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或非IE内核的浏览器。IE浏览器请取消兼容性设置,非IE内核浏览器也无需使用兼容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学者文库详细文章 背景色:
字体大小: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蕭旭:《敦煌詩集殘卷輯考》補正
在 2010/3/14 11:43:50 发布

《敦煌詩集殘卷輯考》補正

 

 

蕭旭

靖江市廣電局

 

【內容提要】本稿對徐俊先生《敦煌詩集殘卷輯考》一書作了補正,希望能有利於對書中內容的理解,并為此書的進一步完善和校訂提供一些建議。

【關 鍵 詞】敦煌;徐俊;《敦煌詩集殘卷輯考》;商榷

 

. 緖論

 

《敦煌詩集殘卷輯考》,徐俊先生撰,中華書局 2000年出版。本稿徐著作補正,隨文標頁數和行數,以便覆按。趙鑫曄博士代 核檢縮微膠卷,謹將趙君意見擇善采錄。

 

. 辯正

 

 

(1) 寂安俱實霄(瀟)灑(12/11

按:俱讀居。趙曄謂P.2104作聞,疑闃字之訛。《大詞典》有“闃寂”一詞。,靜也、空也。《景德傳燈錄》卷3、《大藏經》48並作𨵙”,同“闃”。俱,《景德傳燈錄》卷3、《大藏經》48作“居”。霄,《景德錄》作“瀟”,《大藏經》48作“蕭”。

 

(2) 摩(魔)彈()法弱多怨害(13/13

按:彈、形聲俱遠,無緣致訛。彈讀單,《說文》:“單,大也。”字或作憚,《廣雅》:“憚,也。”王念孫《廣雅疏證》曰:“《方言》 ‘彈憸,也,’彈與憚通。”《史記·春申君傳》: “王之威亦單矣。”《戰國策·秦策四》單作憚。字或作,《廣雅》:“ ,大也。”

 

(3) 師子吼,無畏說,深嗟懞頑皮析()(14/7

按:懞同,見《集韻》。《景德傳燈錄》卷3、《大藏經》卷48並作“懵”。憧,實憃,《說文》:“,愚也。”《集韻》:“憃,騃昏也,或作憧。”趙曄謂P.2104即作“憧”,徐錄未確。析,《景德傳燈錄》卷3、《大藏經》卷48並作“靼”,《景德錄》有注音云:“多達切”。《說文》“靼,柔革也。”非其誼。當讀為怛,《淮南子·繆稱訓》:“矜怛生於不足。”高誘注:“怛,驕也。”猶言驕縱,與“頑皮”義相因。

 

 

(4) 骸骨東西掉路傍(19/6

按:掉訓墜落、失落。此義用例,《漢語大字典》引《紅樓夢》,《漢語大詞典》引元劇。據此可提前。

 

(5) 遊魚撥撥蓮田田(36/1

按:撥讀為鱍。《廣韻》:“,魚掉尾也。”《集韻》:“ ,魚遊貌。”字亦作潑。

 

(6) 願植(推)此惠及天下(36/4

按:植讀。《集韻》:“,持也。

 

(7) 兼問置折何因緣(37/8

按:置讀致,可參高亨《古字通假會典》。

 

(8) 淮西有賊罰(討)未平(39/8

按:《廣雅》:“罰、伐,殺也。”又“罰,伐也。”

 

(9) 蒲葉高低沒釣磯(55/3

徐校:甲卷作“釣幾”,乙卷作“渴釣幾”。

按:幾磯省借。渴、,《說文》:“,蓋也。”與“沒”義相合

 

(10) 人情相掩且相歎,不喜河頭秋與春(55/6

徐校:掩,甲、乙二卷作奄。喜,甲卷作汙,乙卷作紆。

按:奄、掩讀 㤿。《方言》卷1:“㤿,愛也。韓、鄭曰憮,晉、衛曰㤿。”《敦煌變文校注·雙恩記》:“不可掩惜人情,”掩亦讀㤿。字或作𢜰 ,見《集韻》。汙、紆讀為𢖳,《說文》:“𢖳,憂也。”與原卷作“喜”義相反。

 

(11) 崩山催壯士死(71/12

按:作地。催讀摧。《李太白文集》卷2、《全唐詩》卷20、《文苑英華》卷200、《唐文粹》卷12、《樂府詩集》卷40正作地、摧,宋·計敏夫《唐詩紀事》卷18、宋·袁說友《成都文類》卷2引同。

 

(12) 悲心夜沖沖(74/7

按:沖讀忡,《樂府詩集》卷42、《全唐詩》卷20、又卷164、宋·阮閱《詩話總龜》卷42正作忡。字或作冲,《敦煌變文校注·廬山遠公話》:“辟宰冲冲。”

 

(13) 舞衣罷雕籠(74/6

按:籠,《樂府詩集》卷42、《詩話總龜》卷42並同,當據《李太白文集》卷4、《全唐詩》卷20校作龍,明·高棅《唐詩品彙》卷4、明·曹學佺《石倉歷代詩選》卷44並作龍。《全唐詩》卷164注:“龍,一作籠。”·王琦《李太白集注》引蕭士贇曰:“雕龍謂舞衣上之雕畫龍文也。”

 

(14) 烹羊宰牛且樂(74/11

徐校:樂,甲、乙二卷作落。

按:落、樂古通用。《荀子·君道》:“不胥時而落。”王先謙《荀子集解》曰:“落,宋台州本作樂。”《詩·斯干》序傳:“歌《斯干》之詩以落之。”《釋文》:“落或作樂。”皆其例。下文“陳王昔時宴平樂。”甲、乙二卷樂作落,同此。

 

(15) 鴛鸞粉暑(署)早(80/11

按:暑讀著。著訓敷塗、塗抹。《文選·登徒子好色賦》“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敦煌詩集殘卷中亦用“著粉”,如“脂粉總留著,管弦不將去”(124/14),“寧辭香粉著刀鐶”(205/2)。《論衡·變動》:“災氣暑垂于天。”孫 讓《札》曰:“暑當作著。”是其比。

 

(16) 身上未曾染名利,口中獨未知羶腥(91/4

按:獨當作猶,形之誤也。“猶未”與上句“未曾 ”相應。又“𨡴(猶)自斂愁眉”(108/2),甲卷作獨,誤同。

 

 

(17) 亦聞無角巢君屋,諸處不棲如擇木(97/6

按:如猶能也,參裴學海《古書虛字集釋》。另參拙文《商君書訂補》(《語言究》1999年增刊)。

 

(18) 時候爭催迫,萌芽護矩(短)修(101/12

徐校:護,原卷作,據甲卷改

按:互之俗字,此文當作“互短修”,與上句“爭催迫”相因,護音誤字

 

