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中心简介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中心教師團隊入選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
在 2023/9/5 22:16:39 发布

中心教师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鍾馨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关于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示范活动入选名单,我中心教师团队成功入选。这是复旦大学第三个入选团队,也是复旦大学首个入选的文科团队。


序号

所在高校

团队名称

团队负责人

61

复旦大学

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教师团队

刘钊

62

上海交通大学

薄板结构制造研究所教师团队

林忠钦

63

上海理工大学

能源动力低碳技术教师团队

张华

64

上海电力大学

电气工程学科教师团队

符杨

65

华东师范大学

“以体育人”体育教育教师团队

季浏

66

上海外国语大学

语言数据科学与应用教师团队

胡开宝

67

上海财经大学

财政与国家治理教师团队

范子英

68

华东政法大学

知识产权法理论与实践教师团队

王迁

69

上海戏剧学院

中国编剧学教师团队

陆军

70

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

绿色印刷与包装教师团队

顾萍

71

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

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群教师团队

罗玉梅

72

上海科技大学

生命科学与技术教师团队

罗振革


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的重要指示和给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的重要回信精神,以教师团队建设引导广大教师持续向黄大年同志学习,此前教育部启动了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活动,旨在评选师德师风、教育教学、科研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等方面成绩突出,为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高校教学科研单位、创新团队,推进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高校教师队伍建设。自2018年至今,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已评选出三批。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成立于2005年,是复旦大学直属实体性研究机构,被学校认定等同于重点研究基地,列入“985”工程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系列,2014年入选首批“2011协同创新计划协同单位,2021年入选首批由中宣部牵头,八部委共同启动实施的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创新平台建设单位。

中心logo

中心自成立以来,积极配合国家文化发展战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团队建设、科研创新、教育教学、师德师风、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共获得国家及省部级重要奖项20余项、各级各类科研资助6000余万,是复旦文科目前人均获得奖项、项目、各级科研资助最多的研究机构。

中心以裘锡圭先生为“学术核心”和“精神领袖”。裘锡圭教授为复旦大学文科唯一的杰出教授,目前已年近九十,仍笔耕不辍,在双眼基本失明的情况下,仍坚持每天在助手的协助下工作,连续撰写出多篇长文。裘先生的道德文章都堪为楷模,其忘我的学术精神、严于律己的学术作风、为学术奉献全部身心的学术品格深深影响着中心师生,激励中心团队踔厉奋发,勇攀学术高峰。

裘锡圭先生

中心主任、团队负责人刘钊教授为复旦大学特聘教授,研究领域及方向为中国古典文献学(侧重古文字与出土文献),兼及古代汉语;出版著作14部(含合著8部),发表文章近200篇;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入选国家级人才项目(2007年)、上海市领军人才(2014年);获省部级以上奖项十余次;曾主持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多项,现作为首席专家承担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学术团队项目中国出土典籍的分类整理与综合研究;兼任中国古文字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训诂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殷商文化学会副会长等职。

中心主任刘钊教授

中心现有研究人员18名,管理岗位人员2名。其中复旦大学杰出教授1名、复旦大学特聘教授1名,长江学者”1名,青年长江学者”1名,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名,上海市领军人才”1名,上海市海外领军人才”1名,上海高校特聘教授东方学者”1名,上海市曙光计划”3名,上海市社科新人”1名,复旦大学卓学优秀人才”2名。

中心高度重视队伍建设,充分发挥青年人才作用。中心主任刘钊教授曾撰写专文《光华楼的风景线》,介绍中心70后、80后科研人员的研究风格和特点,该文被《人民日报》文化遗产专栏刊登,引起广泛关注。20235月,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开展的2022年度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评选工作公布了获奖名单,中心青年团队荣获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这是全校获奖团队中唯一的文科团队。

中心青年团队合影

近五年来,中心三次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团队项目等国家重大项目,还获得国家社科后期资助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重大项目等省部级项目50余项。2021年中心开始主持由中宣部等八部委共同启动实施的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第一批资助项目16项,第二批资助项目10项。

围绕上述重大项目,中心开展了一系列有组织的科研工作,如刘钊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中国出土典籍的分类整理与综合研究”学术团队项目、施谢捷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先秦至南北朝官私玺印集存”、陈剑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阜阳汉简整理与研究”。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对《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的修订。2014年出版的《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凝结了几代研究者的心血,是中国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一经出版,便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文汇报》《东方早报》等先后对该书进行了系列报道。该书先后获得上海市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特等奖(2016)、首届宋云彬古籍整理奖图书奖(2017)、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2018)、第五届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二等奖(2019)、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等重要奖项(2020)。

复旦大学文科标志性成果《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

中心团队始终坚持面向学科前沿,产出标志性成果,以团队造就个人,以个人烘托团队的理念,日渐成为一个方向互补,砥砺切磋,团结协作,比学赶超的学术团队。

近五年来,中心团队荣获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上海市第14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上海市第15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1项,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1项,第五届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二等奖1项,第四届全球华人国学成果奖1项,全国哲社科工作领导小组评选的首批甲骨文释读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中国语言学会罗常培语言学奖一等奖1项,中国社会科学院吕叔湘语言学奖二等奖1项,宋云彬古籍整理奖1项,山东大学董治安先秦两汉文学与文献研究奖1项,其他如中国文字博物馆汉字文化传播贡献奖等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奖项近二十项,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中心现有在读博士生31人,硕士生23人,强基计划本科生36人,已培养硕博士研究生百余人,毕业学生多在高校、文博单位、出版社等相关领域工作,不少人已成为业内领导或骨干。中心坚持完善导师指导制度,强调导师在培养学生方面的主要责任,同时健全集体指导制度,鼓励学生多向其他教师请教学习。中心教师积极带领学生参加科研项目,创建新型学术团队,在实践中培养创新型一流人才。中心博士研究生杨熠、黄博、程名卉等研发的“缀玉联珠”甲骨缀合信息库于20232月正式上线,是目前海内外最好的缀合库,受到新华网、央广国际在线、团中央微信号、《中国日报》《半月谈》《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文汇报》、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上海教育电视台等30家媒体的追踪报道。

中心教师团队承担了复旦大学古文字强基班的专业培养工作,包括开设古文字强基计划本科生课程,担任任重书院本科生强基班导师,指导多位本科生获得复旦大学科创项目等。

为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深化教育改革,中心集中师资力量,编写了《出土文献与古文字教程》,《教程》共计70万字,目前已出一校样,即将出版,是全国第一部面向出土文献与古文字专业研究生的专业教材。

中心团队人员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传承“中华基因”的号召,在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方面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多人获得中国文字博物馆颁发的汉字文化传播贡献奖,3人次获得致敬国学——全球华人国学大典·国学成果奖。近年来,团队人员还积极投身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事业,应邀主讲各类古文字知识和普及讲座,其中《识古知新——谈谈甲骨文字的考释》讲座视频为学习强国平台收录,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心主任刘钊教授还曾受邀出席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座谈会,在教育部召开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甲骨文发现和研究120周年的贺信精神座谈会上发言。2023年中心刘钊教授主编的《马王堆汉墓简帛文字全编》一书,作为礼物由学校赠予了来访的马英九先生。

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座谈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分享到:
学者评论

Copyright 2008-2018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35774号 地址: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519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