:“𩑷,即‘沒忽’。”[74]朱鳳玉《敦煌寫本〈碎金〉研究》又舉《切韻》:“𩑷,莫割反,𩑷,健。,許葛反,𩑷”並指出“亦作‘汲(沒)忽’”[75]。並說本蔣禮鴻 [76]。項氏另舉《太平廣記》卷234引《盧氏雜說》:“毎有設,據人數取鵞,燖去毛,及去五臟,饟以肉及粳米飯,五味調和。先取羊一口,亦燖剝,去腸胃,置鵞於羊中,縫合炙之。肉熟,便堪去卻羊,取鵞渾食之,謂之‘渾羊歿忽’。”云:“‘歿忽’即‘沒忽’,形容肚腹臌脹貌。” (P108--109)所說是也,宋·錢易《南部新書》卷9引《盧氏雜說》“歿忽”正作“沒忽” [77]。元·陶宗儀《説郛》卷95引謝諷《食經》:“齊武威王生羊膾,細供沒忽羊羮。”亦其例。錢鍾書曰:“‘沒忽’似為飽滿之意……(肥沒忽)即今語‘肥鼓鼓’耳。”[78]《廣韻》:“𩑷𩑷,健也。 ,𩑷,健也。”字或作𠇱,《廣韻》:“𠇱𠇱,肥皃。”可單言“𠇱”,《集韻》:“𠇱,肥貎。”亦單言“”,《玉篇》:“,健貌。”又《廣韻》:“靺,靺鞨,蕃人,出北土。”《集韻》:“靺鞨,北狄別種。”稱北狄蕃人為“靺鞨”,蓋以其肥胖臃腫也。楊公驥錄作“耶沒忽”,認為是“ 野麻胡”的別寫,解釋為:“‘野’意為‘粗野’、‘蠢笨’,‘麻胡’意為‘麻面胡人’。” [79]李正宇從楊錄,釋為“怎麼樣”、“什麼樣”、“如何”[80],劉瑞明從李說[81] ,並不確。

11)火急捉將來,險語唯須胱(卷2《佐史非台補》,項著P118

朱鳳玉曰:趙、鄧校作“胱” ,戴校作“恍”,張校作“靗”。按:P.3211作“胱”,S.5441作“”。《龍龕手鑑》:“:或作;胱、晃:二今。”知“”、“胱”即今之“晃”字(P51)。

項楚曰:胱,發怒。《詩·谷風》:“有洸有潰。”毛傳:“洸洸,武也。潰潰,怒也。”“武”與“怒”同義對舉。“胱”與 “洸”同,皆為俗語記音之字(P122)。

按:《詩》“洸”為威武義,字本作“恍”、“僙”、“趪”,《廣韻》:“恍,武也。僙,僙僙,武皃。”《集韻》:“僙,武也,或作恍,通作光。僙,武皃,通作趪。”非此之誼。朱氏謂即“晃”,是也。“胱”當作“ 晄”,同“晃”。黃征曰:“應錄為‘晄’……為 ‘’之同音替代字,為‘捶打’。‘險語唯須’即以攩 之險言相恐嚇也。 ”[82]竊謂晃讀為誑,《説文》:“誑,欺也。”《玉篇》:“誑,誑惑也。” 險語唯須誑,猶言以險語誘哄之。今東北官話、北京官話猶謂引誘為晃[83]。劉瑞明曰:“‘胱’為‘誑’之音誤。”[84]實不必以誤字說之。