(19) 漫酌罇中酒,容調膝上琴(105/13

徐校:漫,甲卷作緩。

按:漫讀慢,與緩字同義,表示漫不經心。容,從容、安閒之貌。《荀子·不苟》“恭敬謹而容。”王念孫《讀書雜誌》曰:“容之言裕也,言君子敬而不局促,綽綽有裕也。”字或作溶,《漢書·揚雄傳》“溶方皇於西。”注:“溶然,閒暇貌。”

 

(20) 養羞因野鳥,客訝蓬蒿(106/6

按:訝讀砑、,《集韻》:“砑,碾也,或從手。 ”磨之義

 

(21) 田種收藏了,衣裘製造看(107/11

按:看,助詞,用在動詞後,表示試一試。《漢語大字典》引《水滸》,據此可提前。

 

(22) 人生四大總是空,何個不覓出煩(樊)籠(116/1

按:《敦煌變文校注·維摩詰經講經文(一)》: “誓出煩籠生死河。”《校注》曰:“煩籠,煩惱之樊籠也。原校煩樊,不確。”則此詩亦不當校改。

 

(23) 將心登峻嶺,心定菩提轉法輪(117/10

按:《玉篇》:“ ,行也。”《漢語大字典》無例證,據此可補。本字 ,《說文》:“,走也,讀若又。”趙曄疑此字“遁”字俗書(“遁”字俗書只須在“有” 上加一即可)之訛。“夜遁”乃用悉達太子深夜逾城之典,p.4606《二月八日》:“逾城夜遁,求無上之三身。”此詩中句子同指一事也。

 

(24) 寶馬香車透出城(121/6

按:透,奔。《漢語大字典》:“透,奔逃,逃走。” 當改釋“奔走”。

 

(25) 不知虛魄尋歸路,但見僵屍委墓田(128/13

徐校:尋,甲、乙二卷作若。

按:若讀為蹃。《文選·上林賦》:“步騎之所蹂若,人臣之所蹈藉。”李善注:“ 《廣倉》曰:‘若,蹈足貌。’”五臣本若作。字或作,《集韻》:“,走也。”趙曄謂P.2673此字實“有”字之草書,徐氏將其錯認“尋”字,二字草書字形差別甚遠。作“有”字可通,疑甲乙二卷之“若”“有”之誤抄。

 

(26) 且莫空擲錫飛(141/8

按:《廣韻》:“擲,振也。”即振動、搖動之義,不是“擲”。《敦煌變文校注·目連緣起》 “須臾振錫騰空。”本書“登山夜振穿雲錫 ”(338/6),正作振字。《大目乾連冥間救母變文》:“拭淚空中遙錫杖。”遙讀,與振同義,可旁證。

 

(27) 閨中面(緬)想肖(?)場苦(173/9

按:《玉篇》:“緬,思貌。”又“,想也。”《廣韻》:“,思也。”面緬、省借。肖疑讀校。

 

(28) 日月相催轉更難(174/10

按:催讀摧,《廣雅》:“摧,推也。”推移之義。 “日來月往相催遷”(726/8),徐校:“催,甲卷作摧,乙卷作椎,推之形訛。”《樂府詩集》卷59校注:“催當作推。”《全唐詩》卷303作催,卷23作推。“日月相摧(推)成幼童”(823/13)。上例甲卷作摧字是也,末例摧字訓推,不煩改作。

 

(29) 從此任他成若(?)首(174/10

按:若疑苦字形訛。苦讀枯,指乾枯無光澤,與下句相應。

 

(30) 從此便應省闥,失途江客與格(?)177/4

按:格讀挌。《集韻》:“挌,牽引也。”與 “”同義連文。

 

(31) 莫看即木黃下,會有明君俠(暇)閒時(210/2

按:即疑以雙聲借積。《玉篇》:“,石也。”俠讀愜,安適也

 

(32) 近日頻蒙錄(淥)酒觴(210/3

按:錄讀為醁,《廣韻》:“,美酒。”淥亦借字。

 

(33) 沙長(場)宿索少良由(210/4

按:索讀素,宿素猶言一向。《敦煌變文校注·捉季布傳文》“宿素情深舊拔塵。”

 

(34) 與披(?)花共色,別樹鳥同聲(210/12

按:與披,與“別樹”相對,當校作“異坡”。

 

(35) 江馬連霄被(210/14

按:被讀鞁。《說文》:“鞁,車駕具也”。

 

(36) 四面從茲多厄束,一斗黃金一升粟(236/11

徐校:束,乙卷作東,庚卷作柬,項楚校作 “束”。

張湧泉先生校曰:“項校:‘厄束當作扼束,這裏是包圍封鎖之義。’按:陳校引《道藏·洞玄部· 記傳類》杜光庭《錄異記》:‘自是阨束,內外阻。’阨束即厄束。據此,則厄字或不煩改。”(《敦煌<>校》,《中典籍文化论丛》第4,中华书1997

按:東、柬束之形誤字。厄字當困窘之義。“厄束”同“阨束”,拘束、限制之義。《文苑英華》卷52謝觀《中堂遠千里賦》:“或恃穹崇以懈傲,或麗欺誣之阨束。”宋·李燾《續資治通鑒長編》卷 165:“此皆平原曠野,無所阨束。”宋·林表民《赤城集》卷1元絳《台州雜記》:“群山阨束,水不得肆。”又可倒作“束阨”,《文選·魏都賦》:“由重山之束阨”,李善注: “束扼(阨),拘束其民,由於湫厄也。”

 

(37) 滿而專怡溢,富貴自然超(256/13

徐校:怡,甲卷作 𢙆

按:怡、𢙆疑怕字形誤。超讀怊,《廣韻》:“怊,奢也。

 

(38) 欲攀紅樹弄芳花,更起因(陰)風乘落花(265/12

徐校:甲卷作“便喜因風吹落花”。

按:起疑喜音誤。下句“花洛(落)因風不因折” 承此,三“因”字同義,不當校改。乘,多也。

 

(39) 忽然無常到來,臨時如何低(抵)擬(273/3

按:校“低”“抵”,是也。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 6:“鹽官會下有一主事僧,忽見一鬼使來追。僧告曰:‘某甲身爲主事,未暇修行,乞容七日,得否? ’使曰:‘待爲白王,若許,即七日後來;不然,須臾便至。’言訖,不見。至七日後來,覓其僧了不可得,後有人問一僧:‘若被覓著時,如何抵擬他?’” (又《景德傳燈》卷27)其事相類,正“抵擬”連文。抵擬,猶言抵禦、對付。趙曄謂“擬”有打算、安排義,《敦煌變文字義通釋》已出之。

 

(40) 終日純放輕薄,貪食恰如餓鬼(273/5

按:純放,疑當作“鈍放”,《敦煌變文校注·燕子賦(一)》:“欲放鈍。”《校注》引蔣禮鴻曰:“放鈍是假作癡呆。”

 

(41) 上和下睦同欽敬,莫作二意有膚偏(291/2

按:《廣雅》:“膚,離也。”《漢語大字典》引 文,過,據此可提前。

 