12)處分須平等,併檑出時難(卷2《當鄉何物貴》,項著P129

項楚曰:處分,處置、安排。併檑,《詩集》作“併當”,頗難索解。疑為差錯、失誤之義(P129--131)。

按:“檑”疑當作“檔”,形近而誤。併檔,或作“併當”、“摒擋”、“摒儅”、“屏當”、“栟檔”、“偋當”,此詩與“ 處分”同義對舉,猶言處置、料理、解決。戴密微校作“併當”,至確。《世說·德行》:“恒與曹夫人併當箱篋。”宋·呂祖謙《少儀外傳》卷下作“摒擋”[85]。余嘉錫曰:“併當,《雅量篇》‘祖士少好財’條作‘屏當’。慧琳《一切經音義》37曰:‘摒儅,上並娉反,去聲字也。《廣雅》云:“摒,除也。”《古今正字》:“從手,屏聲,亦作拼,下當浪反。”《字鏡》云:“儅者,不中儅也。今摒除之。”《文字典說》:“從人,當聲。”’又58曰:‘摒擋,《通俗文》:“除物曰摒擋,拼除也。”’宋·吳曾《能改齋漫錄》2曰:‘併當二字,俗訓收拾。’”[86]《世說·雅量》:“屏當未盡。”《晉書·阮孚傳》同,唐·何超《晉書音義》卷中:“上卑政反,下丁浪反。”《御覽》卷389引《語林》作“併當不盡”。《通雅》卷 6:“屏當,一作‘併當’、‘摒擋’、‘栟檔’,《阮孚傳》言‘祖約屏當不盡’,去聲。劉《平水》作‘摒擋’。吳虎臣言:‘《世說》“ 為曹夫人併當筐篋”,即“屏當”也。’《冥通記》:‘竟夕栟檔。’《字攷》收‘偋當’,以《荀子》偋即屛也。”[87]本字當為“摒儅”,《慧琳音義》卷37指出:“經從手作‘擋’,非也。”以作“ 擋”為誤,則拘矣。“摒擋”為假借字,《可洪音義》:“屏當,正作‘摒擋’也。”未得。《玉篇》:“摒,摒除也。擋,摒擋 。”《廣韻》、《龍龕手鑑》並曰:“擋,摒擋。”《古今韻會舉要》:“擋 ,摒擋,通作‘當’。”《廣韻》:“儅,不中。”與《字鏡》合。摒儅,摒除無用之物也,故引申有“收拾”、“ 打掃”、“處理”之義。“摒擋”為中古俗語詞,《慧琳音義》卷56:“摒擋,《廣雅》云:‘摒,除。’謂掃飾摒除也。”又卷65與卷58同,又卷73:“摒擋,謂掃除也。《廣雅》云:‘摒,除也。’”隋·闍那崛多《佛本行集經》卷45:“摒擋料理此竹園中。”元魏·慧覺《賢愚經》卷3:“察天已曉,收燈摒擋。”《法苑珠林》卷109:“若不去者,小住此中,我先摒擋。”宋·劉跂《題半隱堂》:“端居雅不煩摒擋,佳設頗嘗成咄嗟。”皆其例。亦作 “拼擋”、“併儅”、“併儻”、“併當”,東晉·佛陀跋陀羅共法顯譯《摩訶僧祇律》卷32:“我今先入拼擋宮中。”梁·僧伽婆羅譯《解脫道論》卷3:“眠先拼擋臥處,令周正平等。”拼,宋、元、宮本作“併”,明本作“摒”;擋,宋、元本作“儻”,宮本作“當”。《續高僧傳》卷 25:“巫覡所事,躬為併儅。”宋、元、明本作“拼擋”。亦作“屏儅”,唐·宗密《圓覺經道場修證儀》卷6:“智士撚將遠屏儅。”亦作“併譡”、“ 摒譡”,《玄應音義》卷1218:“摒譡:謂掃除也。《廣雅》:‘摒,除也。’”又卷13:“除摒:《廣雅》:‘摒猶除也。’言摒譡除治也。”又卷 15:“摒譡:《通俗文》:‘除物曰摒譡。’摒,除也。”蕭齊·僧伽跋陀羅譯《善見律毘婆沙》卷15:“若上座置衣著床上,下座得去。若不置一物,下座應為併譡。”宋、元、明、宮本作“併譡”作“摒擋”。亦作“屏擋”,清·朱彝尊 《曉起風未止復賦》:“薄寒須屏擋,仍作鹿皮翁。”今閩語猶謂“ 掃除”、“打掃”為“摒”、“摒蕩”[88]。黃生《義府》卷下:“與兩小兒竟夕𣖕檔,《韻會》作‘摒擋’,從手。此從木,或傳寫之誤。本作‘屏當’。屏,併也。當,妥也。謂料理什物併疊使穩當也。”[89]以“併疊使穩當”説之,未得厥誼。蔣禮鴻曰:“‘當’是動詞後附的語助詞。”[90]郭在貽從之[91] 。朱炯遠曰:“併,通‘屏’,除去。檑,檑木,戰爭中守城用的器物,此處借喻艱難之事。”[92]並未得。劉瑞明曰:“‘栟檑’就字形應校為‘栟櫚’……應就文意進而定校為‘荊杖’,‘荊’字誤為‘栟’,‘杖’字欲誤為‘櫚’而實誤成‘檑’。”[93]尤為異想天開,不可信從。



[1]戴密微《王梵志詩與太公家教》,高等中國研究所叢書第26卷,巴黎1982年法文版。張錫厚《王梵志詩校輯》,中華書局1983年版。項楚《王梵志詩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朱鳳玉《王梵志詩研究(上)》,臺灣學生書局1986年初版;朱鳳玉《王梵志詩研究(下)》,臺灣學生書局1987年初版。

[2]黃征《敦煌俗字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67頁。

[3]黃交軍《王梵志〈吾富有錢時〉詩“ 貌哨”一詞義正》,《安陽師範學院學報》2007年第6期。

[4]郭在貽《敦煌寫本王梵志詩匯校》,收入《郭在貽文集》卷3,中華書局2002年版,第125頁。

[5]周紹良主編《敦煌文學作品選》,中華書局1987年版,第2頁。

[6]張金泉《論敦煌本〈字寶〉》,《敦煌研究》1993年第2期。又參見張金泉、曹方人《敦煌古字書考略》,《辭書研究》1993年第3期。

[7]張涌泉《〈王梵志詩校注〉獻疑》,《敦煌研究》1990年第2期。

[8]參見蕭旭《敦煌寫卷〈碎金〉補箋》,韓國《東亞文獻研究》,總第4輯,20096月出版,收入《群書校補》,廣陵書社2010年版。

[9]盧甲文《讀〈王梵志詩校注〉札記》,《湖北教育學院學報》2000年第3期。

[10]陳奐《詩毛氏傳疏》,中國書店1984年據漱芳齋1851年版影印。

[11]胡承珙《毛詩後箋》,黃山書社1999年版,第528—529頁。

[12]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中華書局1989年版,第287346頁。

[13]高本漢《詩經注釋》(董同龢譯),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1960年版,第250頁。

[14]參見姜亮夫《詩騷聯綿字考》,收入《姜亮夫全集》第17卷,雲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88頁。

[15]轉引自錢穆《莊子纂箋》,臺灣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5年第5版,第81頁。

[16]鍾泰《莊子發微》,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216--217頁。鍾說“不期而遇合曰邂逅”稍失之。

[17]林希逸《莊子鬳齋口義》,中華書局1997年版,第160頁。

[18]二說並轉引自崔大華《莊子歧解》,中州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333頁。

[19]楊柳橋《莊子譯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183頁。

[20]“邂逅”同源詞甚多,可參看姜亮夫《詩騷聯綿字考》,收入《姜亮夫全集》第17卷,雲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87--290頁。我另作專文補之。

[21]郭在貽《敦煌寫本王梵志詩匯校》,收入《郭在貽文集》卷3,中華書局2002年版,第125頁。

[22]黃征《王梵志詩校釋續商補》,收入《敦煌語文叢說》,新文豐出版公司印行1997年版,第209頁。

[23]袁津琥《“邂逅”新義》,《語言研究》1995年第1期。

[24]參見許寶華、宮田一郎《漢語方言大詞典》,中華書局1999年版,第5356頁。

[25]參見許寶華、宮田一郎《漢語方言大詞典》,中華書局1999年版,第5488頁。

[26]王鍈《〈敦煌寫本王梵志詩匯校〉商補》,《貴州民族學院學報》1991年第2期。

[27]轉引自郭在貽《敦煌寫本王梵志詩匯校》,收入《郭在貽文集》卷3,中華書局2002年版,第127頁。

[28]郭在貽《敦煌寫本王梵志詩匯校》,收入《郭在貽文集》卷3,中華書局2002年版,第128頁。

[29]參見蕭旭《〈遊仙窟〉校補》,收入《群書校補》,廣陵書社2010年版。

[30]黃征《〈王梵志詩校辑〉商補》,又《王梵志詩校釋續商補》,並收入《敦煌語文叢說》,新文豐出版公司印行1997年版,第177210頁。

[31]劉瑞明《王梵志詩釋詞》,《固原師專學報》1993年第2期。劉瑞明《項楚〈王梵志詩校注〉商兌和補遺》,《敦煌學輯刊》1991年第1期。

[32]黃征、張涌泉《敦煌變文校注》,中華書局1997年版,第64頁。

[33]蔣禮鴻《敦煌變文字義通釋》,收入《蔣禮鴻集》卷1,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76--277頁。