(42) 流括(296/6

徐校:括,《總編》作活。

按:括同𣸅,本字𣴠(活)。《玉篇》:“ 𣸅,水流。”《集韻》:“𣴠,《說文》:‘水流聲’,隸作活、𣸅。”字或作𣽅

 

(43) 雲中想見游龍影,月下思聞飛鵲聲(298/11

徐校:思,黃永武校作忍。

按:思、想同義對,黃校未確。

 

(44) 羅幕香風倦,紗內舞袖輕(304/12

按:倦讀捲(卷)。又“征馬倦風塵” (318/2),亦同此。《文苑英華》卷158駱賓王《於西京守歲》:“閒居寡言宴,獨坐卷風塵。”趙曄則謂此字未必是“捲”,“倦”字可通,意謂長年征戰在外,頗倦怠,與下文“艱辛”相應。

 

 

(45) 登山夜(但)振穿雲錫,渡水還浮逆浪杯(338/6

按:夜讀亦,與“還”字對

 

(46) 莫言鴻漸力,長牧上林357/1

按:長讀為尚,猶也。“莫言空警露,猶冀一聞天”(361/10),文例同。

 

(47) 賤妾看花雙淚還(380/4

徐校:還,《總編》校作漣,云 “按淚無可還,亦不能讀旋,終於失韻。”

按:還,與上文“鮮”、“暄”皆元部字,不失韻。言看花後面帶雙淚而還歸也。

 

(48) 賤妾猶存舊日意,君何無幸(信)不還 380/14

徐校:幸,《敦煌曲》校作行,《總編》作幸,又云:“亦可作信,書信也。”案:信指信用,非書信。

按:幸,寵愛,與上句“舊日意”相應。

 

(49) 見今專訪巡邊使,寄向君邊着復看(381/3

徐校:復,《總編》校作後。

按:復字不誤,着字當看字形誤。“袖卷將歸看復看” (384/5),是其證。

 

(50) 李侯李侯保令名,無怨 𥎪於垂成(404/11

徐校:𥎪,蔣禮鴻、項楚校作敗。

按:𥎪、敗形聲不近,無緣致訛。𥎪 形誤,《玉篇》:“,散也。

 

(51) 織女啼哭莫糟(抱槽),誰能女造浮橋(436/5

按:校作“抱槽”無義。糟,當讀為怉慒,《玉篇》:“ ,悖也”。又“ 慒,亂也。”《廣韻》:“悖,心亂。”

 

(52) 寄語河烏鵲鳥,年年不早恒AA為檺改豎心旁之字)(恨)(436/6

按:恒A,疑讀為咺嚎,《方言》卷1:“ ,怛痛也,凡哀泣而不止曰。”

 

(53) 遙姿(知)上林訪美樹(437/11

按:姿讀至。《禮記·緇衣》鄭注:“資當 至,齊魯之語聲之誤也。”

 

(54) 無事他主,那能不賦(負)人(439/9

按:賦讀忤,古從武從午之字多通假。“忤人”與下句“乞願莫生嗔”相應。

 

(55) 聖主每嬌奢(463/5

按:嬌讀驕、憍,又“君王年少斷憍奢” (611/11),用本字。

 

(56) 長安少年無怨(遠)途(圖),一生唯 𥅯(?)執金悟(吾)(611/11

徐校:𥅯,甲卷作賊,皆不可通,俟校。今傳各本作羨。

按:𥅯疑讀亟、。古從亟從戒之字或通假。《方言》:“亟,愛也。”《廣雅》:“ ,愛也。”愛與羨義相會

 

(57) 七沙英雄不足襟,充天折競無能(471/7

按:襟讀欽,敬也。趙曄則謂疑“襟”當讀“矜”。充讀。又“驟馬隨風(直)充()穴”(473/15),亦其例。折,疑當作“折柱”,競當作竟。

 

(58) 場裏塵非(灰)馬後去(473/14

按:非𡌦省借。《說文》:“𡌦 ,塵也。”《玉篇》:“𡌦也。

 

(59) 林間往往林(臨)花鳥,樓上時時見美人(473/11

徐校:林花鳥,巴宙校作“多花鳥”。鳥,《總編》校作馬。

按:《廣雅》:“林,聚也。”校作臨,與“花” 字不合。

 

(60) (?)恨斂眉長歎息(475/10

按:為恑,《廣韻》:“,悔也。”

 

(61) 我妻失兮在閨榮(?),忽憶思兮加添惻(475/11

按:榮讀營,《廣韻》:“營,居也。”添讀 為悿,《集韻》:“𢣎,心惑。”

 

(62) 的的黃金色,囗囗白玉輝(512/6

徐校:闕字殘存右側“ ”旁,黃永武疑作“點點”或“熹熹”, 然與殘存筆劃均不合,俟再校。

按:闕字當“焰焰”,焰焰,明亮貌,鮮明貌。北魏《老子化胡經玄歌·化胡歌》“金紫照虛空,焰焰有光輝。”正可助校。字或作“爓爓”,《雲笈七簽》卷42:“氣紫雲之色爓爓。”

 

(63) 千重江水萬重山,毒瘴氛道路間(516/4

徐校:項楚曰:“ 氛,當作氛氳。”

按:闕字在氛字上,項校可商。闕字擬補“惡”或 “邪”。趙曄謂或亦可補作“妖”,“妖氛”較 常見。

 

(64) 泥來風月見詩癖,歸去隄(提)封披淚襟(525/10

徐校:泥,巴宙、林聰明校作吟。

按:泥戀眷之義。又“休泥春秋坐倚窗” (526/14),義同。提封,義“大凡”,於此不合。當校作“題封”,指題簽封緘,也可倒作“封題”。

 

(65) 臥龍長布(怖)碧潭544/11

按:布讀匍。《廣雅》:“匍,伏也。”字或作𧻷、逋,吳方言謂停留、居止𧻷(逋),如“𧻷勒家不曾出去”、“ 𧻷勒床上覺。”

 

(66) 冶神袖,飛鶴繞驕弦(558/12

按:闕字疑漚、鷗。《列子·黃帝》“海上之人有好漚鳥者,每旦之海上,從漚鳥遊,漚鳥之至者百住而不止。”《文選·雜體詩》注引漚作鷗。冶讀為佁,《集韻》:“,至也。”驕讀躁,《一切經音義》卷7引《字書》:“躁,急性也。”《廣雅》:“躁,疾也。”《文選·擬魏太子鄴中集詩》:“急弦動飛聽,歌拂梁塵。”驕弦,即“急弦”。

 

(67) 㷿(爚)洞金碧(567/8

按:校㷿爚是也。爚借燿。《呂氏春秋·期賢》“今夫爚蟬者”,《淮南子·說山》爚作燿。《詩·東山》“熠燿其羽”

 

(68) 仁義寢邦國,狙暴行終始(573/1

按:狙讀為怚。《說文》:“,驕也。”或讀粗,亦可。

 