[34]王念孫《廣雅疏證》、錢大昭《廣雅疏義》,並收入《廣雅詁林》,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416頁。

[35]周廷寀《韓詩外傳校注》,1932年安徽叢書編印處據歙黃氏藏營道堂刊本。趙善詒《韓詩外傳補證》,商務印書館1938年版,第13頁。許維遹《韓詩外傳集釋》,中華書局1980年版,第11頁。屈守元《韓詩外傳箋疏》,巴蜀書社1996年版,第36頁。蕭旭《〈韓詩外傳〉補箋》,《文史》2001年第4,總第57輯,收入《群書校補》,廣陵書社2010年版。

[36]葉愛國《〈敦煌文獻語言詞典〉商榷(中)》,《文史》第44輯,第114頁。

[37]郭在貽等《〈敦煌變文集〉校議》,收入《郭在貽文集》卷2,中華書局2002年版,第51頁。另參見蕭旭《〈孟姜女變文〉校補》,收入《群書校補》,廣陵書社2010年版。

[38]項楚《〈王梵志詩校輯〉匡補》,收入《敦煌文學叢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473頁。

[39]黃征《王梵志詩校釋商補》,收入《敦煌語文叢說》,新文豐出版公司印行1997年版,第161頁。

[40]參見許寶華、宮田一郎《漢語方言大詞典》,中華書局1999年版,第5392頁。

[41]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武漢市古籍書店1983年版,第809頁。

[42]參見蕭旭《古書虛詞旁釋》,廣陵書社2007年版,第199頁。

[43]復旦大學圖書館藏清康熙李塨等刻《西河合集》本,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第194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136頁。

[44]轉引自許寶華、宮田一郎《漢語方言大詞典》,中華書局1999年版,第5479頁。

[45]《漢語方言大詞典》第 5320頁云:“𧺢,從高處落下;跳下。冀魯官話、吳語。”第5479頁云:“,跳。吳語。”陶國良主編《南通方言詞典》:“𧺢,①落下。②丟失。③因跟不上而掉在後面。”收有“𧺢班”、 “𧺢單”、 “𧺢空”、 “𧺢力”等詞條。三義實即“掉落”一義之引申,江蘇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90頁。南通屬江淮方言, “𧺢”與筆者家鄉方言(屬北部吳方言毗陵片)相一致;吳方言還有“𧺢落”、 “𧺢下來” 之語。

[46]郭在貽《王梵志詩校釋拾補》,《中國語文》1987年第1期;收入《郭在貽文集》卷3,中華書局2002年版,第108頁。又《敦煌寫本王梵志詩匯校》,收入《郭在貽文集》卷3,第136頁。

[47]朱鳳玉《論敦煌本〈碎金〉與唐五代詞彚》,《敦煌學特刊》,文津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版,第577頁。

[48]轉引自許寶華、宮田一郎《漢語方言大詞典》,中華書局1999年版,第3177頁。

[49]項楚《敦煌變文選注》,中華書局2006年版,第508頁。

[50]伏俊璉《敦煌賦校注》,甘肅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41頁。

[51]蔣禮鴻《變文字義待質錄》,收入《敦煌變文字義通釋》附錄一,《蔣禮鴻集》卷1,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546頁。

[52]轉引自黃征、張涌泉《敦煌變文校注》,中華書局1997年版,第393頁。江說本明·顧起元 《客座贅語》卷1《方言》:“凡物之聲急疾曰‘忽剌’,又大曰‘砰磅’,曰 ‘𩗛’、‘忽律’,曰‘𩘹’、‘ 或六’。”明萬曆四十六年刻本。“忽律”、“或六”亦“骨碌”之聲轉。

[53]黃征、張涌泉《敦煌變文校注》,中華書局1997年版,第393頁。

[54]熊飛《王梵志詩校注拾零》,《黃淮學刊》1991年第3期。

[55]王宏源《生冷僻字彙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年版。

[56]“咭力”即《木蘭歌》“ 唧唧何力力”之“唧力”,亦擬聲詞。

[57]參見許寶華、宮田一郎《漢語方言大詞典》,中華書局1999年版,第4182頁。友人郭萬青告知魯西北方言謂“圓”爲“圓轂倫敦”,亦云“骨碌圓”。

[58]轉引自許寶華、宮田一郎《漢語方言大詞典》,中華書局1999年版,第7290頁。

[59]《類書集成》《居家必用事類全集》(明隆慶二年飛來山人刻本)庚集《飮食類》作“骨魯搥砑開”。

[60]參見許寶華、宮田一郎《漢語方言大詞典》,中華書局1999年版,第4182頁。

[61]參見許寶華、宮田一郎《漢語方言大詞典》,中華書局1999年版,第4179頁。

[62]參見許寶華、宮田一郎《漢語方言大詞典》,中華書局1999年版,第4856頁。

[63]參見《漢語大詞典》(縮印本),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7年版,第7286頁。