(69) 奉使至京邑,戒塗歷險夷(573/7

按:戒當作式,形之誤也。《敦煌碑銘贊輯釋·常何墓碑》:“朕欲還京,式途在促,引領東顧,深以歎滿。 ”正作式字。趙紅曰:“式通軾,式途,是‘坐馬車上路’的意思。”(《<敦煌碑銘贊輯釋>補校》,《語言究》2003年第2期)失之。式途,義同典籍中的“式路”、“式道”,式 拭字省借,《荀子·禮論》“不浴則濡巾,三式而止。”楊倞注:“式與拭同”。《漢書·揚雄傳》“敦眾神使式道兮,奮六經以攄頌。”又《東方朔傳》“宋萬式道候。”又《百官公卿表》“又式道左右中候、候丞及左右京輔都尉、尉丞兵卒皆屬焉。”師古注:“式,表也。”朱起鳳《辭通 》卷19曰:“式率字之假。”上二說皆誤。王融《畫漢武北伐圖上疏》“臣乞以投殳先邁,式道中原。”高步瀛《南北朝文要》引《詩·式微》鄭箋:“式,發聲也。 ”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詩序》“式道執殳,展軨效駕。”高步瀛引 師古注訓表,又加案語曰:“式道候 官名,今但言式道,且與下‘展軨’對文,不當作官名解。古鈔、五臣式作戒,張銑曰:‘戒道,謂淨其路也。’”高說誤。張銑解 淨其路”,戒當從李善本作式,式讀 拭,正“除”之義。《文選·上書諫獵》 “且夫道而後行。” 李善注:“汎掃路,行者必止。”“式道”即“”,指警戒道路,除閒人,以備非常。“式道候”官名,取誼乎此。《易林·乾之剝》 “大禹式路,蚩尤除道。”(四庫本、《林》卷35引式誤作戒)“式路”、“除道”對同義,“式道”即“式路。”又《咸之渙》“警蹕式道,先驅除咎。”式亦除也。鮑照《登大雷岸與妹書》“風久雷,夜戒前路。”戒當式之形誤,高步瀛曰:“《說文》 ‘戒,警也。’”失之。《後漢書·明帝紀》“常謁陵園,過式其墓。”李賢注:“式,敬也。”讀式軾,失之。庾信《周趙國夫人紇豆陵氏墓誌銘》“賢墳永式,節隴常貞。”二例式當讀拭,式墓、式墳,今言掃墓。《戰國策·楚策一》:“大王萬歲千秋之後,願得以身試黃泉、蓐螻蟻。”姚宏校:“錢、劉試一作式。曾云:又作式。”《文選·范始興作求立太宰碑表》李善注引作式。式、試讀拭,唐·余知古《渚宮舊事》卷 3、唐·歐陽詢《藝文類聚》卷33引正作拭(四庫本《類聚》拭誤抵,《御覽》卷 391引臆改,失之)。梁·江淹《被黜吳興令辭建平王牋》“雖蓐螻蟻拭黃泉,不足以塞惠。”《全唐詩》卷882薛曜《邙山古意》:“風飇吹白日,羅綺拭黃泉。”亦可助校。忘年友何建章授《戰國策注釋》曰:“試,嘗也。”《漢語大詞典》:“試,經歷。”皆誤。

 

(70) 哀絲(思)一罷曲,幽桂徒芳菲(584/3

徐校:思,從《補全唐詩》校。

按:絲指絲竹之絲。杜甫《同李太守登曆下古城員外新序》:“芳宴此時具,哀絲千古心。”又《醉馬墜諸公酒相看》“酒肉如山又一時,初筵哀絲動豪竹。”皆其例。

 

(71) 驚風中路兮迢流年(584/8

徐校:迢,平伯疑“送”字之誤。

按:迢讀超。《廣雅》:“超,渡也。”《集韻》: “趠,越也,亦作超。”

 

(72) 流月泛兮露色圓(團)(584/8

徐校:圓,從項楚校作團,通作漙。

按:《文選·江淹·雜體詩》:“蒼蒼山中桂,團圓霜露色。”(五臣本作“團團”)依李善本,圓字不誤。

 

(73) 蜀山周地險,漢水接天平(586/4

徐校:周,《補全唐詩》作固,項楚校作

按:《全唐詩》卷62杜審言《登襄陽城》:“楚山橫地出,漢水接天回。”與此詩同一機杼。“周”字不必改,周猶言環繞。

 

(74) 迷子尋文自不悟,嗔他證者鳴者(596/6

按:宛,宛轉也。本字為夗,《說文》:“轉臥也。”

 

(75) 慢迢迢(637/13

按:後來作“慢條條”。《金梅詞話》第63回:“落後又使玳安請了一遍,那三個才慢條條出來。”

 

(76) 貪看山,石撅倒(639/3

按:撅讀蹶,《說文》:“蹶,僵也。”言被石塊絆倒也。

 

(77) 由傷,其苦由(悠)長(640/2

按:上“由”字當作“何”。下句“勿言何畏,其禍鼎沸”是其證。

 

(78) 列宿夜榷芒,寒日朝無光(642/11

按:榷讀搉,《說文》:“搉,敲擊也。”言敲擊去其光芒也。《漢書·五行志》“搉其眼。”師古注:“搉,謂敲擊去其精也。”

 

(79) 天何不吊,中路掩賢良(643/1

按:闕文昊。《詩·節南山》“不弔昊天。”吊讀弔,善也。

 

(80) 春明樓上馬啼聲(646/9

徐校:啼,巴宙校作蹄。

按:啼字不煩校改。宋·計敏夫《唐詩紀事》卷 40馬異《送皇甫湜赴“馬啼聲特特,去入天子國。”

 

(81) 不信近人能汙(巧)取(647/11

按:汙當作,《廣韻》:“,引也。”字或作

 

(82) 有闕馳書問,親臨俎(詛)路長(653/5

按:俎讀阻,《爾雅》:“阻,難也。”《廣韻》: “阻,憂也。”

 

(83) 雲萬里無霞換(埃)(664/6

按:換讀煥。《晉書·文苑傳》“縟藻霞煥。”唐·盧照鄰《益州至 觀主黎君碑》“福庭霞煥,仙徒霧聚。”唐·駱賓王《上袞州刺史 “霞煥霜霏,澄虛鑒物。”皆其例。《洛陽伽藍記》卷3:“煥爛霞表”,亦其旁證。

 

(84) 嘗慚理鏡衰容(681/2

按:嘗讀常,與《全唐詩》卷805作“多”義合。

 

(85) 盡將田宅借鄰呂(里)(694/7

按:呂閭省借。《說文》:“閭,里門也。”《廣雅》:“閭,里也。”

 

(86) 思憶瑤瑤(遙遙)房屋虛,緩步庭前恐獨居(699/15

按:瑤瑤,讀為愮愮。《爾雅》:“愮愮,憂無告也。”《方言》卷10:“,憂也。”

 

(87) 財(裁)衣寄向邊庭塞,唯願夫照妾心(699/16

按:,妻稱征夫夫”,反襯其憐愛之情。趙曄謂疑“”當讀“疆”,“疆夫”謂在邊疆之夫也,與上裁衣寄邊相呼應。柴劍虹先生校作丈(《敦煌唐人詩文選集殘卷(伯2555)補錄》,《文學遺1983年第4期),項楚校作狂之形訛(《敦煌詩歌導論》p75,巴蜀書社2001)。恐皆未允。

 

(88) 千回萬轉庭前曉,不睡心中懷杪杪(700/3

按:杪杪,同“眇眇”,孤獨無依貌。揚雄《甘泉賦》:“徒徊徊以徨徨兮,魂眇眇而昏亂。”

 

(89) 長俗宮中秋月明,照王(昭陽)殿內到(擣)衣聲(700/16

按:到為捯省借。同擣,見《集韻》。

 

(90) 今朝心裏悶會會(晦晦),不意更將愁來對(701/7

按:會為懀省借。《玉篇》:“,悶也。”《集韻》:“,心惡。”“今朝悶會會(晦晦)”(794/6),亦同。

 

(91) 紅花繡耳衣,驕多眼世間稀(701/13

按:,字書失收此二字。皓,光亮、鮮明也。孌,美也。驕讀嬌,媚之姿也,又“更作驕(嬌)聲恨阿誰”(704/7),亦其例。,趙曄謂疑當讀醉。“醉眼”詩詞中常用來形容美貌女子慵懶迷離之眼神。唐·羅虯《比紅兒詩》:“輕梳小髻號慵來,巧中君心不用媒。可得紅兒醉眼,漢皇恩澤一時回。”方幹《贈美人四首》:“粉胸半掩疑晴雪,醉眼斜回小樣刀。”

 

(92) 數日穹廬臥疾時,百方投藥力將微(707/5

按:投訓用,字同𢗎,《玉篇》:“𢗎,用心也。”

 

(93) 客舍聞之心轉摧(714/6

按:摧,憂愁也,字同,《廣雅》:“,憂也。”《玉篇》:“,悲傷也。”

 

(94) 分將薄命委鋒鏑,可料紅隨虜塵(721/5

按:趙曄謂此蔡文姬自述兵荒馬亂,本謂喪命於刀箭之下,誰料竟被匈奴虜去。“分”取料想意,與“可料”相對。“可料”即豈料義,張相《詩詞曲語辭匯釋》“可”字條述之甚詳。趙說可從。《樂府詩集》卷59、《全唐詩》卷23、卷303作“忽將薄命委鋒鏑,可惜紅隨虜塵。”分作忽字,蓋“分”形誤“勿”,因改“忽”。

 

(95) 馬饑掊雪銜草根,人渴敲冰流水(729/9

徐校:掊,原卷作,據乙卷改。甲卷作

按:《樂府詩集》卷59、《全唐詩》卷23、卷303,《廣韻》:“,足地也。”後作字。

 

(96) 咽入喉中聲嗢嗢(732/1

徐校:嗢嗢,乙卷同,甲卷作“嗗嗗”,丙卷作“骨骨”。

按:嗢、音同,骨為嗗之省借。《摩訶僧祗律》卷22:“時六群比丘全嗗嗗作聲。”《玄應音義》卷15引作“ 䯉䯉 ”,本字,參《說文》、《通俗文》

 

(97) 嘗卻五三瓢(732/2

按:撥讀醱。李白《襄陽歌》:“遙看漢水鴨頭綠,恰似葡萄初醱。”用本字。

 

(98) 戶外多應姪溧(凍慄)寒(732/4

徐校:姪溧,甲卷、丙卷作“凍”,乙卷作“姪”,此據甲、丙二卷校姪作凍,校溧作慄,項校姪作極。

伏校:“侄溧”疑疊韻連綿詞,記音詞。疑“侄溧” “栗烈”之音變。“侄溧”應當是一個詞(《敦煌賦校注》,甘肅人民出版社1994

張校:慄寒,原作“姪溧寒”,甲本作“姪慄寒” ,乙、丙本作“凍僄寒”,潘本作“凍寒”,任本作“凍慄寒”,柴本作“侄漂寒 ”,今從甲本“姪慄寒”。 姪、同音假借,故作“慄寒”(《敦煌賦彙》,江蘇古籍出版社1996)。

按:姪讀為恎,《廣雅》:“,懼也。”凍讀恫,亦恐懼義。溧、應讀為凓,《說文》:“,寒也。”“寒”同義連文,僄、漂形誤字。項楚校姪作極(《敦煌詩歌導論》巴蜀書社2001p51)。恐未確。

 

(99) 興洽文章光坦赫(732/7

徐校:坦,原卷作慍,乙卷作怛,據甲、丙二卷改。甲卷“坦”旁注“淡”字,任校作憚。

伏校:怛,乙卷、丙卷作炭,丁卷、潘本、柴本、張本作慍,任本任憚。任校:“怛、憚同音,故可相代。韓愈《至鄧州北寄上襄陽于相公書》:‘其文章言語與事相侔,憚赫若雷霆,浩汗若河汗。’以‘憚赫’形容文章之威盛,本歌辭正合此義。”按:慍怛之形誤,怛則憚之音借(《敦煌賦校注》,甘肅人民出版社1994)。

張校:光慍赫,甲本作“光怛赫”,乙本作“高怛赫”,丙本作“高坦赫”,後在“坦”字右側補書“炭”字。任本作“光憚赫”(《敦煌賦彙》,江蘇古籍出版社1996)。

按:《廣韻》:“坦,明也。”又“赫,明也。” 字或作,《玉篇》:“,爆也。”《廣韻》:“,火起。”《通鑒》卷245《唐紀六十一》:“聲勢赫。”正“赫”連文之證。任氏引韓愈文,宋·方崧卿《韓集 正》云:“閣本、蜀本、《文錄》、《文粹》皆作‘赫’,字小訛也。憚,丹末切,與坦同。” 燀為光熾之義,亦非訛字。宋·戴侗《六書故》卷13:“憚,又丹末切,與通。莊周曰:‘憚赫千里。’”《莊子》見《外物篇》,王叔岷《校釋》曰:“案古鈔卷子本‘憚’旁注:‘一本作怛。’怛、憚古通。”《莊子》《釋文》“憚”訓懼,已王念孫、王先謙所駁。王叔岷《莊子校詮》引王念孫曰:“憚者,盛威之名。” 王先謙曰:“案‘憚赫’並就魚言,非就人言,《釋文》謂‘千里皆懼。’未審。”以三王之博洽,猶不知遠在宋代,戴侗已得之矣,學問之難,可一歎。宋·林希逸《南華經口義》曰:“憚赫,驚恐也。” ·胡文英《莊子獨見》曰:“憚赫,震驚。 ”馬倫《莊子義證》曰:“憚借悼,赫、奭一字。言令千里之內,聞者皆 恐懼也。”泰《莊子發微》曰:“赫與嚇同,千里之地 之嚇畏。”胥失之矣。丙本“坦”字旁補書 “炭”,可證校作“慍”非是。