[64]參見顧學頡、王學奇《元曲釋詞(二)》,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年版,第667--668頁。

[65]參見汪維懋《漢語重言詞詞典》,軍事誼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608頁。

[66]《太平廣記》卷393引《廣異記》:“唐歐陽忽雷者,本名紹。”此以“忽雷”名人,字或作“忽峍”,《舊唐書·張士貴傳》:“張士貴者,虢州盧氏人也,本名忽峍。善騎射,膂力過人,大業末,聚衆為盜,攻剽城邑,遠近患之,號為‘忽峍’。”宋·趙崇絢《雞肋》引《樂府雜録》:“文宗朝,內庫琵琶號大忽雷、小忽雷。”此以“忽雷”名琵琶。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卷 12:“秦叔寶所乘馬號‘忽雷駮’,常飲以酒 ,每於月明中試,能竪越三領黑氊。”此以“忽雷 ”名馬。諸命名皆取其聲,用意一也。

[67]宋·曾慥《類說》卷16形誤作“骨塵舞 ”。

[68]參見許寶華、宮田一郎《漢語方言大詞典》,中華書局1999年版,第4179頁。

[69]王念孫《廣雅疏證》,收入徐復主編《廣雅詁林》,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798頁。

[70]徐復《變音疊韻字纂例》,收入徐復《語言文字學叢稿》,江蘇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119頁。沈炳巽《水經注集釋訂訛》卷39:“《廣雅》:‘𦪇,船也。’此作‘谷鹿’未詳。”則失考。

[71]另參見《通雅》卷6:“臲卼,一作‘臬兀’、‘𣙗刖’、 ‘跀危’、‘𡸣屼’、 ‘揑杌’、‘棿杌’、‘倪’,轉作‘杌揑’ 、‘𣙗’、‘ 嵽嵲’、‘墆霓’、‘硉矹’。”收入《方以智全書》笫1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266--267頁。

[72]朱起鳳《辭通》卷22,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2399頁。

[73]郭在貽《訓詁學》,收入《郭在貽文集》卷1,中華書局2002年版,第537頁。

[74]潘重規《〈王梵志詩校輯〉讀後記》,《敦煌學》第9輯,1985年版。

[75]朱鳳玉《敦煌寫本〈碎金〉研究》,文津出版有限公司1997年版,第301頁。

[76]蔣禮鴻《敦煌變文字義通釋》,收入《蔣禮鴻集》卷1,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77--78頁。

[77]《南部新書》卷9引《盧氏雜說》“堪”作“揕”。“揕”字是,《五音集韻》:“揕,小斫也。”

[78]錢鍾書《管錐編》,中華書局1986年版,第731頁。

[79]楊公驥《唐代民歌考釋及變文考論》,吉林人民出版社 1962年版,第33—35頁。

[80]李正宇《釋“耶沒忽”》,《敦煌研究》1983年創刊號。

[81]劉瑞明《王梵志詩校注置辯》,《敦煌研究》1987年第4期。劉瑞明《項楚〈王梵志詩校注〉商兌和補遺》,《敦煌學輯刊》1991年第1期。

[82]黃征《〈王梵志詩校辑〉商補》,收入《敦煌語文叢說》,新文豐出版公司印行1997年版,第184頁。

[83]參見許寶華、宮田一郎《漢語方言大詞典》,中華書局1999年版,第4389頁。

[84]劉瑞明《王梵志詩校注置辯》,《敦煌研究》1987年第4期。

[85]《晉書·王悅傳》作“恒為母曹氏襞斂箱篋中物”,義同。

[86]余嘉錫《世說新語箋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31頁。宋·俞徳隣《佩韋齋輯聞》卷3、元·陶宗儀《説郛》卷17說同吳曾。

[87]《通雅》卷6,收入《方以智全書》笫1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259--260頁。吳玉搢《別雅》卷 4說本此。吳曾字虎臣。