 

(100) 攬(覽)鏡鴛鴦匣(740/9

按:攬,持也。不煩校改。《晉書·王衍傳》:“ 在車中攬鏡自照。”

 

(101) 畏瘦傷縫窄,猜寒稍厚裝(742/12

徐校:猜,甲、乙二卷作偲。

按:偲,不安也,或作𤟧,見《集韻》。字或作,《玉篇》:“,畏懼也。”與上句“畏”字同義對,作“偲”義長

 

(102) 行間屹屹龍蛇動(752/10

按:屹屹,同“仡仡”,《佩文韻府》卷 94引唐·元稹詩“仡仡龍蛇動”,《全唐詩》卷398作“屹仡”。《說文》:“騃,馬行仡仡也。”

 

(103) 忍奈不生嗔(762/1

按:奈讀耐,參張相《詩詞曲語詞匯釋》。

 

(104) 致(至)孝人(仁)慈起舜禹,文萌(明)宣略邁殷湯(766/13

按:起,《敦煌變文校注》錄作超,作超字是。

 

(105) 能牽是,待沒洩將來(768/14

按:《廣韻》:“,連也。”本字輓。《說文》:“ 輓,引車也。”《史記·婁敬傳》《索隱》:“ 輓,牽也。”字或作挽,《小爾雅》:“挽,引也。”洩讀拽,拖拉之義,與上句“牽”同義。張錫厚校:“絻為挽之形誤。‘待沒’不詞,p.2516原作‘待後’。洩拽之形誤。”(《<敦煌詩集殘卷輯考>輯誤》,《社會科學輯刊》2005年第5期)張校“待沒”是,“”、“洩”則非誤字。

 

(106) 海鳥無還沒,山云收囗囗776/9

按:無,當據《全唐詩》卷791讀作浮,宋·蔡正孫《詩林廣記》卷7、宋·魏慶之《詩人玉屑》卷15、宋·胡仔《漁隱叢話》前集卷19、宋·阮閱《詩話總龜》後集卷9引並作浮。宋·韓琦《流杯》:“水鳥浮還沒,仙航去回。”脫胎于賈島此詩,亦作浮字。

 

(107) 學寡又無才(782/5

按:《字彙》:“,恐也。”當即懼字。《玉篇》:“北方名 為懻。”於此詩未合,疑讀悸。

 

(108) 輕毛(沾)雪翅開霜(786/2

按:《敦煌變文校注》錄作怗,據《全唐詩》卷560讀作疊,《文苑英華》卷328亦作疊。竊謂怗𢛈省,𢛈惉誤,見《集韻》。字或作。本字黏,《說文》:“黏,相著也。

 

(109) 三根前頭無敬路(788/10

按:敬讀徑。又“林小敬(徑)百花斑”(788/7)是其例。

 

(110) 聞阿耶名字何何 𠾏 789/3

按:何何,同“哬哬”、“𧨂𧨂”,訓爲眾聲,見《集韻》。

 

(111) 家內無片包子皮,街頭逐日(叫)人我(789/3

按:包讀為麅。《說文》:“,相糾繚也。”糾纏之義。“不共爭人我”(818/13),人我,即“爭人我”之誼。

 

(112) 大小不與皮裘穿,看勺寒冷總堆(推)過(789/4

按:勺灼省借,訓驚,見《方言》卷13。字或作,見《廣雅》。

 

(113) 連竹色湊三個婦(789/5

按:《古文苑·蜀都賦》章樵注:“竹、屬通用。 ”連竹,猶言連續、接連。色讀索,《變文》中用例甚多。

 

(114) 囗囗囗囗相曹爭(789/10

按:曹𢲵省借,《廣韻》:“𢲵,手攪也。”或讀嘈,喧也,字或作

 

(115) 沽聲外惠,獨樹補鞭(邊)州(793/11

按:沽、獨對,沽讀孤。“沽(孤)州無四鄰”(793/12)是其例。

 

(116) 花須蓮(連)夜發,莫伐(待)曉風吹(796/2

按:伐當校作代,形近而訛。代讀待。“近伐(代)盛修持”(799/9)是其例。

 

(117) 截舌還能語,精復舊肥(799/11

按:精,同“睛”。肥讀𥇖,《說文》:“𥇖,大目也。”

 

(118) 弓硬力箭又褐(𧼨)(803/4

按:力,《敦煌變文校注》校作刀,可從。褐,蔣禮鴻校作𧼨,訓快,徐校從之。竊謂褐讀 𤣨。《玉篇》:“ ,急也。”《說文》: “𤣨,不成遂,急戾也,從弦省,曷聲。”

 

(119) 險澗賊途倡(804/13

按:《集韻》:“倡,狂也。”本字猖。

 

(120) 巨海凍墁壇(805/1

按:墁壇,讀漫澶,布散貌。《文苑英華》卷 885元載《故相國杜鴻漸神道碑》:“平皋漫澶,野蔓離披。”《全唐詩》卷369皇甫湜《石佛谷》:“漫澶太行北,千里一塊石。”又倒作“澶漫”,《文選·南都賦》:“澶漫陸離。”

 

(121) 忽起氣腸噓,何名大丈夫(805/9

徐校:又見長沙窯瓷器題詩“起自長呼,何名大丈夫。”

按:腸讀長。又“欲行十步九長噓”(824/4),正“長噓”連文。

 

(122) 練(斂)心住相總西東(814/6

按:練字訓汰濯、洗濯,本字湅,不當校斂。《文選·七發》:“灑練五藏”,李善注:“練猶汰也。”蔡邕《琴歌》:“練余心兮浸太 ,滌穢濁兮存正靈。”練、滌同義對 。《敦煌變文校注·維摩詰經講經文(五)》:“練意澄心。”《校注》:“練,當讀作斂。”亦失之。

 

(123) 猶如摸煞海神龜(814/9

按:摸撲形訛。“雹(撲)煞老死屍” (764/14),亦寫神龜,可助校。

 

(124) 養子切須,逢人先作小(818/10

徐校:小,甲卷作

按:小讀笑,《敦煌變文校注·歡喜國王緣》:“後宮花小誰春。”《校注》:“小,甲卷作笑。”亦其例。原校讀俏,失之。

 

(125) 點眼憐伊圖守護(822/5

按:點讀,《篇海類編》:“,目搖。”《敦煌變文校注》曰:“點,或當讀作展。”可商

 

(126) 可惜湣雞腸寸斷(822/6

按:湣,蔣禮鴻謂作“撫養”講,蔣說是也,然猶未盡。考本字為捪,《說文》:“,撫也。”字或作,見《集韻》

 

(127) 靈俊言出永著十(實),好個君不須洿(誇)(823/3

按:須讀虛。不虛誇,與上句“永著實”、下句“句句”相應。

 