[88]參見許寶華、宮田一郎《漢語方言大詞典》,中華書局1999年版,第6041頁。“摒蕩”即“摒擋”之記音詞;閩語又謂“欺弄”、“欺詐”為“摒當”、“摒擋”,蓋前義之引申。

[89]黃生、黃承吉《字詁義府合按》,中華書局1954年版,第254頁。

[90]蔣禮鴻《敦煌變文字義通釋》,收入《蔣禮鴻集》卷1,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41頁。

[91]郭在貽《敦煌變文集校議》,收入《郭在貽文集》卷2,中華書局2002年版,第376頁。

[92]朱炯遠《〈王梵志詩校注〉商補(續)》,《上海大學學報》1999年第5期。

[93]劉瑞明《項楚〈王梵志詩校注〉商兌和補遺》,《敦煌學輯刊》1991年第1期。



本文曾刊于《敦煌學研究》2008年第2期,總第6輯,韓國首爾出版社2009年12月出版,此次有所增補

本文發佈日期為2010年5月4日



点击下载附件:0660敦煌寫卷《王梵志詩》校補(上)


分享到:
学者评论
  • 孟蓬生 在 2010/5/4 20:15:46 评价道:第1楼

    按:“沒忽”(中古音大致是 mu«t xu«t),當即“們渾”(中古音大致是 mu«n xu«n) 之音轉:

    們渾,肥滿貌。漢揚雄《方言‧卷二》:「渾,盛也。」注:「們渾,肥滿也。」《集韻》:「們,們渾,肥滿皃。」

    吾鄉方言(武安)尚有“沒忽”一詞,多用來形容“渾圓”、“沒有棱角(或界線不分明)”的東西。晉語區,如宣化方言,“沒忽”指不機靈,不聰明。當是從“不分明”引申而來。

    如“土豆”,武安方言稱為“沒忽蛋”(現在晉語區有寫作“木忽蛋”的)。“這個人的臉長得像個沒忽蛋”,指眉眼不分明的樣子。

  • 萧三余 在 2010/5/5 12:21:19 评价道:第2楼

    按“沒忽”指不機靈、不聰明,當由“肥胖”義引申而來。錢繹曰:“們即懣之俗字。們渾猶懣渾,亦盛滿之意也。[1]丁惟汾曰:“渾,古音讀為腯,長言為們渾,今俗謂身體肥重為們渾,們渾為肥腯之音轉。[2]錢說為長。1931年《青縣誌》:“糊塗曰們渾。1932年《南皮縣誌》:“《方言注》:‘們渾,肥滿也。’引伸為不明了之稱。”[3]江淮官話謂遲鈍為“木骨”、“木燭”、“木作”,又謂糊塗曰“沒汩”;粵語謂遲鈍為“木獨”,贛語謂傻為“木督”,吳語謂遲鈍為“木作(足)”[4],蓋皆“沒忽”之音轉也。



    [1]錢繹《方言箋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126頁。

    [2]丁惟汾《方言音釋》,齊魯書社1985年版,第30頁。

    [3]並轉引自許寶華、宮田一郎《漢語方言大詞典》,中華書局1999年版,第1292頁。

    [4]參見許寶華、宮田一郎《漢語方言大詞典》,中華書局1999年版,第583—5852905

  • 孟蓬生 在 2010/5/5 13:04:27 评价道:第3楼

    意義的引申關係可能不一定如《南皮縣志》所說。這組詞當以“渾圓”義為初始義,然后分別引申為“肥胖”義(最初之義當為“圓鼓鼓”或“肥鼓鼓”)和“不機靈、不聰明”義(由渾然一團引申為不分明,不聰明)。“渾沌”既可以表示“渾淪”義,又可以表示“不聰明”之義,與此引申途徑相同。《莊子》說“渾沌”沒有“七竅”,其實就是“渾淪一團”的意思。這跟晉語區說人臉像“沒忽蛋”,很是相近。

    另,蕭先生所說有語轉關係的詞,竊以為當分為兩系:

    “沒忽”、“們渾”為一系,其義為“模糊”,稱為m-(唇音) h-(喉音)系。

    粵語謂遲鈍為“木獨”,贛語謂傻為“木督”,吳語謂遲鈍為“木作(足)”為一系,其義為“懵懂”,稱為“m-(唇音) t-(舌音)”系(吳方言舌音后混入齒音)。

     

Copyright 2008-2018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35774号 地址: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452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