(128) 鯉魚深向水中攢(828/6

按:《集韻》:“攢,穿也。”攢讀鑽。又“辟(譬)如求蘇攢水”(861/3),亦同。

 

(129) 五九殘冬日稍長,金烏映漸盡(近)堂(828/9

按:盡讀進。《呂氏春秋·達鬱》:“近臣盡規。” 陳奇猷《校釋》引許維曰:“盡與進通,《列子》書進多作盡。” 趙曄謂徐校不確。“近”群母字,“盡”從母字,發音部位有別,難可通。疑“盡”當“畫”字之訛。“漸”義到、向,見《詩詞曲語辭匯釋》。此二句節奏皆當二二一二。

 

(130) 吃著一盞(料),面孔赤籼籼833/3

按:疑當作汁。籼籼,同“翩翩”。又“酒花色赤翩翩”(731/10),可助證。

 

(131) 驛騎驂𧽼謁相回(833/9

按:驂當校作。《廣韻》:“𧽼,走貌也。”

 

(132) 前歲珍珍我去,今春象象又先歸(834/9

按:象象,讀 潒潒(蕩蕩)”。唐·韋端符《兩戎》:“偃偃而居,蕩蕩而行也。”

 

(133) 日日貪財物,朝朝長我人(836/9

按:長讀張、。《集韻》:“,誑也,通作張。”訓欺

 

(134) 奉孥禾寂寞,日日半含湮(849/6

按:禾讀何,湮讀煙。《全唐詩》卷144《題法院》:“勝景門開對遠山,竹深松老半含煙。”張錫厚校:“奉,鄧文寬校云:‘似“妻”之形誤。’鄧校是。禾、何同音借字;湮即之形、咽音借字。”(《整理敦煌文集 文字校》,《中韵文刊》第19卷第2期,20056月)

 

(135) 欲宜抽身直上飛,天遙遠人總知(853/7

按:宜讀擬,下首“欲疑條條尋根本”,疑 擬省借。又“欲擬樂追尋”(869/12),正作擬字。

 

(136) 莫懶墮,自勸課(862/10

按:墮讀惰。勸,s.6103s.9942合卷作勤,皆通。

 

(137) 落雪花飛(864/13

按:聳,杜甫《畫鷹》“身思狡,側目似秋胡”,亦同

 

(138) 不猶(憂)針眼小,只要月明多(868/2

按:猶讀。《方言》卷13:“,惡也。”《玉篇》:“,慮也。”二義皆可,義亦相成

 

(139) 思不見,悶坐歎文章,愁恨思照,更逢孤夜長(872/2

按:照讀怊(惆),悵惘、失意。字或作超,《莊子 ·徐無鬼》:“武侯超然不對。”成玄英疏:“超,悵也。”

 

(140) 汋淚墨磨,媚(眉)毛作筆使(877/6

按:汋讀勺,《集韻》:“勺,《說文》:‘挹取也。’或從水。”

 

(141) 九龍齊溫香和水,爭浴連(蓮)花葉上身(888/12

按:溫讀為揾。《說文》:“,沒也。”《慧琳音義》卷100注:“,頭沒水也。”詩句言九龍一起把太子沒入香和水中洗浴也。《敦煌變文校注》謂溫是“使水溫熱”,恐未確。曾良則謂“溫”當作“噴”(《敦煌變文字詞考》,《中國語文》2006年第5期)。

 

(142) 咫尺黃泉看即到,人命雲飛電揭奔(908/3

按:揭讀 𧼨,《廣韻》:“𧼨,走貌。”

 

(143) 小兒竹馬,童子注千915/3

按:上闕字可補“騎”字。“騎竹馬,逐遊從(蟲)”(932/10),可助校。

 

(144) 出生衣著好綾羅,花𢢲(?)頭唱歌(922/15

按:𢢲牒,實疊。《淮南子·本經訓》注:“牒,累也。”《後漢書·王符傳》李賢注:“牒,即今疊布也。

 

(145) 才高悅眾情,累年講暢君侯聽(927/11

按:暢讀揚。講揚,講說宣揚,例見《漢語大詞典》。張錫厚謂“暢”、“唱”音借字(《整理敦煌文集與文字錄校》,《中國韻文學刊》第19卷第2期,20056月)趙曄謂“講唱”佛家一種講經宣法儀式,又稱“唱導”。

 

(146) 今日大開恩,承望紫衣身上到(?)(927/12

按:今靖江方言謂披衣“到(音道)”,本字蓋幬,《廣雅》:“幬,覆也。”

 

(147) 看書癢(佯)度[日],淚落數千行(928/14

按:《爾雅》:“癢,病也。”舍人注:“憂憊之病也。”本字恙,《說文》:“恙,憂也。”字或作養,《詩·二子乘舟》毛傳:“養養然憂不知所定。”

 

(148) 流流(泛泛)水中舟(947/9

按:流流,同“溜溜”,旋轉貌。《水滸傳》第 61回:“那只船滴溜溜在水面上轉。”正可移以釋此詩。

 

 

. 斷按

 

 

(149) 江僮持綱(網)捕將去(39/7

按:綱,提網之總繩,不必校改。

 

(150) 宣城太守加樣織,自謂與臣能竭力(40/1

按:加如字形誤。

 

(151) 災杞(?)迷日多(210/14

按:杞讀忌。

 

(152) 願君棹東複東,詠此長歌獻相公(238/7

徐校:,甲卷作故,鼓字音誤。

按:張湧泉先生亦謂故借鼓。竊謂故讀雇,雇棹,猶言買舟。

 

(153) 六賊因斯剪拂,八萬塵勞猶自揮(271/10

按:拂讀為刜也,斫也。

 

(154) 勞籠法界明(274/13

按:勞讀牢。

 

(155) 路上逢人須斂手,尊卑回避莫湯(上)前(290/12

按:湯讀蕩,實盪。與口語“衝”同義。

 

(156) 千里相思浩如失(298/11

按:失疑天字形誤。

 

(157) 莫嫌衣上有斑斑,主(只)思君淚相續(302/9

按:主惟字缺誤。

 

(158) 古應從此上千霄(416/12

按:千疑干字形誤。

 

(159) 寶書篆敢規求(420/1

徐校:規,《補全唐詩拾遺》校作窺,項楚曰:“ 規求即貪求,《左傳·昭公26年》:‘侵欲無厭,規求無度。’”

按:規字不當校改。規訓謀,不訓貪。

 

(160) 見說尋地勢雄,面臨湖北倚高峰(422/6

徐校:見,《補全唐詩拾遺》錄作且。

按:見疑具字形誤。

 

(161) 如今見不許,別後盡將來(438/17

徐校:甲卷存“如今見不語,別後盡將來”二句。

按:許讀語,古從午從吾之字多通假。

 

(162) 萬是(事)通融得,相思不可哉(440/3

按:哉讀裁,控制、節制之義。

 

(163) 黃沙颩颩順(吹)人面(469/11

按:順、吹無緣致訛,順讀循、,訓撫摩。

 

(164) 國富兵三十年,竹(築)遠(怨)凶奴九千里(470/3

按:竹或讀篤,訓厚。

 

(165) 地下應埋三尺劍,人間上有五銖錢(471/6

按:上讀為尚

 

(166) 一隊,紅一隊,軻皆鈴籠(玲瓏)得人愛(473/13

徐校:軻皆,《總編》校作“敲磕”,巴宙校作“ 軻(訶 眥)”。

按:軻皆,疑讀“和諧”。

 

(167) 冷(泠)然聞鳳吹,仿佛覯雲藉(籍)(567/9

徐校:藉,《補全唐詩》校作際,復平伯曰:“疑當作‘雲籍’,仙籍之意,改際,失葉。”蔣禮鴻曰:“藉借為舄,雲者,雲中之,即仙人之也。”

按:藉疑讀鵲。

 

(168) 容華春日,嬌愛已秋風(569/3

按:嬌同憍,《廣韻》:“憍,憐也。”

 

(169) 莫救茂陵572/4

徐校:蔣禮鴻曰:“蓋即借壞也。”

按:疑讀危。

 

(170) 擎將惡用博泥團(596/3

按:博為摶字形誤。

 

(171) 對聖對凡陳懺悔,依僧依佛述因由(611/5

按:依讀於,於亦對也、向也。

 

(172) 逢人但除(638/7

按:為姘,亦除也。字或作

 

(173) 鹵莽賊來凡(無)可盜(639/4

按:凡借乏。

 

(174) 內懷嬌怠,外置冤憎(640/7

按:嬌讀驕、憍。冤讀怨。

 

(175) 聞道坊新築(逐)鶻,莫交鸚鵡出金籠(649/6

按:築讀蓄。

 

(176) 掊沙偃水燃刁659/10

按:偃讀堰,堵也。

 

(177) 每夜含啼直至明,章()知憶念君多少(700/3

按:章疑竟字形訛。

 

(178) 幽圭(閨)獨臥爛(懶)(添)香(700/9

按:爛讀、懶皆嬾之俗字

 

(179) 莫看手下無錢用,一代(旦)無名(明)萬世休( 701/10

徐校:此句從熊飛校。

按:代讀待。“名”字不當校改。

 

(180) 溪邊論宿處,澗下指飧廚(707/2

按:論讀掄,選擇也。指讀稽,考察也。

 

(181) 象(勇)猛修(766/11

按:勉。

 

(182) 無(吳)山下淚洽,秦地斷長川(769/3

徐校:洽,饒宗校作睫。

按:洽讀為頜

 

(183) 杞筆椽書未增財(769/13

按:財讀才、材。

 

(184) 白馬銀鞍珮白纓(771/6

按:當乙作“白珮纓。”

 

(185) ]竟千張數,心存萬卷書(778/11

徐校:此詩又見伯3441“心在千章至(張紙),意在萬卷書。”

按:竟意字形誤,闕文當補“在,”在“竟(意) ”字後。

 

(186) 囗囗強健不學問,滿行逐色陷沒身(794/14

按:行疑當作街,色讀索。

 

 

(187) 金風初動虜兵來,點齪干戈會將台(808/4

按:點齪,讀拈捉,握持之義。

 

(188) 慕良將,揀人材(808/5

按:慕讀募。

 

(189) 遮收遏後與羅公(808/11

按:收當作前。

 

(190) 一心遙怕鬼門關(818/7

按:遙讀為愮,憂也。

 

(191) (怨)家苦哭三五聲,獲(權)時送出)丘家(塚)(824/8

徐校:權,從項楚校。

按:冤。

 

(192) 一頓吃卻戰(展)眠(831/6

按:戰讀攤。

 

(193) 一去掃除蕩盡,須歌樂還847/3

按:須,疑當作“會須”。

 

(194) 路玉令河(何)在,消今銀傳先(849/6

按:當校作“路玉今何在,銷金銀轉先。”

 

(195) 自到敦煌有多時,每無管領接括(話)希(866/13

按:接括,同“ 聒”、“咭咶”。

 

(196) 毋令同跋提,同心七日樂(878/6

按:跋讀拔。

 

(197) 搉然在目(889/12

按:搉讀確(确)。

 

(198) 法雷振吼耳(889/5

按:隔。

 

(199) 買去城南今草園(891/2

按:今讀金。

 

(200) 明與無明俱不起,食欲之心自不生(906/1

按:食疑當作貪。

 

(201) 法師莫作大體性,先頭也曾悉繼掇(910/11

按:掇讀綴,連結,與“繼”同義連文。

 

(202) 利養及名問,愚人所愛樂(913/5

按:問讀聞。

 

(203) 堆虧急學得,成人依都頭(920/13

按:堆虧,疑“多虧”。

 

(204) 騎竹馬,逐遊從(蟲)(932/10

按:從省。字或作𧐱

 

(205) 愁身不了住閻浮,生死巡鐶日夜驅(944/9

按:巡鐶,讀循環。

 

(206) 囗囗思故,感念心游遊(947/10

按:游遊,同“悠悠”,憂思貌。

 

 

【參考文獻】

1]王念孫,《廣雅疏證》,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3

2]孫讓,《札》,濟南:齊魯書社, 1989

3]《漢語大字典》(縮印本),武漢:湖北辭書出版社;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1992

4]《漢語大詞典》(縮印本),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7

5]朱起鳳,《辭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

6]高亨,《古字通假會典》,濟南:齊魯書社, 1989

7]王叔岷,《古書虛字新義》,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8

8]張相,《詩詞曲語辭匯釋》,北京:中華書局 1979

9]蔣禮鴻,《敦煌變文字義通釋》(第 4次增訂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

10]黃征、張湧泉,《敦煌變文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7

11]陳奇猷,《呂氏春秋新校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2]何建章,《戰國策注釋》,北京:中華書局, 1990

13]高步瀛,《南北朝文要》,北京:中華書局,1998

14]王先謙,《莊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 1987

15]王叔岷,〈莊子校詮〉,《中央究院歷史語言究所專刊之八十八》,1988

16]王叔岷,〈莊子校釋〉,《中央究院歷史語言究所專刊之二十六》,1993

17]鍾泰,《莊子發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

 

 

 

(此文刊載於韓國《東亞文獻究》總第1輯,200712月出版,此次略有增補)

 

 



此文刊載於韓國《東亞文獻研究》總第1輯,2007年12月出版。

本文發佈日期為2010年3月14日。



点击下载附件:0636《敦煌詩集殘卷輯考》補正


分享到:
学者评论
  • 墨涸居士 在 2010/4/13 10:50:57 评价道:第1楼

    骸骨東西掉路傍”,“掉”详参《大词典》义项9、10

     

Copyright 2008-2018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35774号 地址: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7楼 邮编:200433 

 感谢上海屹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總訪問量:452663